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城论坛

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32|回复: 2

我遭遇的那些地震  (ZT)

[复制链接]

248

主题

829

帖子

262

积分

版主

以荒島之心,在紅塵里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62

社区居民

发表于 2013-4-26 12:45: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 遭 遇 的 那 些 地 震 
                          吴 祚 来
记得1975年初夏的时候,老家安徽怀宁,上级通知,可能要发生大地震,村民们要做好防震工作。

那个年代是极具行政效率的,上级一纸通知,下面就会贯彻到每一户村民,防震就像面对一场战争一样,被层层动员,整个村庄很快就陷入备战状态。人们便不再住在家里,而是住到临时搭建的草棚或牛棚里。由于是初夏,村民们很容易解决吃住问题。现在还能记得当时的场景与笑谈,一位巡夜人员,手持电筒,好奇地去掀开别人小媳妇的帐子,被臭骂一场;一位大婶抱着家里的一头猪痛哭,说养大一头猪不容易,地震来了我的猪怎么办?


村里有老人是坚决不相信世界上有地震二字的。土地如此坚实,锄头都挖不动,它能往哪儿震呢?硕士地底下鳄龙翻身,那鳄龙吃什么喝什么能把大地翻动?对孩子们来说,地底下有鳄龙,就是神话故事,地底下有地底下的东西可以吃,老鼠与蛇在地下都有吃的,何况巨大无比的鳄龙。鳄龙五百年翻一次身,它翻身的时候,当然会天翻地覆。


伊始睡在户外草棚里,对孩子们来说是件新鲜好玩的事情。但过不了多久,大人小孩都受不了,都回家睡去了。记得有一夜风雨交加,真的像传说中的大震来临前的景象,父亲母亲面露焦急喊我们起床,钻在桌子底下,他们也是紧张得不知所措。现在想起来觉得好笑,躲进那张摇摇晃晃的桌子除了可以得到心理安慰,哪能承受房子压下来的冲击力呢?当时的人们防震知识几乎等于零,但问题是,有了防震知识,那样的简陋条件,半夜里遇到大震,也只有听天由命的份。


一年后唐山大地震发生了,村里有在北京当兵的写信回来告诉家人北京也受影响,一些房子倒塌,老人们开始相信有地震这回事了。但伴随的大家们又开始相信天命了,真的来了地震,如果在深夜根本没时间逃。所以,该怎样过日子,就怎样过日子,人不能提心吊胆过生活,那活着有什么意思呢?


2011年,我参加阳光卫视评选全球华语纪录片评奖,因此看到了王利波拍摄的纪录片《掩埋》,他采访了大量当时的当事人、见证人,还原当时场景,极感震撼,当年的唐山大地震,无论是民间社会还是科学家分析,都基本预测到大震即将来临,一些决策者因为不敢承担预测错误的风险,而迟迟不能决定通知相关地区的民众,而只有青龙县,通知到每家每户,这个县因此在大震中没有一人伤亡。


当政者不愿意承担一点点所谓的政治稳定风险,百姓可能就得承担数以十万计的生命代价。我们反向思维:当时的青龙县领导如果是虚报了地震通知,结果没有地震,会由此造成社会政治或秩序混乱么?青龙县领导顶多也就记过或内部通报。同样,1975年我家乡那次漫长的防震避震,整个地区许多人也是人心惶惶,但它除了增加人们防震意识、增加了一些生活麻烦之外,负作用又能有多大?也没听说当地领导因此而受到惩处。只担心自己官位,不担心百姓生命,是许多可以预测的地震变成灾难的根本原因。


看《掩埋》最大的感触是,基于科学的与生活经验常识的信息都指向大震可能发生。但是不是要发布通知,却成为大领导们要经过不断研究的事情。大震本是自然灾难,因为过度行政化与官僚化,最终导致信息发布延误,社会的力量与科学的力量创造的“正能量”,被行政力量完全消解掉了。


1980年代上大学时,遭遇过两次“地震”。可能是在秋天吧,半夜二三点的样子,突然有同学在大操场上狂喊:地震了,快跑!


男女宿舍楼均靠近大操场,夜深人静,睡得不熟的同学都听见了,纷纷喊醒室友。整个校园立即就沸腾了,逃离寝室,涌向操场。很快,同学们发现是一场虚惊。那天夜里我可能睡得太沉,没有爬起来,也不知道自己哪来的那样的定力,就是没有出寝室的门。有趣的是,没过多久,夜里真的发生了一次小震,一些同学明显感受到了,加上操场上又有同学呼喊,这次非同小可,我看见门外同学们,多穿着短裤在跑,同室一位同学没有跑,把头钻到床底下,后来却怎么也爬不出来了,几个同学抬床腾箱,才把他从床底下救了出来,还有同学从三楼四楼跳下,伤了筋骨,送到了医院。


1990年9月22日下午是亚运会开幕式,当时我在北京读研。就在当天上午约十一点钟的样子(网上查询准确时间是11点零2分,发生地震地点是北京昌平小汤山,震级为四级),我清楚的记得,当时我在宿舍里看书,我正想移动一下座椅,突然身子一晃,差点跌倒,我想是不是地震了,就跑到室外,这时其他同学也出来了,议论了一会,也不像现在可以上网查信息,只好各自回寝室。后来有报道说,北京市地震办公室群策群防系统对这次地震做出了预测,但为什么没有预报给公众呢?怕影响亚运会召开?我们当时住在恭王府内的简易房里,估计五级地震,就可以把我们的两层简易楼给震毁掉。


