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城论坛

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914|回复: 2

弗拉基米洛夫的《延安日记》披露中共部分真实历史

[复制链接]
匿名  发表于 2011-4-7 00:09:43 |阅读模式
转自《博讯》

   《延安日记》作者彼得•弗拉基米洛夫(Peter Vladimirov),苏联人,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与中国战局有重大关系。1942年至1945年,以共产国际驻延安联络员兼塔斯社记者身份在延安工作。作者以日记形式,根据他的观点,记述了“解放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方面的问题。全书以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同苏共的关系为背景,记述了中共的整风运动、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对中共同当时驻延安的美国军事观察组的接触以及中共党和国民党的关系等问题,均有评述。
    
   伏拉底米洛夫的中文名字叫孙平,也有人叫他宋平。他1905年出生。1929年加入苏联共产党。1931年进入苏联红军。不久被派到莫斯科著名的纳里曼诺伏东方研究所学习中国事务,毕业后于1938年5月来到中国。公开身份是塔斯杜记者,但真实身份是苏联内政部秘密警察,也就是克格勃前身的海外情报官,活跃于中国的新疆和兰州等地。1940年,孙平回国述职,一年后又以塔斯社记者的身份回到中国,继续从事军政情报活动。但他这一次在中国一呆就是五年,并于1942年五月被斯大林派到延安,担任在延安的苏联情报组组长。一直到日本投降后才于1945年11月向毛泽东告别飞回莫斯科。
   
   孙平在延安有多重身份,权重一时,他不仅是塔斯社记者,共产国际驻中共特别联络员,还是苏联军事情报部驻中国特派员。但是,孙平没有料到,抗战期间的延安是一个中共内部派系斗争的大酱缸,各派势力施展各种拳脚,打得乌烟瘴气。先是张国焘被内斗打出组织,然后又是走火入魔的整党整风,等等,等等。孙平一到延安,就被立即卷入这些令他眼花缭乱的争斗,各派势力竭力巴结讨好,向他反映情况,使他在延安的地位十分重要。
   
   孙平在延安走红的根本原因是因为他有一台当时在中国唯一可以向斯大林直接通报中共情报的大功率密码电台,是派系斗争中向莫斯科告状和申述的最重要渠道。毛泽东的死对头王明和秦邦宪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和孙平交往很深,给他讲了许多中共党内派系斗争的来龙去脉,使孙平对毛泽东和康生的残酷斗争的方式略有了解。
   
   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极力讨好孙平,对他的所有要求都给予满足。首先,毛泽东下令在戒备森严的枣园给孙平为首的苏联情报组盖了当时在延安独一无二的小洋房。同时又让孙平有权使用康平搞来的所有对国民党和日本人的情报。据毛泽东的俄文翻译师哲先生的回忆录透露,孙平是当时在延安唯一可以随时到毛泽东驻地去敲门的人。从1944年初夏开始,直到毛泽东在1945年4月的中共七大上最后巩固其一个领袖,一个思想的独裁地位为止,毛泽东每隔一周左右同孙平侃谈,反映中共党内斗争情报,每次侃谈长达三、四个小时。中共七大召开时,毛泽东特别关照让孙平参加大会,以便向斯大林反映实况。据师哲的回忆录透露,当驻华美军希图在华北建立情报站和军事基地并向延安靠拢时,毛泽东把每次同美国人的谈判过程和内容,包括和美国特使赫尔利的会谈,全盘给孙平汇报,孙平当然马上上报莫斯科。这样下来,毛泽东的许多观点和信件都通过孙平直接送到斯大林手里。斯大林也经常通过孙平的电台用化名菲力波夫和亚力山大洛夫直接给毛泽东回电。这个直通斯大林的电台在孙平走后由毛泽东的俄文翻译兼社会部情报室主任师哲管过一阵。不久又由斯大林派来中国专门照料毛泽东身体的苏军将级军医阿洛夫管理,并由阿洛夫伴随中共中央总部一直延续到1949年中共建国前夕。
   
