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老钱 于 2021-10-17 10:41 编辑
《松园旧事》第四部《逝者如斯》连载之十二
十二 柳暗花明(下) 。
野鼠沉默地低下头,弯下腰,一张一张地把亦叶扔在地上的钱捡起来,重新叠好。
“……说实话,菜叶子!人凤走,我……难过了好几个月。我认识人凤的时候,才只有八岁。一转眼就快二十年了。多少年来,我一直把她……当作我的亲姐姐……。人凤也确实没有别的好办法。……她爸倒霉的时候,她跟着倒霉。三十多岁的人,还在农村呆着。考大学,考得再好也上不了。等到她爸平反昭雪了,她又一点便宜也沾不到。政府退给她们家成千上万的钱,退了几条街的房子。她的同父异母的兄弟姐妹都当了这代表,那委员的。可是她连户口都回不了城。她那个家不承认她妈和她的地位,说是她爸和她妈根本没结婚,她妈连姨太太都算不上。……要是她爸还在。至少能给她留点钱。她爸据说是一家正经的儿女都不喜欢,就喜欢人凤。可是她爸又死了。…… 跟着我,她也确实没多大的指望。我,一个高师班的学生,自己将来想分到W市都难。很可能还得回竹篮镇……。那教授六十多了,原来的夫人病死了。一个女儿,和人凤一般大,已经成家了,在好几千里之外的另一个城市。那教授在美国有个女朋友,和他年岁差不多,一起生活了十多年。这回听说老教授和人凤……结婚,一下子得了心肌梗塞……。人凤说,那教授在美国教英国语言文学……也不是……很有钱。和人凤结婚,他一共只给了人凤三千美元,人凤给了我两千……”
亦叶低着头,看着桌上的残菜、剩饭,什么话也说不出来。
“……不早了, 菜叶子!我……得走了。这钱……你不要,我先存着。……将来有一天,你成家,总会告诉我,或者肖婆婆。到时……再说吧!”
亦叶沉默地站起身,随野鼠走出小饭馆……
天,阴沉沉的,淅淅沥沥地下着小雨。看日历,该是春天了,可是户外却一点春天的消息都没有。而亦叶的心情却比天气更抑郁。此刻,她正在系办公大楼和寝室之间的山道上,低着头,在雨中无奈地走着。
洋娃娃脸政治辅导员找亦叶谈话之后,亦叶只悲痛了很短的时间。几天之后,她就差不多完全化悲痛为力量了。还是亥生哥说得好,实在要是精力过剩,觉得无事可做,就多看英语,找一个自己有兴趣的专业考考研究生。亦叶开始照着小表哥的伟大指示准备考研究生。
政治辅导员向亦叶转达了她所不幸犯下的那几项完全无可救药的错误之后,亦叶当天晚上就告诉尤小莹了。小莹子高兴坏了,以为亦叶和刚进大学的第一个学期一样,变成和她一样的“庶民”,为了庆贺,两人专门一起上校门口的小饭馆吃了一顿阳春面。没想到第二天,大金牙党支部书记来找亦叶谈了另一次话。班上的“党和人民”十分仁慈,他们本着伟大领袖毛主席一贯倡导的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并没有把亦叶一棍子打死,而是给出路,让亦叶继续留在班委会将功补过。亦叶将要担任的是……,生活委员!
哈!亦叶当着大金牙书记的面就忍不住笑了。W市江夏京剧院中有一位十分会演猴戏的演员G,没事专演孙悟空。童年时,亦叶常缠着哥哥带她去看那位演员的《安天会》。受父亲影响,哥哥并不十分喜欢猴戏,小慧哥和梦帆哥也不十分喜欢。大家去看猴戏都只是为了陪着小叶妹,让她高兴一下。没想到二十多年之后,亦叶自己登上了珞珈山的大“舞台”,演起了弼马温!
