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城论坛

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96|回复: 0

续15:揭开盲区---真详细,虽也有数据错误,但基本是第一

[复制链接]

497

主题

4764

帖子

501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01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最爱沙发

发表于 2013-2-22 13:38: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13团团长刘放吾和
新38师副师长齐学启的情况:

[/table]
《一》
113团团长刘放吾:
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
美國總統老布什,
美國加州州長、洛杉磯議會議長、英國國防部長都先後表達敬意的英雄
1942 年4月中下旬,在緬甸戰場,中國遠征軍新三十八師一一三團在緬甸西部的仁安羌,以不足一千人的兵力,一舉擊潰日軍兩個聯隊,救出英軍被圍困部隊七千余人和五百余名英美的傳教士和記者。此役轟動英倫三島,英國當局給了參與指揮解圍之戰的新三十八師師長孫立人以很高的榮譽。但另一位直接指揮戰斗的一一三團團長的英名卻似乎消失在宇宙的黑洞里,長期默默無聞。直到上個世紀60年代發生在香港的一件奇聞,突然把這位消逝了多年的抗戰名將從幕後拉到了前台。
  ■他是一位真實的遠征軍團長
  ■他率部營救了7000英軍500余美國人
  ■他的戰績長時間被歷史湮沒
  ■他在戰役結束50年後被追授獎章
  我的團長—— 一場營救7500人的慘烈戰役
假豪杰引出了真英雄
  光陰荏苒,太平洋戰爭的硝煙自1945年9月初散盡之後,人們漸漸淡忘了當年中日軍隊在緬甸仁安羌的惡戰。但是那些從死亡的邊緣被中國軍人救出來的英軍官兵卻沒那麼容易忘記死里逃生的奇遇。
  1950年,當年被解救出來的一個叫菲士廷的炮兵團長已經官拜中將軍餃,被任命到英國駐香港的三軍總司令。這位司令官上任之後,想到當年要不是中國軍隊的拼死相救,他本人豈能有今日的風光。感懷之下,想要報答當年的救命恩人,于是,便開始了尋訪。
  不久,就有一個名叫林彥章的人冒了出來,自稱是當年在仁安羌救出英軍的一一三團團長。兩人相見,分外親熱。當菲士廷得知林彥章衣食有難之後,立即慷慨援手,給了他許多的幫助,還和他照了一堆像留作紀念。這些像片立即成為騙子手中招搖撞騙的法寶。林彥章拿著照片和同菲士廷的通信到處游說,四處行騙。他海撈了幾把之後,一個更為大膽的陰謀在胸中慢慢醞釀成熟。轉眼到了1963年3月,林彥章竄到香港新界,聲言要集資一千萬,在當地興建一片氣派的住宅小區,並命名為“菲士廷新村”。他把這個計劃吹得天花亂墜,當地居民看在他“抗日名將”的身份上,沒有起疑心,許多善良的人解囊相助,一時間好不熱鬧。