二三年前,河北唐山附近的一次地震,北京有明显震感。由于我住的楼层高达26层,大楼晃动的厉害,桌上的电脑都差点掉下,我当时想,我难道就这样完了么?是跑到顶层阳台上,还是按照防震知识所说的,跑到卫生间狭小的空间里,但最后的选择却是穿着一双拖鞋,仓惶乘坐电梯下楼了。


我在楼上打电话给上班的家人,由于所处楼层高度不同,对震感完全不同,那边电话里传来笑声,对我惊恐的地震,完全不放在心上,弄得我一脸土灰。我到单位里说到地震的事情,一位年长的同事说,如果这样的房子都震塌了,在户外的风险可能更大,还是应该安心在房子里安全些。


我对地震是不是过度焦虑了?
而政府有关部门呢,对发布地震观测信息,是不是也过度焦虑?因为他们担心,一旦预测结果错误或造成社会不安定因素增加,他们的责任重大,但听听这些普通百姓的声音,遇到了地震,也能从容对待,乐天安命,如果有一些严肃的预测发布,使人们有所防范,特别是在防震知识与房屋建筑中,考虑到防震性能,相信百姓的素质完全不会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半年前,有机会到洛杉矶访学小住,我提前在网络上检索有关洛杉矶信息,最令人触目的居然就是洛杉矶大地震,而且拍成了同名电影,大量的信息都在说,洛杉矶几十年就会发生一次大震,现在洛杉矶的地震能量聚集得差不多了,25年之内必有大震,时间甚至可能就在近几年。说的挺吓人的,到洛杉矶之前,打电话问洛杉矶亲友,回答却是,最近地震了呢,三级小震吧,墙上的东西都响动,但没有任何问题,因为洛杉矶全部都是木房子,特别是民居,基本都是一二层的独立屋,只要不是毁灭性的地震,应该很安全的。

到了洛杉矶,看到这边的房子,对地震的焦虑几乎减少到零,只要不出现灾难大片中的那样铺天而来的海啸,理论上洛市人住的木屋基本都是安全的,一座木屋就像一个大木箱子,如何加固结构、如何固定地基都有严格的建筑规范,政府在建筑过程中三番五次的检查验收,强化了人们对房子安全的信心。在加大北岭分校,杰夫教授告诉我,1994年洛杉矶大地震,震级达6.6级,北岭分校大量老校舍被毁,现在我们看到的北岭校区,几乎没有老房子了,基本都是按照新建筑标准建设的,所以安全系数也大为提高。就是那样一场大震,造成高速公路折断、燃气泄露引发火灾,死亡人数却只有66人,伤9000多人,主要是洛杉矶地区人口密度不高,而多数民居是木质结构,有良好的防震功能。


美国政府并没有成立专门的地震局,但并不意味着国家不重视地震的研究与预测,美国将地震协调部门放在地质勘探机构,而将地震研究多放在大学,南加州地震多发,那地震研究重量级的研究中心就放在南加州大学(1991年成立地震研究中心),美国有47个研究机构的600多名科学家联席介入研究,资金由美国科学基金会(NationalScienceFoundation)和美国地质勘探局联合支持。


政府做什么呢,如果相关研究机构预测到了地震即将发生,就上报国家内务部,内务部负责发布信息,发布的时候会根据科学家的预测分级警示。在网站上,人们可以及以时查看他所关心地区的地震概率分布,根据相关预测级别,做好自己的协调组织或疏散工作,每一个人、每一个部门、每一个时间段都把自己应做的事情做好了,一切就从容应对,没有焦虑,更不用去考虑会不会造成社会不稳定因素。美国人从洛杉矶大地震中,甚至从洛杉矶大地震电影中,学到了经验与教训。


在电影《洛杉矶大地震》中,我记住了一句台词,美国地震专家指责官员:“日本人把地震预测当成机会,你们为什么当成负担?”


公众需要基于科学研究与分析的预测信息,政府要做的就是及时公布,人们只有在对地震灾难不知情的时候,才会更恐惧,当人们根据预测来进行生产生活时,人们享有的,也是一种免于恐惧的自由。
闲看花开,静待花落。 冷暖自知,简单如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发表于 2013-4-26 13:12:49
"政府做什么呢,如果相关研究机构预测到了地震即将发生,就上报国家内务部,内务部负责发布信息,发布的时候会根据科学家的预测分级警示。在网站上,......"
好奇的问一下,除了在网站上发布很多人(如果不是多数人)都知道的地球地震分布图外,美国国务院内务部都发布过哪些即将发生的地震预测?记得几年前,亚城莫名其妙的给震了一下,没记得谁说是要发生啦。退到1989年的旧金山大地震,也没记得谁发布过预测。那个75年一次大震,误差有75年应该不在即将发生的序列。
回复

使用道具

248

主题

829

帖子

262

积分

版主

以荒島之心,在紅塵里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62

社区居民

 楼主| 发表于 2013-4-26 14:51:2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我转的帖子,我到美国还不到半年,东西南北还没弄清楚呢,抱歉无法回答你的问题。
谢谢!
闲看花开,静待花落。 冷暖自知,简单如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Atlanta168.com

GMT-5, 2024-12-4 20:36 , Processed in 0.09662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