不过,说归说,做归做,当弼马温比当学习委员轻松多了。弼马温的主要任务是发饭菜票;收伙食费。也就是以前在竹篮镇分田做的那些事。亦叶很快和校伙食科管伙食费的办事员混熟了。办事员的儿子正读高中,想考文科。亦叶本来就答应帮莎莎整理政治和英语的研究生试题,便把整理的资料用复写纸一式两份抄好,给了那办事员一份。那办事员激动得热泪盈眶,当下就给亦叶多换了五十斤全国粮票。亦叶把五十斤全国粮票拿回松园,美盼和柳妈高兴得差点儿没晕过去。她们怎么也没想到从小呆头呆脑的小叶妹上了几天大学竟变得这么能干!新元和英英在N市,回松园来来往往,就是需要点全国粮票。而平时,想要换点全国粮票,不但要证明,还得扣油票。叶妹拿回五十斤全国粮票,那就等于白白拿回了两个月的油票。此外,全国粮票几乎永远也不过期,用不着每个月底,心惊肉跳地看月份。亦叶心中的自豪那就更不用说了!
当弼马温唯一有一点点危险的事是,每个月底,要收七百多元现金,还要把这笔巨款交往伙食科。多亏有尤小莹这个好帮手!尤小莹让亦叶把收上来的钱全部放进穿过的臭袜子里,和肥皂盒一起放在床下的脸盆中。这一招还真灵。学生宿舍的门窗常被撬,学生的衣物也常被盗,亦叶管理的“巨额公款”却从未丢失一分。
剩下的时间,亦叶全部用来正正经经地看书。父亲告诫亦叶,要想研究古籍整理与版本学,首先得熟悉古籍。要搞清楚,历代流传下来,分在经史子集四部中的,究竟有些什么作品?亦叶按父亲指的路,看了一段书,做了极详细的笔记。历代流传下下来的古籍除了教化臣民,徘徊在今天意义上的政治、哲学之间的书籍外,主要是文学作品和史料两类。文学作品包括总集、别集、诗文评。史料包括纪传体、编年体、纪事本末体、政书、会要、断代史料、史学评论、学术史和工具书。除此之外,还有少量父亲念念不忘,连秦始皇都没忍心烧的医书……。亦叶记了六百多份关于历代古籍的小文摘卡片,又熟悉了一下和版本学有关的学术源流、名物制度、书名页、序跋、卷端、避讳、装订、行款、字体、纸张、藏书印、室名、牌记等等。整整一个学期就在这样的忙碌中过去了。亦叶终于鼓足了勇气,觉得自己可以去找一下那位她难得谈得上崇拜的L老师。
亦叶万万没想到,就在她下决心去找那位L老师的两个星期前,那L老师竟从W大调走了。在L老师身边当了几年研究生的一位七五级的工农兵学员告诉亦叶,系里一九七八,一九七九,一九八零,三年评了三批副教授。L老师虽然著作等身,桃李无言,却次次榜上无名,只能继续老老实实地呆在讲师的位置上为共产主义奋斗。原本就这么呆着,能带好几个学生,L老师也无怨无悔。但按教育部的新规定,从一九八一年起,换句话说,也就是从亦叶这一届学生毕业时起,没有副教授学衔的老师一律不得再带研究生。那等于是告诉亦叶,即使是L老师仍留在系里,亦叶也当不了他的弟子!
L老师走得静悄悄的。图书馆学系门前人山人海,不知有多少自以为是人才的人在门前拥挤着。你就别指望在这个舞台上会出现《萧何月下追韩信》那样感人至深的场面……
亦叶惆怅万分地回到寝室,看不进书,也吃不下饭。闭着眼坐在桌边,亦叶耳边想起十多年前陪着父亲在牛棚做清洁,父亲吟诵的几句诗,“……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突然啪地一声,尤小莹走进来,扔了个什么东西,扔在亦叶的面前。
“……又在发什么呆,亦叶?你的信!”