  常言道,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林彥章招搖撞騙多年,不能不引起港英當局的注意。正當他的騙劇鬧得紅火之時,1963年8月23日下午1時半,警方持港督及行政局簽署的手令敲開了他寓所的大門。逮捕之後,即按港英當局制定的條例,將其驅逐出港。
  鬧劇收場了,但人們心中的疑團卻沒有散開,這個騙子是從哪里來的?為什麼能夠行騙這麼久?隨著調查的深入,罩在騙子頭上的神秘面紗終被揭開了個小角,露出了他一部分的本來面目。
  林彥章,廣東高要人。據一位曾經與林共過事的國民黨官員講,林彥章曾經當過國民黨軍隊的軍官,做到過團長。他的同鄉則說林彥章從未做到過團長這類的職務,充其量不過是當過高要縣樂隆區白土墟自衛隊隊長之類的芝麻官,所受教育也很可憐,基本上是個粗人。而他自己講,他在1934年于家鄉念過初中,不久參加了當地的自衛隊,兩年後才升為小隊長。以後又去經商,做點小買賣,混不下去了,就跑到昆明,和朋友組織了一個劇團,演點小戲。1949年國民黨兵敗,他來到香港“撈世界”,結果一事無成,赤貧如洗。
  窮則思變,他想到了行騙。在昆明期間,他認識了一個國民黨軍中姓吳的團長,這個團長同英軍的菲士廷共過事,經常同他聊起這段歷史。說者無心,听者有意。林彥章把他听到的東西都記在了心里,包括中國遠征軍仁安羌解圍的戰斗也是從吳團長的口中听說的。
  有了行騙的計劃,林彥章當真還下了一番工夫。他打听到香港北角榮華茶樓的掌櫃是前新一軍的一個副師長,便想方設法同他套近乎。從那里得到了大量新三十八師(新一軍的前身)的戰史故事。有了這些素材,加上林彥章的添油加醋,一場騙局就這樣開場了。
  林彥章被抓了,假的搞清楚了,那真的英雄在哪里呢?
  香港和台灣的記者聞風而動,他們憑著靈敏的嗅覺,四下打探,沒費太大的周折,就把真正的英雄找到了。
震驚中外大捷的締造者其實只有八百余壯士
  1942 年初,中國遠征軍出征緬甸,當時,日軍已攻佔了緬甸首都仰光,正氣勢洶洶地大舉北上,企圖一舉拿下緬甸全境。中國遠征軍在史迪威、羅卓英、杜聿明等將領的謀劃下,曾經制定了一個利用二○○師血戰同古爭取到的時間,在緬甸北部的曼德勒一線布下口袋,引誘日軍主力一部進攻,然後伺機予以聚殲。
  但是這一作戰計劃一開始就遇到了麻煩,4月中旬,在中國遠征軍戰線的西部,原本是由英軍擔任防守的。結果,在日軍的攻擊下,全線崩潰。其主力英緬第一師七千多人被日軍三十三師團的二一三、二一四聯隊包圍在仁安羌,幾經沖殺,無功而返,陷入了糧斷水絕的困境,英軍當局不得不向中國遠征軍發出求救的信號。5月 14日下午5時,馳援英軍的命令下達到新三十八師師長孫立人的手上。命令要求孫立人以一個團的兵力參加救援行動。于是,劉放吾帶著他的一一三團先期到達了指定位置,一個叫皎勃東的地方。當英緬軍第一軍軍長斯利姆中將得到消息,中國的援軍已經抵達前線,為之一振,急急趕來會見劉放吾。後來他在回憶錄《反敗為勝》中這樣描述了對劉放吾的最初印象︰
  我在巧克柏當村里一棟殘存的建築樓下見到團長,他相當清瘦,方正的臉上透出剛毅;他配戴一副野戰眼鏡及一把駁殼槍。
