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云儿
一
第一次知道本地有“食物银行”这个机构,源于儿子三猪的幼儿园老师。那一年的圣诞节前夕,她对家长们说:“如果大家想送给我们老师圣诞节礼物,就请以我们的名义捐给食物银行一张支票……”
我知道美国的“食物银行”是给穷人免费发放食物的,但是在我住的这个小城,平时看不到什么穷人的地方也有这种机构,让我好奇心大起。
后来在一次旧书义卖活动中,我和两个组织者聊天,得知她们都是食物银行的义工,有一个还是“领导”。我随后问了义工的工作时间,她们告诉我本城的食物银行一周开两次,周一晚上和周三的中午十一点到下午三点。
三猪周三中午十二点上幼儿园,二点四十五放学,我正好可以送完他去当两个半小时义工。于是我就问她们我能否也去帮忙,她们对此表示出了热烈的欢迎。
到了下一个周三,我如约来到了食物银行,从此开始了在那里的义工生涯。
我们城市的食物银行建在一个古老的教堂的地下室,一侧是一个很大的储存室,另一侧是像超级市场一样的食物摆放区,开了一个大窗口用以发放食物,中间是大走廊,两边的桌子上放着面包、甜点等食品。
那么什么样的人可以来食物银行领取食物呢?
美国的现行穷人标准是这么定的:
一个人的年收入低于16,245美元,
两口之家的年收入低于21,855美元,
三口之家的年收入低于27,465美元,
四口之家的年收入低于33,075美元
(家庭人口每增加一个人,增加5610美元)
在美国,对于穷人的救助主要来自于政府,低于上面收入标准的人,可以从政府那里得到住房补贴、食物券、医疗补贴……,有报道说美国现在领食品救济券的人超过了四千万。像食物银行、救世军等机构都属于民间的非盈利慈善组织,是政府对穷人救助的一种补充。
第一次来食物银行的人必须填写一个申请表,把家庭的基本信息填上,其中一项就是家庭收入,他们自己填多少是多少,并没有人去审核所填收入是否属实。但是有一点比较严格,就是来人必须是本地居民才行,其它地区的居民要到当地的食物银行登记。我们周围的每一个小城,也就是说每一个邮政编码之内都有至少一个食物银行。
小城的人口一共不到五千人,登记领取食物的家庭将近二百户,一般每个周三都会接待几十户人家。
来领取食物的人,每次要在一个登记本上签个字,工作人员会根据来人的家庭人数给他一个不同颜色的卡片,然后就坐在那里排队等候。
不同颜色的卡片对应不同的供应标准,义工就是根据不同颜色的单子来发放食物。
义工两人一组,一个在窗口接待,一个负责取货--她们称之为“runner”,我一开始因为什么规矩都不了解,也没有人提供“岗前培训”,很怕发错了东西,所以总是主动提出要当跑腿拿货的。
二
食物银行有自己的管理系统,我们直接面对被救助者发放食物的好比是零售,上面还有个批发单位,提供食物给各个地区的食物银行。食物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民间捐助,还有就是食品企业以及当地的各个大型超市的捐助。
食物银行的核心人员一般都不到窗口接待,而是在储存室检查食物保存期以及分类。尤其在过节前后,当地的学校、教会、童子军等机构会收来大量的食品,有些人家翻箱倒柜把几年前买的东西都捐来了,根本意识不到那些东西实际上已经过了保质期,食物银行的工作人员要把捐来的食品一样样检查,以确保食品安全。
我们每次发放的东西种类都不同,厂家也不一样,非常散,和来源有很大关系。
有时候某一类食品严重缺货,这时候负责的人就会到上级食物银行或者超级市场去买。超级市场会给一些折扣,而到上级单位去,是以大纸箱为单位来买的,交二十元钱,随便装,装满为止。我每次上货时看到来货是压得紧紧的大纸箱,就知道“领导”又去买东西了。
食品银行从易于保存的角度出发,以罐头和成品食品为主,只有鸡蛋和奶油及肉类放在冰箱里储存。
一排排的大货架将食物按照种类摆放,就跟超级市场一样。只不过到超级市场买东西是自己想买什么就拿什么,在食物银行里领食物的人却不能自己动手,义工就充当了他们的胳膊和腿,要把现有食品介绍出来,来人从中选一种,我们当runner的就取来放到窗台上。