啊,信,我的信!真是……久违了!自从离开了竹篮镇,亦叶再也没有收到过任何信。在大学上了三年学,她甚至根本不知道学生的信是在系办公楼的哪间屋子里取。亦叶看了一眼那信封,上面是全然陌生的笔迹。不过,那笔迹端正、规矩, 那是一个做事认真的人写的。寄信的人那一行简单地写着, G省B县苗寄。
亦叶一下明白了,这信是苗七弟寄来的。
亦叶,
我到今天才给你回信,就是再怎么诚恳地说迟复为歉,你恐怕也是既没法理解也无法原谅我的。
提起笔,我简直不知从何说起。还是从五年前的一九七六年说起吧!毕业分配时,我算是“社来社去”,就是说,从公社来的,分回公社去,就直接分到我爸管辖的公社卫生院。说实话,为我自己,我倒不难过。我难过是为了我爸、我妈。而我爸、我妈正好相反,他们为自己一点也不难过,难过只是为我。 在竹篮镇和你告别的时候,你说让我尽可能到大一点的医院工作,订几份医学期刊,不要丢了英语。这几句话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比登天还难。我爸使出了浑身解数,想尽了办法,找到了县委书记。县委书记的爱人是县卫生局局长兼县医院的院长。我爸带我见了她一面。她回头就让人告诉我爸,只要我和她的二闺女成家,马上就把我调到县医院。县委书记的那个二闺女,本是我的同学,比我大两岁,却比我晚一年毕业,小学留过一级,中学留过两级。一九七三年我还在县剧团的时候,她高中毕业没有下乡,分到县革委会办公室工作。那时,她就把县上所有比她大一点的年轻男孩子都挑遍了,没找到合适的。到我毕业回去时,她已经满二十五岁了。我爸一听县委书记的千金居然看上了我,激动地浑身哆嗦,恨不得第二天就让我们成亲……。下面的事,我不细说,你也能猜到。一九七七年春节,我和县委书记的二闺女结了婚。一个星期之后,我调进了县医院。还在我调到医院去之前,我爸就先调到县上去了,他是县委委员,县委下面最小的一个机构,群众来信办公室的主任。
三年前,我六姐把你的寄到村里的那封信交给我的时候,我媳妇刚生了一个闺女,我正荣幸地当上了父亲。一年之后,我媳妇又生了一个儿子。我们一家四口,住着四间房,有吃有穿,出门就坐车。说实话,比你爸、你妈在松园的生活一点也不差。要是和我的几个姐姐比,和我童年时代的生活比,简直可以说是进了天堂。只是我媳妇和我岳母在我面前骄横无比,还像防贼一样防着我。我每天的生活就是两点一线,从家到医院,从医院到家。在医院,我从不敢和女同事、女病人多讲一句话。回家的路上,也不敢和任何女性打招呼。有时休息,我想到图书馆看看书,我媳妇都会派她妹妹盯着我。你的信,我六姐是背着人给我的。我慌慌张张地看了一遍就撕碎扔了。我不敢想你信中写的那几句话。“你不是一直想走出你的家乡吗?赶快报名吧!……凭你过去的成绩,你一定能考上!”什么时候一想,我就有一种疯狂的感觉。想杀人、想放火、想毁了自己也毁了身边的一切!一句话,想和这个不公平的世道同归于尽!
我就这样行尸走肉般地生活了整整四年。两个月之前,我的岳父熬出了点儿官运,调到地区当人武部长,我们全家跟着搬到地区。我调进了地区医院。我的岳母级别不够,当不了地区的卫生局长,也当不了地区医院的院长。人武部长在地区比县委书记在县上差多了。这里没多少人把我岳母和我媳妇当人,我这才算是翻身解放了。这两个月,我在地区医院表现得好极了,上上下下都交口赞誉我。医院和科室的领导都已经同意我报考研究生了。
我没有勇气给你母亲写信。她教了那么多学生,哪能记得住我?但是你一定还记得我,亦叶!和你相处不多,但我一直有个感觉,觉得你能理解我,理解我的处境,理解我的一切!收到我的这封信之后,无论你多忙,也一定要抽一点宝贵的时间。不是帮帮我,而是救救我!我准备静下心来看一年医学书,看一年英语,然后考你母亲的研究生。把你能为我收集的所有资料按老地址寄到村里。我六姐会专门为我送来的。
紧紧地握手 并殷切地盼望你的回信
苗七弟 一九八一年三月二日
……莎莎一听亦叶说,她辛辛苦苦准备了整整一个学期的古籍整理与版本学的研究生导师居然整个从W大调走了,简直高兴坏了!那就是说,亦叶大学毕业不会考研究生了,只会分到一个图书馆中。这样,她就能和亦叶一起考中医学的研究生了!