  斯利姆和劉放吾稍事寒喧,立即轉入正題,命劉放吾即刻出兵為英軍解圍。劉放吾雖然已經知道此次作戰的目的,但對斯利姆說沒有孫立人師長的命令,他不能發兵。斯利姆其實當時是經過中國遠征軍最高指揮當局授權的,不過他在下達命令時隨便寫在一張紙上交給了劉放吾,劉團長對是否直接受命于斯利姆的指揮有些猶豫。直到劉將軍95歲高齡時仍然保存著這一紙命令,卻從來沒有對外人講過這件事。雙方當時因此僵持了一個半小時。事後斯利姆回憶道︰“他終于露出微笑,而且同意照辦。他為何改變主意我不得而知,猜測在我們對談間,進出房間的官兵已經將消息送達孫將軍並獲肯定回音。……他一旦付諸行動,我簡直無懈可擊。事實上,在往後幾天,我相當欣賞他的表現。”
  西方人的性格是直來直去,在4月18日拂曉劉放吾的一一三團即將發起攻擊前,斯利姆深知這場戰役的成敗,完全取決於團長的指揮與部署,他擔心劉放吾還會出現17日受命時的遲疑,他把自己的擔心當著孫立人的面說了出來。孫立人也不正面駁斥,只是建議他同自己一起去視察一下劉放吾部隊的戰前準備。劉放吾表面木訥,其實心知肚明,斯利姆在他的回憶中寫道︰“劉上校似乎窺出了我的心意,他說︰‘到營部看看。’在相當接近前線的營部,他經孫將軍解釋連隊部署。對軍隊的部署我相當滿意,並準備後退之際,劉上校說︰‘我們再往連部走走。’”
  這一下可把這位中將先生嚇著了,連部通常都在火線上,要去就要冒生命危險。這個英國將軍倒是個坦率得可愛的人,他在回憶錄里毫不隱諱地寫下了他當時的心態︰“我不確定在戰爭即將開始的一刻,我該接近連部,但為了面子,雖然不情願,我還是涉水到達連部指揮所。”正在這時攻擊的時刻到了,槍炮聲驟起,雙方的子彈炮彈穿梭般地飛過來,飛過去。這時“上校轉身看我,我真擔心他會說要到排部去。所幸他未再提議,只是望著我露齒而笑。……只有優秀及干練的軍人,才能在槍林彈雨中面無懼色。”
  在日本戰後修訂的緬甸戰史中,曾經吹噓當時的日軍一個大隊對付國民黨軍隊一個師總是信心十足。而仁安羌這一戰,劉放吾卻要以一個團的兵力來對付日軍的兩個聯隊。敵眾我寡,這一戰該如何打?
  劉放吾部署正面強攻,但在實際作戰中,劉放吾指揮得相當靈活巧妙。4月18日,他以二營營長魯廷甲為右翼,三營營長張琦為左翼和預備隊,第一營楊振漢則居中向上直攻。一一三團正面攻擊,側翼迂回,偷襲包抄,阻擊設伏,直打的日軍精銳聯隊蒙頭轉向,搞不清中國軍隊到底來了多少人馬。苦撐了三天之後,倉皇撤退。七千多英軍官兵和五百多名英美傳教士和記者成功脫險。至此仁安羌之役大獲全勝。一一三團也付出了相當的代價,三營長張琦以下204人陣亡,318人負傷。傷亡已然過半!但是他們消滅了日軍一千二百余人,並且是在敵我力量對比7︰1的條件下取得的,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跡。
  其實,敵我力量的對比不止7︰1,新三十八師的戰報上說,一一三團的實力是1121人。由于眾所周知的原因,國民黨軍部隊經常是不滿編的。多少年後,劉放吾悄悄地告訴他的兒子劉偉民一個從來沒有說出的秘密︰他當時帶上去的官兵只有八百多人!
一場誤會斷送了英雄的前程
  仁安羌之役後,由于西部戰線的崩潰,整個緬甸的戰局急轉直下。剛剛從戰場上撤下來的一一三團被遠征軍副總指揮杜聿明派到了卡薩,堅守此地以掩護五軍撤退。