   1945年11月,孙平奉调回到莫斯科。那时,斯大林已经占领了中国东北。1946年,孙平调进苏联外交部。1948年又来到中国做上海总领事,直到1951年才回国。一年后他升任苏联驻缅甸大使。1953年9月10日,孙平在莫斯科突然死去。
   
   孙平死后,这段历史并没有完结。1968年,在中苏分裂后的大吵大闹中,孙平的儿子开始整理孙平在延安时期写下的大量零散日记,1973年出版成书,叫做《中国特区》,两年后英文版问世,轰动全世界。该书以非常生动,详细的笔调,展示了当时延安中共内部残酷无情的派系斗争。
   
   时过境迁,回首往事,昨天发生的事情,在今天看来,依然迷迷茫茫,妙趣横生。
   
   —————————————————
   
   以下为《延安日记》节选
    
     1942年6月7日
     只要敌人(日军)发动进攻,八路军就退到山里,避开冲突。
    
     1942年6月10日
     中共领导在表面上看来是铁板一块,实际上内部一直在进行激烈的斗争。
    
     1942年6月15日
     我看,中共领导人希望得到武器,并不是为了向侵略者展开武装斗争,而是为了同国民党闹摩擦。这使东京的人感到多么高兴呀!
    
     1942年7月9日
     中共部队对目前日本扫荡其占领区的行动不作抵抗,他们撤上山去或者渡过了黄河。
     中共领导把国民党看作是主要敌人,不遗余力地要夺取中央政府控制的地盘,用各种手段来达到目的。
    
     1942年9月
     人民对共产党的支援是不多的,并且完全靠土地政策。对群众的政治工作流于形式,也很简单。
     ……
     军队领导人没有摆脱封建制度的残余。我认识一个司令员,他有两个很年轻的老婆,几乎还是小姑娘。但是,看起来谁也没有对此感到气愤。
     ……
     八路军同敌人和平共处。日本人舒舒服服地在占领地区过冬了。而八路军部队就在这附近晃晃悠悠。
     ……
     中共领导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在华北牵制日本派遣军,这是无可争辩的事实。
     ……
     八路军主要关心的是国民党军队。部队中宣传的矛头是对着他们的;战斗行动有朝一日也是要针对他们的。因此,日本人的一切作战行动几乎都成功了。延安发出命令,要不惜任何代价保存八路军的实力,所以部队正步步后撤,尽管敌人的进攻力量是微不足道的。
     ……
     含着泪水诉说特区受到(国民党的)严密封锁,这是康生搞的一种宣传骗局。特区的前线和边界都很容易通过,这是我们亲眼看到的。中共领导大谈其严密封锁,无非也是要在真正的困难中加进虚构的困难。

     到前线去跑一趟,使我确信中共领导并不想打日本人;他们把战争看成是建立自己根据地的良好时机。而且不是靠自己的部队,而是靠日本和国民党两种力量的对峙来建立他们的根据地。……必要时,他们会干掉抗日统一战线中的战友,而夺取政权。

     毛泽东在侵略者面前向后退却,却在乘中央政府和日军冲突之机为自己渔利。在民族遭受灾难,人民备尝艰辛并作出不可估量的牺牲的时刻,在国家受制于法西斯分子的时刻,采取这种策略,岂只是背信弃义而已。

     什么国际主义的政策,跟毛泽东哪能谈得通,连他自己的人民也只不过是他在权力斗争中的工具罢了!千百万人的流血和痛苦,灾难和忧伤,对他来说,只是一种抽象的概念。
    
     1942年10月22日
     毛泽东利用表面上正确的分析和共产国际的建议,以掩饰其破坏抗日统一战线的活动。他口头上说团结,行动上却拒绝团结,对日本人的军事行动减少了,反对国民党的口号提出来了。
    
