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来源网络
        本来想从《论语》开始抛砖,今天早晨上168看贴,其中有一贴52楼,“楼主”网友言道:“中国人最大的悲哀就是--中庸,当牵头的人不积极主张或拖延时,其余的人都是抱着明知不对少说为佳的心态,事情就拖延自此被天下人 耻笑。”读罢,感觉“楼主”对中庸的理解,正是几千年来国学大儒对“中庸”的曲解,正是广大国人对“中庸”的误读,因此,先挂出本人对“中庸”理解的愚见与各位网友商讨。
据有关记载《中庸》一书出自孔子后裔子思之手,后经北宋程颢、程颐尊崇,特别是南宋把它定为“四书”之一以后,《中庸》便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今天我们不谈《中庸》一书的褒贬(有机会主题商讨),仅就对中庸的理解作一简单的解读。
其实中庸一词最早也是在《论语•雍也》引用,子曰:“中庸之为德也,甚至矣乎! 民鲜久矣。”中庸如何理解?新文化运动以后主要有两种理解:
1,    尊孔派:如李大钊 《民彝与政治》:“判其曲直,辨其诚伪,校其得失,衡其是非,必可修一中庸之道。” 中庸理解为:儒家的道德标准,待人接物不偏不倚,调和折中。
2,    反孔派:如鲁迅 《华盖集•通讯》:“惰性表现的形式不一,而最普通的,第一是听天任命,第二就是中庸。” 中庸理解为:平庸、妥协、保守、不求上进。
无论反孔派对中庸一词如何理解,但对孔子在论语里引用中庸的本意,就是误读。再说尊孔派,其词意把握准确,但理解出现了偏差。中庸词意:“待人接物不偏不倚”是准确的,问题出在把中庸解释为儒家的道德标准,引申为“调和折中”无意识中将孔子中庸的原义曲解。
子曰:“中庸之为德”其含义是:能奉行中庸的事物,为德的彰显。中庸并不是儒家道德标准,中庸是:对事物“无过无不及”的认知,并不是:“调和折中”或“平庸、妥协、保守、不求上进” 。薛鸿时先生的赠言:歌颂和丑化都是歪曲。正是“中庸之为德”的鲜活写照。
楼主描述的情节,正是孔子说的“不及”,恰恰说明此事“不中庸”而不是中庸。不知说清楚了吗?欢迎争论,商讨。
其实,在论语中孔子引用中庸的本意,与《中庸》一书的异同,在学术界也是有争议的,有机会另立题目商讨。
浮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