  一一三團惡戰之後來不及整修就又披掛上陣,對此,劉放吾二話沒說。孫立人一開始也沒有提出什麼異議。但隨著戰局的發展,問題就出來了,以杜聿明的五軍為主力的各部隊相繼退出了戰場,紛紛向國內撤退,而新三十八師的三個主力團中有兩個都在擔任掩護任務而陷入日軍包圍、攻擊中。孫立人帶著一一四團救出了一一二團,還打了個勝仗。對在敵人重兵圍攻下的一一三團,他則下令立即撤出。可是,劉放吾團長從全局的觀念出發,認為此時撤出,五軍的部隊還沒有走到安全地帶,于是又堅守了兩天。
  劉放吾沒能立即執行孫立人的命令,多打了兩天,直到他確認五軍部隊全部安全轉移。血戰兩天,傷亡自然增加不少,而另一件事使孫立人更為痛心。為了指導一一三團作戰,他派出了清華大學時期的同窗,副師長齊學啟到該團協助指揮。齊學啟是個仁厚之人,一一三團準備突圍之際,他首先想到了還有一部分傷員和五軍留下來的傷兵沒有聯絡上,于是他只身去尋找這些人,不料走迷了路,落入日軍之手。日本人用盡一切手段威逼利誘,都無法動搖他的意志,最後在1945年3月,日軍見大勢已去,將其殺害于緬甸首都仰光。為這件事,孫立人心里很不痛快,他怪罪劉放吾沒有派出有力的部隊保護齊學啟的安全。
  當劉放吾率領一一三團開始突圍時,四下已經早就沒有盟軍的影子,到處都是日軍的追堵。他們是10萬遠征軍中最後一支離開戰場的部隊,不只要同野人山的惡劣環境作斗爭,還要時時警惕日軍的堵截和伏擊。從5月初到5月31日,劉放吾為了剩下的這幾百個弟兄的安危,耗盡了心血和精力,當偷渡日本嚴密設防的最後一道防線清得溫江時,他巧用奇謀,命全體官兵每人用竹子扎成排做漂浮器材,然後10人聯在一起相互照應。在渡江之前,他先派人到江的上游往江中撒成團的樹葉,以迷惑日軍。當日軍看到江中的飄浮樹葉時必引起警惕,察看之下,空無一物,便認為這不過是熱帶雨林中的一個自然現象而放松了警戒。到偷渡的當夜,他給師部和軍令部發出最後的電報︰“劉團今夜渡江,不成功則成仁。”隨後,全軍身披樹葉偽裝,在鬼子的眼皮底下悄然入水。直到最後一批人下水才被日軍發現,因最後的激戰和浪大的原因,一一三團突破最後的封鎖線時損失了三十多人,浪頭打翻了幾挺重機槍筏子。他們的無線電台也被水打濕而失去作用,以致于在一段時間內統帥部認為一一三團全軍覆沒。消息傳到國內,劉放吾的妻子當即暈倒在地。
  過了江,全團安全了,劉放吾卻因為心力交瘁,身染重病,最後的路程是士兵們抬著擔架來到印度的。到達印度後,孫立人來看望一一三團官兵。劉放吾听說師長來,就像失散的孩子見到了久違的母親,他掙扎著要坐起來,可萬萬沒有想到孫立人進來後劈頭潑來一盆涼水︰“你懵了頭,為什麼跑不出來?”聲色懼厲的問話不啻于五雷轟頂,劉放吾听完只說了一句話︰ “我是在作戰,不是旅次行軍啊!(國民黨軍對行軍有兩種分類,有戰斗背景的行軍叫戰略行軍,沒有戰斗目的行軍叫旅次行軍——作者)”說罷淚如雨下,頹然躺倒。他沒有想到師長會這樣迎接他,更沒有想過誤會有這麼深。倒是他的一營長楊振漢看出了門道,他悄悄對劉放吾說︰“團長,你看師長的勛章,已經掛滿在前胸了。”言外之意仁安羌一戰的功勞落到了孫立人一個人的身上。
  劉放吾沒有想到他同一直非常尊重的師長之間已經存在了這麼深的誤會。不過孫立人大面子上的事還是都做了,他給劉放吾聯系了印度最好的醫院治病。但病好之後,劉放吾發現部屬的薪水發不出,于是據理力爭,結果與孫立人發生爭執,傷心失望之余,決定在稍後飛回重慶,申請到陸軍大學深造;學成之後又因局勢變遷接受孫立人征召,再度效命,並隨孫立人在風山練兵。初到台灣,還被莫名其妙的降職為上校使用了一段。然而這還僅僅是命運坎坷的開始。
