走进大门,仿佛进入到古代的欧洲大学,科英布拉大学的主建筑,是一组座北朝南凹字形的楼群,很符合风水的要求。建筑群华丽严谨和庄重,宽大的Paco das Escola大广场中央,有一座1950年建造的若昂三世雕像,他默默地注视着曾付出心血的大学。人们感恩他为科英布拉大学作出至关重要的贡献。
闻名世界的Biblioteca Joanina巴洛克若安尼图书馆,建于1717年,是世界上最古老精美的图书馆之一,座落在广场的西南边。走进厚重的红木大门,可见设计如凯旋门一般的门框,两旁是爱奥尼式石柱,门楣上是巨大的皇室刻纹,金碧辉煌的装饰,鎏金的书架,尽显精美和奢华。屋顶将近5米高,分上下两层,墙上布满了图书和书架,天花板上是不同主题的精美彩绘,让我想到梵蒂冈博物馆的某些场景。
图书馆的长廊,将三个隔间连接起来。有专人对图书进行保养维护,架子上的图书都是展品,不对外借阅,但是,复印本可以在新图书馆里借阅。这座图书馆是若昂五世向圣母还愿的礼物。当年,若昂五世聘请了欧洲最顶尖的艺术家和工匠,花了整整13年才完成了全部的装饰工程。图书馆里的尽头,悬挂着若昂五世的肖像(图书馆中不允许拍照,此照片来自网络)。
1998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葡萄牙作家何塞•萨拉马戈José Saramago,曾说自己是从这个图书馆里,汲取了创作灵感写下了小说《修道院纪事》。图书馆还有夜间放出蝙蝠消灭虫子,蝙蝠白天入洞,从而保护古书的说法,非常有趣。 科英布拉大学现存最古老的圣米盖尔礼拜堂(Capela de São Miguel )里,是18世纪的设计风格,装饰繁复的精美绘画,华丽的祭坛,里面还有一台颇为壮观巴洛克风格的管风琴。
有一个狭窄的楼梯,可以通向露台,这里可以俯瞰科英布拉的全貌,蒙德戈河及两岸的建筑,尽收眼底。皇宫只有小部分作为博物馆向游人开放。这里的大部分房间,成为大学教室和办公室。
科英布拉大学作为整个城市的中心,带动了城市的文化生活。最热闹的是五月“烧带节”,燃烧各个学院标志颜色的飘带,来庆祝学年的结束,活动要持续三天。7月4日是科英布拉城市日,与美国独立日是同一天。科英布拉法多(Fado de Coimbra)音乐会,也非常有特色。法多是葡萄牙的传统艺术,特有的一种民谣,曲调悲凉,让人潸然泪下。
在科英布拉的每个角落,都可以看到聚精会神,捧书阅读的学子。在校园里,每每擦肩而过的都是脚步匆匆,背着书包或拿着书的帅哥和美女。看到他们青春洋溢的面庞,仿佛时光倒流,眼前回放着大学时代去图书馆、去教室的片段。
从大学里出来,我们沿着鹅卵石铺成的小路往山下走。老教堂(SeVelha)始建于1139年,1162年完工,高耸的钟塔圆顶和旁边的圆柱形建筑非常独特,似城堡一般,前门是拱形的大门,可以看到罗马、哥特式和文艺复兴建筑相融合的风格。被认为是葡萄牙保存最好的罗马式建筑。当年,阿方索一世的儿子乔桑一世,就是在这所教堂里,加冕为王。
不一会,走到了科英布拉古城的一座城门Porta de Barbacã和塔楼Torreda Almedina下。阿尔梅迪纳拱门是旧城墙的一部分,穿过拱门,就来到了新市区。繁华的街道,熙熙攘攘的人群,有一种从古代穿越到现代的感觉。
导游告知集合地点和一个小时的自由活动时间,大家可以分头继续寻找古迹或者吃午餐。看到我行走困难,Jack决定不再去寻访古迹,由此,我们没有去圣十字修道院和5月8日广场。
我们走到Praca do Comercio 广场。广场前就是蒙德戈河,这里是购物和休闲的地方,行色匆匆的人们与悠闲漫步的游客们,接踵擦肩而过。
就要与科英布拉道别,这是一处即古老又年轻的城市,悠久的教堂和图书馆,大学里浓厚的文化气息,热情洋溢青春闪烁的学生们,散布在城市各个角落的历史遗迹,悠扬而悲凉的科英布拉法多,一点一滴都散发着独特而迷人的书香之气,就像学生们在法多里唱的:“Coimbra tem maisencanto na hora da despedida ”离别时,科英布拉才显得更加令人难舍难分。挥挥手,带不走科英布拉的书香,却带走了科英布拉美好而难忘的记忆,以及可以时时翻阅的照片。再见,科英布拉。
(部分资料和相片来自科英布拉大学宣传网站,已经注明,感谢!其余照片为Jack和若敏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