     1942年10月25日
     八路军方面没有采取任何积极的军事行动!更有甚者,军事行动都被严厉地禁止了。
     ……
     (毛)是反对抗日统一战线的,是反对调整同重庆政府的关系的。毛泽东的立场削弱了对侵略者的抵抗,分散了力量。
     反对国民党的宣传一直在特区进行着,原因就在于此。
     所有这些情况,使人们对新四军的悲惨结局以及国共之间的一直不和,有了新的看法。
     ……
     延安用种种借口来拒绝国民党的建议。蒋介石7月14日所提出的与毛泽东会晤的建议,实际上已被拒绝。
     在军事问题上,毛泽东及其随从主张“保存实力”的战术,这意味着削减战斗行动。
    
     1942年10月30日
     每个人都在死记硬背党的文件,一个劲儿地进行自我批评,而这种自我批评真是既可笑又可悲。
    
     1942年11月11日
     整风的目的说的是反对“主观主义”、“教条主义”和“党八股”,实际上,毛泽东派利用整风来压制中共领导内一切不同意他们政策的那些人。
    
     1942年11月29日
     我无意中在李克农处看到了一份《秘密会社工作须知》,……秘密会社网,一直伸展到国外,华侨也有入会的。
     康生利用这些组织搞恐怖活动、搞分裂和间谍活动。秘密会社有严格的纪律,违者几乎都被处死。
     ……
     他(李克农)在延安过着不露面的生活,往往在夜间召开秘密会议,进行审讯。
     ……
     康生在其部属的帮助下,监视党和军队所有重要的领导人,而且充分利用服务人员当他的密探。

   ————————————————————————————

   《延安日记》下载地址
   
   《延安日记》我在北京1979年就读过台湾版。现在网上见到,旧雨新知。该书现有不少网址,但多数已被封杀,这里介绍一个尚未封杀的《延安日记》下载地址:http://www.njka.com/star/Uploadsoft/yananriji.rar
   本地下载
   

   下载该书(文件为pdf格式,大约20M, 推荐右击“目标另存为”)
   
   pdf文件可用Adobe Reader打开。
回复

使用道具

匿名  发表于 2011-4-7 10:09:23
哈哈,看来弗拉基米洛夫掌握了许多中共的秘密呀。
回复

使用道具

匿名  发表于 2011-4-7 12:35:30
提供一个反方参考,有兴趣的可以按照反方所提供的线索查阅资料以辩真伪:

ZT: 环球网论坛 :

所谓的弗拉基米洛夫《延安日记》系伪造

延安日记, 弗拉基米洛夫, 伪造
弗拉基米洛夫(中国名字曰孙平)的《延安日记》是上个世纪苏联的观察员的一本类似回忆录的作品,在它出版后一度成为人们研究延安时期中共内幕活动的一项文献参考资料,特别是近年来这本书更加受到党史研究者的关注,互联网上的一些人很以拥有此书或者通读此书为荣,四处宣讲、言必称之。然而,令他们失望的是,这本喧嚣一时的《日记》系出伪造,伪造者就是弗拉基米洛夫的儿子和苏共中央国际部。实际上从《日记》出版那天起,中共正牌党史研究者就没有断了对它的质疑,很多党史专家和研究论者纷纷撰文指责这本日记的荒诞和无知,任弼时的秘书师哲曾经指出“孙平,一个老党员,怎么能写出这样的东西?!这样的东西只有伪君子、两面派、没有良心的人才写得出。”(师哲著《在历史巨人身边》)《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9月,第22卷第3期高向远著文《弗拉基米洛夫和“延安日记”》认为“此书既然不是弗拉基米洛夫当年的著述,它的严肃性和真实性就值得怀疑。”但是,类似这样的指责因为只是立足中共自己的立场,越到近期越是容易引起一部分人心中的逆反心理的泡沫,在当今这个“言必称希腊”的时代中,似乎美国人、日本人甚至香港人、台湾人说的都要比我们中国人自己说的动听,那么,好吧,就让我们看看原伪造者是怎么陈述这么一本《日记》的出台真相的吧。
  