  1954年,孫立人謀反案東窗事發,他本人被蔣介石軟禁,與他有牽連的一大批台軍將領有的被抓,有的被撤。劉放吾早已不是孫立人的嫡系,但還是受到了株連,被作為退役處理了。這樣一來,已經有四個子女的家庭生活一下子失去了保障,少得可憐的一點退休金不足以養家糊口,將軍當年有一句話再貼切不過地反映出那時的境遇︰“兩袖清風,一肩明月,且無適當之工作,人人苦于生計。”為了走出入不敷出的慘況,劉放吾不得不開始另尋生路。他先想到了做文具生意。找朋友商量,得知要做生意,先得有一筆本錢,可將軍沒有錢。無奈之下他想到生死與共的戰友,原一營長楊振漢,他在國民黨軍隊做到上校,也因為孫立人事件受到牽連退役。那時楊振漢在經營打煤球的生意。老長官來了,楊振漢不忘舊情,手把手地教他在什麼地方買煤,怎樣做煤球,還時不時地跑過來幫忙。就這樣,劉放吾在台灣東屏開起了一家煤球店,其產品戲稱“將軍煤球”。
撥雲見日終有時
  煤球生意不好做,且非常辛苦。一個年近花甲的漢子長年累月地買煤,做煤球,其難可想而知。而且,做這門生意還有很大的風險。曾經幫助過他的楊振漢本來煤球生意做得還勉強過得去,但一場台風襲來,把他的廠子夷為平地。失去本錢的他只好在年紀一大把的時候下到煤礦井下,當起了“煤黑子”。
  劉放吾苦撐了七八年,直到1963年,香港的騙子被揪了出來,台灣的記者先在礦井找到楊振漢,又順藤摸瓜,讓當年真正的英雄昭然于天下。
  一生淡泊名利的劉放吾有一件事沒有想到,當真相大白時,當地的商人不禁對這位一直隱姓埋名生活在他們身邊的英雄肅然起敬。在台北經營國泰煤氣行的李宜榮先生主動找上門來,幫助劉放吾轉行做煤氣生意。當時,在台灣,煤氣生意剛剛開始,賺錢比較容易。此後,劉放吾的家境逐漸好起來。
  轉眼到了 1992年,在仁安羌大捷勝利50周年之際,台灣的各大媒體,如華視新聞、台視“熱線追蹤”、《聯合報》紛紛再度報導劉放吾當年的英勇事跡。此時,93歲高齡的老將軍已經定居在美國的洛杉磯。4月初,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正在美國訪問,她特意在芝加哥會見了老將軍。撒切爾夫人親切地握住劉放吾的手說︰“老將軍,我听到過很多關于你的故事,希望以後能更多地听到你怎麼打贏這場戰爭的事情。你當初救的這些英國軍隊、美國傳教士,想想看,現在他們的家庭已經到了第三代、第四代了。這些人的生命都是你救的。我代表英國政府和人民對你表示崇高的敬意!”
  一席話說得老將軍熱淚盈眶,劉放吾說︰“救援友軍是我們軍人的天職。”
  美國總統老布什也給劉放吾將軍寫信,以示敬意。他寫道︰“很高興從你兒子劉偉民處獲悉,二次大戰仁安羌戰役中,你領導中國遠征軍一一三團的英勇事跡。雖然不少勇士為戰役捐軀,在戰役大捷五十周年,我願意代表國家,感謝你解救五百美國記者、傳教士及數千英軍的英勇行為。”
  美國加州州長、洛杉磯議會議長、英國國防部長都先後致函老將軍,以表達敬意。
[table=100%,#f5f8fd]《二》。
新38师副师长齐学启