比如食品单子第一项就是牛奶,有罐装和奶粉两种,第二项是咖啡、茶、巧克力粉,这里面又有很多选择,咖啡分怎么烤制的,是否有咖啡因,茶有各种口味的……
第三项是花生酱和果酱,花生酱有带颗粒的,带蜂蜜的,果酱有草莓味葡萄味等等。
然后是早餐麦片、意大利面条、面条酱、米、半成品晚餐、汤、罐装蔬菜、罐装肉类、罐装豆类、罐装水果、饮料、甜点、糖果、肉、鸡蛋、奶油……
各式面包和饭后甜点都放在外面,原来是可以随便拿的,后来发现有人拿了送人,就改为限量。但是个人自己取,拿多少靠自觉。
有个小伙子义工,专门负责帮人把领到的大包小包食物拎到车上去。
我大略算了算账,即使一家人完全没有其它收入,也不领政府的食品卷,仅凭食物银行分发的食物,也可以八分饱地活下去。
三
我第一次跨进食物银行的大门,正好上次见过的管事的在小桌前给人办理登记手续,见我来了热情相迎,领着我里外转了一圈,把我介绍给当天的所有义工,握手点头之后,她就回去忙了。几个义工都在忙着发放食物,我两眼一抹黑,站在分发食品的屋子里不知能干点什么,心说怎么也没有个“上岗培训”之类的过程。后来得知,许多人都曾来试过当义工,能坚持下来的是少数,很多人被培训好了可来了几次就再也不见踪影了,所以现在就采取了大浪淘沙自生自灭政策。
看了几分钟,有一个人问我要不要顶替她当“runner”,我琢磨着这活简单,人家要啥咱给拿啥,咱手脚还算麻利,就点头说好。
不曾想,两个多小时下来,被整惨了,差点吐血身亡。
不是有人整我,而是食物的名字太邪乎了,想不到竟然有那么多老外食品我都不认识大名。比如,窗口的接待问领食物的人,你想要什么样的意大利面条,她想了想说,给我一盒“Linguine”吧。
那是什么东西?我拉长脖子仰着头在意大利面条那个货架上来回巡视,这才发现意大利面条(Pasta)各种宽度各种形状的都有不同的名称,我们一般就知道个统称,spaghetti或者pasta,平时不买不吃,哪里知道里面有很多讲究。
冷不丁听到一个生词,和东西对不上号,越急越找不到,人家在等着呢,窗口的人没法子自己走过来拿起来给我看:Linguine原来是一种细面条。
第二个人说她要Ziti,我又蒙了。Ziti是管状的,还有Tripolini那就是小花状的,Angel Hair 是最细的面条……
美国人吃的各种豆子名字和我们叫的也大不一样。中国人一般是按照颜色分,美国人吃的豆子有的按颜色分,像黑豆,有的名字有点怪,比如kidney beans。虽说那种红豆的颜色和形状都和肾脏很相像,用内脏命名一种食物不是我们的文化,听着就是怪怪的。罐头里还有按照和什么东西一起炖的来命名,比如猪肉豆,那就是猪肉炖豆,我后来买过那种罐头,里面百分之九十九都是豆,应该叫做肉汤炖豆才贴切。好像我们中国人不吃各种豆罐头,有红豆沙罐头那是做甜点用的,不像美国人豆罐头是大众食品。
早餐麦片也是几十种都不止的,不仅有正式名称,还有俗称,还有根据厂家叫的名字……我后来干脆就把那些看着比较诱人的一个一个拿下来给他们看,他们一指,就要那个,也就省得我费神去找他们点的东西。有时他们还没等说话,我已经拿了一样在手上举着,然后他们说我就要那个,经常有人开玩笑说我会读心术。什么读心术,我专挑大包装的名厂家的我家孩子爱吃的拿,他们想要也是自然的。
第一天做完义工回家,我倒到沙发上就昏睡过去了。人的疲劳很多时候主要来自于紧张和压力,当然两个半小时一刻不停地走动也是很耗体力的。
第二周又是这样,累的回家就倒头睡觉,把那天孩子约好要去看牙医的事儿都给忘了。老公下班后看我的样子,哭笑不得地说:“你至于嘛,做个义工累成这个样子。”
真是没做不知道,一做就放倒。
后来做熟了之后,东西认得差不多了,里外的规矩、“潜规则”都了解了,人就比较放松,就不觉得多辛苦了。
义工在这里的待遇是每个人可以喝一瓶水,这个的确需要,窗口的人要不住嘴地讲话,跑腿的人一直在来回跑,都是需要补充水分的活。有一次快结束的时候很清闲,领食物的人都走光了,几个义工在随便聊天。那天有种新出产的糖果上架,她们几个就在议论不知道味道怎么样,因为谁都没有吃过。管事的正在一旁点货,听了之后面无表情地走过来说,这种新产品我们是第一次进,不知道质量如何,你们打开一包尝尝吧,尝完了把感想告诉我。
