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城论坛

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笑微

笑微:为地震灾区的人民祈祷!

[复制链接]

35

主题

427

帖子

936

积分

圣骑士

积分
936

社区居民

 楼主| 发表于 2011-3-12 14:50:3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下林黛,老钱,狍子和阿保的评论!
多谢狍子有关地震的专业知识科普!我虽然来自多震地带,从小经历的地震数不胜数,可是地震灾害防御和灾后应急反应等方面的知识几乎是空白,只知道有动静就赶快往外跑.....
我当年在日本第一次遭遇地震时, 正怀着我家小狮子, 住在某大和团地的一楼, 那天半夜,发生了4.3级地震,我没有经验,一着急, 就毫不犹豫地从靠近卧室的一楼阳台往外跳, 阳台离地面大约两米,还好地面上有厚厚的积雪,没有受伤,惊魂未定,抬头一看,整个团地黑咕隆咚,没有一家有动静,就我和劳工跑出来了,在雪地里受冻五分钟后只好怏怏地回家睡觉去了。以后受到多次避难训练,碰到地震时就采用“蹲下和掩护“方法或是「生命叁角」法来保护自己,再也没有盲目地往外冲过。不过,我在日本经历的那些地震与这次相比,那真叫“小巫见大巫”, 希望大家多掌握灾难发生时的应急知识, 保护好自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发表于 2011-3-12 15:37:42

回 20楼(笑微) 的帖子

笑微, 你在日本遭遇地震的第一本能反应没有错. 只是因为在日本你没有入乡随俗巴了.

纹川地震时<生命三角>提法盛传了一段时间. 其对美国和日本这类国家的建筑非常适用. 但对中国要区别对待. 比如平民的砖瓦房, 桌子底下就可能避免在桌子边缘被砖瓦砸伤. 两步就可以穿出屋外的就比找桌子来的迅速安全. 对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楼房, 晃动厉害时或可寻三角规则暂避, 但尽可能快地逃离建筑物是个普遍适应的法则. 因为中国的建筑物普遍比较沉重, 一旦瘫塌, 结果往往是灭顶的. 不过具体情况是非常复杂.这可能也是中国不那么单一地强调生命三角的原因.

其实我们搞地震的倒是对其很麻痹. 记得87年元旦云南下关布设台网时, 半夜被下关西南百余公里的山沟发生4.8级地震晃醒, 于是抱着我们刚从美国引进的强震观测仪器赶赴震中, 调好仪器后,我们进到房间倒床便睡. 当地的百姓们看到我们北京下来的"专家"们睡了, 就像吃了定心丸一样全都回到了房屋里. 其实我们自己也不知道, 这土地爷会不会跟我们玩大儿的.

--狍子
回复

使用道具

35

主题

427

帖子

936

积分

圣骑士

积分
936

社区居民

 楼主| 发表于 2011-3-12 16:29:25 | 显示全部楼层

Re:回 20楼(笑微) 的帖子

引用第21楼游客于2011-03-12 15:37发表的 回 20楼(笑微) 的帖子 :
笑微, 你在日本遭遇地震的第一本能反应没有错. 只是因为在日本你没有入乡随俗巴了.

纹川地震时<生命三角>提法盛传了一段时间. 其对美国和日本这类国家的建筑非常适用. 但对中国要区别对待. 比如平民的砖瓦房, 桌子底下就可能避免在桌子边缘被砖瓦砸伤. 两步就可以穿出屋外的就比找桌子来的迅速安全. 对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楼房, 晃动厉害时或可寻三角规则暂避, 但尽可能快地逃离建筑物是个普遍适应的法则. 因为中国的建筑物普遍比较沉重, 一旦瘫塌, 结果往往是灭顶的. 不过具体情况是非常复杂.这可能也是中国不那么单一地强调生命三角的原因.

其实我们搞地震的倒是对其很麻痹. 记得87年元旦云南下关布设台网时, 半夜被下关西南百余公里的山沟发生4.8级地震晃醒, 于是抱着我们刚从美国引进的强震观测仪器赶赴震中, 调好仪器后,我们进到房间倒床便睡. 当地的百姓们看到我们北京下来的"专家"们睡了, 就像吃了定心丸一样全都回到了房屋里. 其实我们自己也不知道, 这土地爷会不会跟我们玩大儿的.
.......

谢谢狍子讲解,受益匪浅!日本的避灾措施首先主张晃动厉害时不能乱跑动,一定要就地躲避,然后再有条不紊地往外疏散,在日本, 孩子们从幼儿园开始就接受防灾训练,灾难来临时,疏散的通道,避难的地点, 甚至孩子在队伍中的位置都是排好的。这方面,日本有许多经验值得世界各国学习!
德宏是云南的地震高发区, 德宏州地震局的局长就住在我们一个大院里,如果当年北京下来的"专家"们到德宏来布设台网的话, 说不定我们边疆少数民族还有机会“瞻仰”一回哪,哈哈!谢谢赐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发表于 2011-3-12 16:45:51
引用第18楼老钱于2011-03-12 13:50发表的  :
狍子是专家。愿意听到袍子给我们更多的科普教育。谢谢了。

“中国。。。在地震灾害综合防御和治理方面也比较先进”,能给我们具体一些的介绍嘛?