齐学启,字敦镛,别号梦赉,湖南省宁乡县杨林乡铁锣村人,1900年8月28日出生于书香门第的家庭。在清华大学与孙立人将军是同学。毕业后,俩人一同赴美军校留学。  

1932年率领宪兵六团参加了“一二.八淞沪抗战”;1937年参加“八.一三凇沪作战”。
1942年4月,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齐学启将军任新66军新38师副师长。5月7日,齐将军身负重伤,被日军俘虏。在狱中,齐将军受尽肉体折磨和金钱诱惑,但他坚贞不屈。1945年3月7日,齐将军下楼解手之际,被日本人收买的叛徒用短刀刺杀身亡。

民政府为表彰齐学启将军的忠贞爱国事迹,特追晋齐学启将军为陆军中将。其忠骸原厝云南霑益,后空运长沙,公葬岳麓山。谋刺将军的一干人犯也受到了应有的惩处。

抗战胜利后,孙立人将军对在抗战中以身殉国的部下袍泽的后事和遗属难以释怀。为了能使齐学启的忠骸回到故乡,孙立人将军派专人到仰光,经当地华侨的协助,寻得齐将军的灵骸,专机运回长沙,安葬于安息着黄兴、蔡锷两先烈墓旁的岳麓山之南。

齐学启将军墓,在岳麓山南侧,要由中南大学校园内上山——在该校云麓山庄后面一条阶梯上去,再靠右边一条小路进去,约5分钟可到达。由于墓地没有在繁华的黄兴蔡锷墓区与游人常到地处,加之没有任何宣传与标志,故老长沙人也不知此墓的存在,抗日烈士因而被冷落了六十多年。

1945年葬,1989年由齐学启之胞妹齐新、齐觉、齐光,及子齐仁昌等重修。墓道与墓坪的正前方立大型纪念碑,碑顶为歇山屋顶造型。碑刻抗日名将孙立人1989年所撰并书《重修齐学启将军墓园记》。
湖南省宁乡县人,1900年8月28日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1912年入北京清华大学留美预备班学习。参加了五四运动,是北京护鲁学生义勇队的激进分子。1920年考取公费留学美国,初学电气制造,因不堪忍受外国人的歧视侮辱,毅然改学军事,考入诺维斯军事学校骑兵科学习。1928年学成回国后,在陈嘉佑部任骑兵团团长,后任扬州宪兵六团上校团长,奉命驻守南京。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举国愤慨,各地爱国学生纷纷赴南京请愿。他对部下说,学生请愿是要求政府抗日,是正义行动,无论如何不能动手殴打学生,要让队伍顺利通行。上海一二八事变发生后,率先遣队到达闸北投入战斗,配合第十九路军抗击日本侵略军。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率领上海保安二团驻守闸北,多次击退日军的进攻,被誉为上海抗日首捷的英雄部队。1938年调任长沙税警总团副团长兼参谋长。家乡亲友纷至沓来,拉关系,企图谋取一官半职,他坚持量才录用,对攀附者一一谢绝,对奉公守法者予以重用。1942年2月,中国政府为了保卫滇缅公路,组织了中国远征军,支援反法西斯同盟国的对日作战。长沙税警总团改编为新编第三十八师,被任命为少将副师长,赴缅作战。首战的艰巨任务,便是解救被日军围因而粮尽弹缺的盟军英军第一师及装甲旅。他率一个团进入阵地,向驻守山头的日军发起猛攻,打死打伤日军1200多人,解救了被困的英军。接着,又将500多名英军、新闻记者和美国传教士解救脱险,并将从日军手中夺回的英方辎重车百余辆全部交还英军。中国军队入缅的第一个大胜仗,轰动了英伦三岛,受到英美两国政府的表彰。齐学启将军的名字常在、缅、印等国的报纸上出现。

齐学启
正当他率部在缅甸卡萨一带同日军作战时,新的战斗任务下达了。离卡萨前,他去军部联系运送伤病员的车辆,师部两次派副官去接均未接到他。他只好随军部转移。在途中遇到卡萨负伤的官兵18人,他不忍丢弃伤员,决定向他们一起向深山觅路西进,追赶师部,不料中途遇上日军,陷入险境。他镇定自若地对负伤官兵说,昔日成功、今日成仁的时候到了,子弹打完了我们就自杀,决不投降偷生!突围时,他身负重伤,失去知觉。日军发现了他的将官身份,先给治伤,进而软化劝降,他拒绝医治和进食。敌人将他解往仰光中央监狱。这里关押着中、美、英、缅、印等盟国的数百名战俘。他利用各种机会,向战俘们宣传盟军必胜、日军必败的道理,勉励大家增强信心,团结一致,共渡难关。当汪伪政权
派陆军部长
叶蓬
赴仰光劝降,遭齐将军严辞拒绝
,他怒斥汉奸卖国贼。狱中3载,他始终丹心铁骨,毫不动摇,最后被战俘中的叛徒刀刺重伤,于1945年3月13日夜壮烈殉国,时年45岁。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追晋他为陆军中将,其遗骸运回长沙葬于岳麓山。冯玉祥
将军曾在诗中赞颂齐将军:“还有将军齐启学,宁死不屈世惊叹……壮烈足称中华魂,光辉史册万万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Atlanta168.com

GMT-5, 2024-11-24 08:58 , Processed in 0.09655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