那是唯一的一次,我在食物银行里吃了往外分发的食物。
随着时间推移,我对美国食物材料有了充分的认识,看到一些东西从来没有吃过,回头就自己到超市买来尝尝,因为这份义工让我对美国人的饮食有了深入细致的了解,我家餐桌上老外食品也逐渐多了起来。
四
来领取免费食品的人千姿百态,看久了很耐人寻味。有的人是失业了,还没有找到工作,所以临时来拿些食物贴补家里生活,有的人身有残疾或者重病在身,无法工作,全靠政府救济生活,还有的人身强力壮,精神正常,不知为什么也会长年累月地领救济。
要知道,美国人推崇个人奋斗,推崇自食其力,所谓的美国梦就是靠个人努力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在这样的文化里会把接收社会救济当做是一件比较羞耻的事情。坐在那儿等着叫号时他们大多数人都是默默无语地低头坐着,感觉应该是不大好受的。所以我们义工的态度都特别诚恳,特别友好,生怕碰触到对方的自尊心和敏感处。
我曾遇到一件尴尬事,那天窗口来了一个女人,我愣了一下,她好像是儿子三猪同班同学的妈妈。那时三猪在幼儿园刚上一个新班,大家彼此都不是很熟,我心说可能是记错了。那天正好是我们这一组接待她,我给她拿货一定会和她说话,可她一直都不看我,回避和我的视线相碰,视我如无物。我由此肯定她是三猪同学的妈妈,否则她不应该这样。三猪班上一共有十六个孩子,只有他一个亚裔,在一群白孩子里很显眼,我有可能记不住她,她不会不认识我。
我是送了孩子来当义工,她是送了孩子来领食物,我们俩的时间表完全一致,所以从那以后每一次我做义工时都会遇到她。
后来送孩子时见面,她依然把我当空气,从来没有和我对视过。在走廊里等着进教室,家长们都在此起彼伏地聊天,她不说话,默默地听着,好像隐身人一样。
她老公有时也来接送孩子,穿着工作服,有时候上面还有污迹,感觉上是做体力活的,从工厂或者工地直接来幼儿园了。我想起来第一天送孩子的时候,他老公和我聊过两句,可后来在食物银行见过他太太后,他也再不理我了。
尴尬了几个星期之后,一次到幼儿园去,上了楼我发现把给孩子们带的间食忘在车上了,正好她坐在边上,我直接叫她的名字跟她说,你能否帮我看一下三猪,我回车上拿点东西?她点点头,我回来后很真诚地谢了她。从那以后,在食物银行里我也主动跟她说话,给她介绍食物,她也就我讲话了。后来她儿子还来参加了三猪的生日 party 。
食物银行的气氛总是比较平和的,义工们经常和来领食物的人开玩笑,互相调侃,调节气氛,唯一一次听到争吵声,是从大门口传来的。
那一个十几岁的大男孩,气愤地拉着他的父亲的胳膊,质问道:“你为什么要到这里来?我们家里有食物,你缺食物吗?你为什么要这么做?”父亲小声地解释着,儿子又大声说:“你回去,我不会进这里的,打死我都不会进这里的!”
过了好一会儿,那个父亲一个人进来了,满脸的沮丧和难堪,窗口接待的人和他说笑想缓解一下气氛,可是他一直都没有缓过劲来。后来负责登记的人告诉我们,这个父亲失业好一阵儿了,失业金已经领完了,所以不得不开始申请救济,同时也来食物银行领取食物,而他的儿子很不理解。家里虽然没到揭不开锅的地步,但是其它的花销总是要有的,买食物的钱省下了可以干别的。按照中国的俗语说,孩子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啊!
这个父亲后来终于重新找到了工作。他每两周发一次工资,发了工资就到食物银行来送一张支票,面额都是一百元。送支票的时候再看他,那真是抬头挺胸笑逐颜开的。
他说,我困难的时候,在这里得到了很多帮助,现在我有能力了,也希望能够尽点力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这个人,让我深深感受到,什么叫“施比受有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