这两年,莎莎和亦叶已经变成好朋友了。
最开始, 亦叶本是劝莎莎先要一个孩子,生了孩子之后再考研究生完全来得及。但是给莎莎找了一些正常性交方面的资料,似乎并没有什么用,莎莎似乎也没上医院检查,亦叶不再问了。而莎莎自己也真的不怎么想要孩子了。自从在亦叶的敦促之下开始认真读书,莎莎生活的充实极了。一九八零年夏天,莎莎照亦叶的吩咐,偷偷地去考了一次研究生。亦叶之所以让莎莎秘密地报考,是害怕院里的同事们知道会讥笑莎莎,搞得莎莎失去学习的兴趣。照亦叶的估计,莎莎不大可能一考就考上,这只是在学习上寻找差距的方法。此外,亦叶也想让莎莎先适应一下考试,适应一下考场。考试的结果出来了,莎莎医学基础知识,血液学基础知识和英语都没有及格,但血液学专业知识和政治却都及格了。莎莎有几分沮丧,亦叶却几乎有些为莎莎欢欣鼓舞。莎莎只看了一年书就把专业考及格了,这是一个惊人的进步!
莎莎报考研究生虽然没告诉院里的同事,却告诉了亦伯梅。
莎莎考研究生那前后,当年在莎莎的父亲孟汉华的“救护”之下逃离虎口, 从S市到西北支边,二十八年未曾见过面的妹妹、妹夫正要回W市探亲。亦伯梅原来计划,带着成立温、妹妹和妹夫,亲自上S市一趟, 看看孟汉华,向他当面致谢。不幸成立温和妹妹亦广珏竟会乐极生悲,双双溘然长逝。亦伯梅自己大病一场,这计划自然没法实现。多亏莎莎考研究生没告诉舅舅和舅妈,王俊兰和鲁志海来看亦伯梅也未提起,这事才慢慢过去。只是亦伯梅心中并未完全轻松。谁知道莎莎明年是不是还考呢?研究生的试卷上是没有考生姓名的,只有准考证号码。即使考卷上有姓名,叶慰余也无法把莎莎可能错答的内容按正确给分呀!七十年代末期和八十年代初期,在中国是秦始皇以降最尊重知识、最尊重科学的时代。江夏医学院几乎每一个专业的研究生名额都有三倍以上的考生赴考,人满为患。而分数又全部是公开的,最后录取,副教授以上的人员都要和导师一起开会,并不是导师一人能单独决定的。 而这一切,和鲁志海、和孟汉华、怎么能说得清楚、讲得明白呢?他们都是职业军人,军人的天职就是服从。亦伯梅苦思冥想怎么才能帮助莎莎,却没想出良策。 心中虽然为自己无良策帮助莎莎而难过,亦伯梅在口头上却从未责怪过小女儿。叶慰余也没在亦叶面前提过任何一句有关莎莎考研究生的事。但亦叶却天生是一个心理状态细腻、敏感的孩子。她从父母对莎莎的态度中看出父母的歉疚之心,也意识到自己无意间所犯的错误。莎莎看书,反正是从头看起,临床医学有那么多专业,当初何必要让莎莎报母亲的血液学呢?现在,当然一切都晚了!现在能做的唯一的事是全力以赴地帮助莎莎,让莎莎能考出一个让母亲能安安心心地录取她的成绩!
亦叶告诉莎莎自己喜欢的那位古籍整理与版本学得老师调走一事,心中已经拿定主意,这一年,无论怎么样也要帮莎莎攻下医学基础,让莎莎至少能考七十分! . (未完待续) . . .第二卷《竹篮之恋》简介(12/5/18,801) .上一节: . 老钱:《松园旧事》- 中国二十世纪的《清明上河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