每每大地震发生时, 我们的那些吃地震饭的朋友们就像过街老鼠一般, 小心翼翼. 08年纹川地震时几个好友聚会北京, 带长的全跟孙子一般连个面都不敢露. 在这圈子里, 如果夸你是地震预报专家, 那就跟骂你差不多. 因为很多搞地震预报的, 必须要有两点统计趋势的科学勇气和见了猫狗发情就感应的特异功能.

评估一个国家在地震方面的水平问题, 涉及地震预报,地震监测,灾害防御, 抗震救灾, 和灾后重建等逐多方面. 在救灾抢险和灾后重建方面中国的近年的表现十分突出. 国家在大尺度的长期地震预报, 地震烈度区划和抗震标准等方面都有全面标准和具体落实方案.地震监测技术水平也已经完全与美国日本齐步.在中短期预报方面,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具有七级以上海城地震成功预报的国家. 人们在一次次地震惨痛教训中总结的各种经验和方法, 总是被变化莫测的后来的地震灾害所打破. 地震短临预报是世界难题. 在这个世界难题面前, 中国人也用上了我们的中医文化传统, 通过观天像,看鸡鸣狗叫,哈蟆过街来把地球脉相, 海城经验有借于此, 但推而广之, 误事呀. 一段时间, 人们曾经寄希望于地球应力场和震源机理研究, 但是这方面的工作二三十年中仍然没有重大突破. 也许阿保同志放弃岩石力学研究, 狍子误入旁门左道, 损失不可估量呀.

与日本相比, 中国在建筑抗震标准执行上存在差距, 平民化地震知识普及亦感不足.

这个话题涉及范围太广泛, 不敢深入, 以免偏差误导.

--狍子
回复

使用道具

匿名  发表于 2011-3-12 20:20:51
光祈祷默哀不给力,笑微应该要求美中下一代基金拨款支援云南,要有实际行动。否则笑微自己登高一呼,我们许多朋友一定响应捐款。
回复

使用道具

40

主题

1148

帖子

40

积分

版主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0

社区居民

发表于 2011-3-12 20:23:16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4楼游客于2011-03-12 20:20发表的  :
光祈祷默哀不给力,笑微应该要求美中下一代基金拨款支援云南,要有实际行动。否则笑微自己登高一呼,我们许多朋友一定响应捐款。

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坚决响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6

主题

794

帖子

1852

积分

精灵王

所谓的曾经,就是幸福

积分
1852

社区居民

发表于 2011-3-12 20:37:58 | 显示全部楼层
If you want to help by donation, there are many well-trusted organizations and charities you can contact. Just name a few, American Red Cross, Doctors without Borders, Save the Children, Salvation Army, Mercy Corps, et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

主题

427

帖子

936

积分

圣骑士

积分
936

社区居民

 楼主| 发表于 2011-3-12 22:25:52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4楼游客于2011-03-12 20:20发表的 :
光祈祷默哀不给力,笑微应该要求美中下一代基金拨款支援云南,要有实际行动。否则笑微自己登高一呼,我们许多朋友一定响应捐款。

谢谢24楼朋友的爱心和信任!我个人的力量很微薄,我也希望能得到大家支持共同为德宏受灾乡亲们献上爱心,如果能得到美中下一代基金这样的有为玉树地震灾区募捐经验的非营利组织的支持,由他们组织出面为灾区募捐就再好不过了。 我个人一定积极响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1572

帖子

6087

积分

风云使者

积分
6087

社区居民

发表于 2011-3-12 23:46:25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7楼笑微于2011-03-12 22:25发表的 :

谢谢24楼朋友的爱心和信任!我个人的力量很微薄,我也希望能得到大家支持共同为德宏受灾乡亲们献上爱心,如果能得到美中下一代基金这样的有为玉树地震灾区募捐经验的非营利组织的支持,由他们组织出面为灾区募捐就再好不过了。 我个人一定积极响应!

基金会会认真考虑你的建议,相信很快就会有回应,让我们一起为灾区的孩子们做点儿实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发表于 2011-3-12 23:53:30
日本真不是人待的地儿,想当年在那儿混饭,有时写一封信的功夫,就能摇个2,3回。咱乔治亚没别的好,大的自然灾害比较少,俺觉得得算一条。
回复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Atlanta168.com

GMT-5, 2024-6-7 00:43 , Processed in 0.09484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