事实上,早在弗拉基米洛夫日记出台后的几年中,国际上就已经有一些比较了解中共历史的外国人士表达了对这本日记的异议,美国人约翰·谢伟思就曾经在同贝尔纳德·格维茨曼的谈话中指出这本日记是“主要是为反华而伪造的”,这番谈话载于《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1976年2月13日。此外,《东欧》杂志1991年第一期发表的Peter M.Kuhfus的文章《重新看待弗拉基米洛夫的日记》一文也对日记提出了较于当初一边倒的不同看法。然而,在苏联解体之前、在苏联有关档案解密之前,这些个异议还不能受到冷战气氛的敬畏,相反准备群殴中共的国际反华势力对日记的吹捧也达到顶峰。1990年作为弗拉基米洛夫的儿子尤里·弗拉索夫开始道出这本日记的伪造的前后工作中的点滴,他在《论据与事实》杂志1990年第18期撰文《关于父亲的真相》,和在杂志《远东问题》1990年第六期、1991年第一期的文章《关于父亲的故事》中对《延安日记》炮制的全过程做了追忆。适时,苏联的政治空气早就对这些东西开始淡化,而取证类似的史料也不再是什么难上加难的事情。作为弗拉基米洛夫日记的主要编造者的尤里·弗拉索夫,他说,这本日记的另一个编撰者或者说指导者就是苏共中央对外联络部的副部长奥列格·拉赫曼宁(一作苏共中央国际部)。日记的资料来源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1.弗拉基米洛夫用密码发给莫斯科的无线电电报。2.苏联情报部门提供的其他信息资料。3.和弗拉基米洛夫一起住在延安的另外两个人的提供的信息资料。4.弗拉基米洛夫在1948年到1953年和尤里·弗拉索夫的谈话。
从上述四个来源我们可以看到,弗拉基米洛夫本人并没有写日记的习惯,如果说这些个资料都是来自于弗拉基米洛夫一人所为然后再以日记体的形式出版或许可以理解,但是,事实情况并非如此。尤里·弗拉索夫披露的一些史实在俄罗斯联邦总统档案馆的39号全宗、1号目录、31号案卷中的电报来往中得到了足够的证实。(也就是人们一直悬疑的弗拉基米洛夫之死的谜团)而参阅过俄罗斯联邦总统档案馆、俄罗斯联邦对外政策档案馆的德国著名学者、德国联邦东方学与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兼亚洲部主任的迪特·海茵茨希博士也在他的专著《中苏走向联盟的艰难历程》中对于弗拉索夫取证的原始资料给予肯定。尤里·弗拉索夫承认,这本日记形成的过程中受到了拉赫曼宁来自苏共中央的有关指示,加入了相当部分的杜撰和修饰,对于弗拉索夫的坦诚的披露当时苏联党史学界就有积极的回应,著名汉学家康斯坦丁·谢维列夫、杰柳辛等人都曾以访谈或者撰文的方式详细的谈了这样一个过程,其中杰柳辛的《苏联-中华人民共和国:结束过去》发表在《论据与事实》1990年第五期。
上面我提到的关于弗拉基米洛夫日记的资料的四个来源除了尤里·弗拉索夫的提供披露外,德国学者迪特也在他的书中给予交待,(该书32页)这本《中苏走向联盟的艰难历程》是新华出版社2001年12月第一版发行的,此书属于内部发行,在书的扉页上明确写着这样一行小字说明(内部发行,限省部级以上),但是,这本书在我们香港的办事机构的内部图书馆中就可以借阅到,看来并非难事,如果有兴趣对这本日记的伪造与否做进一步了解的朋友可以找来一看,这本书从29页到36页都在集中介绍这本日记的真伪,迪特认为“只有通过其他材料或证据证实后,或者从总的历史关系看是可信的,书中的有关陈述才能被使用。”(该书33页),我们认为迪特的这个观点还是比较有道理的。该书由张文武、李丹琳等同志编译,文字通俗、阅读起来不比其他外著那么生涩。
  
这上面的论述既有国内文献可以佐证,也有国外文献可以佐证,应该比其他走狗之类的队伍所说的更有说服力吧
回复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Atlanta168.com

GMT-5, 2024-11-28 17:06 , Processed in 0.085126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