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城论坛

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03|回复: 0

续6:揭开盲区---真详细,虽也有数据错误,但基本是第一

[复制链接]

497

主题

4764

帖子

501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01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最爱沙发

发表于 2013-2-20 11:06: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16】


  据当年跟随蒋介石一起去往缅甸的华侨机械师李大林回忆,那颗投掷在蒋介石房屋前的重磅炸弹是一颗臭弹,没有爆炸。蒋介石躲过一劫。
  蒋介石的行踪已经暴露了,而从缅甸飞往中国境内的每一架飞机,肯定都会受到日军战斗机的拦截。后来,蒋介石坐着火车回到了国内。
  第一次滇缅战争中,制空权已经完全被日军控制。
  在整个抗战期间,蒋介石只去过两次缅甸,而第二次,就让他差点殒身异域。


  在缅甸,中国军队是与英国军队并肩作战,而同盟国的美国,军事制造能力在全球首屈一指,英国的皇家空军都能够在不列颠空战中战胜德国空军。为什么缅甸的制空权还会落在日本人手中?
  这实在太让人不可思议。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一直在欺骗中国,早在1941年5月20日,英国远征军司令波普汉就曾经写信告诉蒋介石说:“敝国已经在美国订制了飞机,决定100架霍克飞机分配给贵国使用。”
  然而,实际上,英国没有提供给中国一架飞机。
  说谎的人是可耻的,说谎的国家更为可耻。


  1942年3月,英军被日军在缅甸打得节节败退,英军缅甸军司令亚历山大为了让蒋介石赶快出兵,答应将把300架飞机投入缅甸战场。
  那个时候,没有制空权的中国军队要进入异域作战,风险实在太大了。
  然后,中国远征军10万将士誓师出征,走出国门,与日军在缅甸殊死搏杀。然而,直到战争结束,空中也没有见到英军一架飞机,只有日军的400架飞机在缅甸上空肆意游弋,狂轰滥炸。
  没有制空权的中国军队,处处被动挨打。远征军正在行军时,日军的侦察机就出现了,不一会儿,日军的轰炸机就像蝗虫一样飞来了,远征军的一举一动都暴露在了日军飞机的视线里。远征军正在与日军激战,日军的飞机就赶来了,对着中国军队的阵地疯狂投弹,疯狂扫射。
  这是一场不对等的战役。
  而且,日军的飞机出现在哪里,地面上的日军步兵就赶往哪里。由于没有制空权,远征军就像被绑在树上挨打一样。
  与中国军队并肩作战的英军呢?
  丘吉尔早就下令放弃缅甸,收缩到印度防守了;英军早就知道这道命令了,知道确保印度才是他们的作战方针。可是英国佬没有告诉中国人,他们像被打疼的野狗一样夹着尾巴逃跑了,而留下中国军队与日军厮杀。
  中国远征军被出卖了。


  其实那个时候,美国向缅甸战场提供了大量的军事物资,包括飞机。
  为了能够保证缅甸战场上的胜利,美国支援了700架轰炸机、1100架战斗机、900辆中型坦克、800辆轻型坦克、2.5万辆卡车和摩托。如果有这些装备,那么缅甸战场的形势一定会大为逆转,中国远征军也一定能够取得胜利。
  可是,就在缅甸战役进行时,北非战役也在打得如火如荼,一方是隆美尔将军指挥的德意联军,一方是英国将领蒙哥马利指挥的英军。为了确保北非战役的胜利,英国人把这些战略物资全部投放在了北非战场,任中国远征军在狂轰滥炸中逃生。
  后来,北非战争中,盟军胜利了,而缅甸战争中,盟军失败了,中国远征军付出了惨重代价。
  英国很不厚道!
2-17】


  那时候的英国,一直以老大帝国自居,他们压根就看不起曾经侵略过并蹂躏过的中国,他们认为中国军队替他们挡炮弹是理所应当的,他们认为中国和他们不能平起平坐。
  这就像那些为富不仁的富翁一样,他们的血管里留着肮脏的没有道德的血液,却自以为很高贵,他们认为人有高低贵贱之分,所以他们看不起穷人,他们对于穷人和他们平起平坐异常恼怒,觉得这是侵犯了自己那点可笑的尊严。
  英国在中国面前一直都是这样。
  按照历史学家杨天石的研究成果,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上,消灭日军133万,占到日军在二战伤亡总数195万的70%,歼灭日军少将以上军官44人。
  杨天石教授的数字,来自于日军的统计。
  中国在二战期间,取得了如此辉煌的成就,赢得了世界上第一军事强国美国的尊重,可是,在中国加入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时候,英国是反对最激烈的一个国家,其次是苏联。
  但是,中国抗战的战绩在那时候是世人皆知的,也是有目共睹的,而且,中国是二战期间与法西斯作战时间最长的国家,不管英国和苏联反对不反对,中国都如愿以偿了。
  能够理解英国这种阔佬的嘴脸,就不难理解当年英国对中国的处处刁难了。


  蒋介石回国后,4月11日,就派人给孙立人送来了手令,任命孙立人担任曼德勒卫戍司令。
  中国将领在国外担任军事行政长官,这是5000年来第一次。


  孙立人上任伊始,就派人在曼德勒到处张贴布告,布告用中。英、缅三种文字写成,与全城百姓共约四事,比“约法三章”还要多一项。这四件事情是:
  放火者杀无赦;杀人越货者杀无赦;充当敌人间谍侦探者杀无赦;造谣惑众扰乱治安者杀无赦。
  乱世用重典,孙立人知道这个道理。


  可是,孙立人的曼德勒卫戍司令只当了一个星期,情况就发生了逆转,孙立人不得不离开曼德勒。
  当时,盟军与日军兵对兵,将对将,针锋相对,剑拔弩张。盟军的左翼是国军第六军,当面之敌是日军18师团;盟军中间是国军第五军,当年之敌是日军55师团;盟军右翼是英军,当面之敌是日军33师团。
  盟军方面尚欠一个军,这就是最后来到缅甸的66军。日军方面也尚欠一个师团,这也是最后来到缅甸的56师团。
  66军在干什么,在做预备队,东西策应,哪里需要,就到哪里走。
  日军56师团在干什么?没有作为预备队,他们长途奔袭,去抄盟军的后路。
  这一招非常毒辣,也非常阴险。


  如果盟军能够奋力反击,即使不能取胜,也可以打一个平手。如果这样,日军的56师团长途奔袭,迂回包抄,就是瞎子点灯白费蜡。
  可是,事情又坏在了英军手上。
  就当第五军和第六军与当面的日军殊死拼杀的时候,英军竟然在没有告诉中国军队的情况下,不战而退,放弃了右翼阵地,向西面印度方向逃跑。
  这一逃跑,盟军的整个防线出现了缺口,日军向决堤的洪水一样,一下子冲垮了盟军的防线。
  战场的形势,马上对中国远征军变得极为不利。
【2-18】


  4月14日,英军第一军第一师放弃了正面的防线,退到了一个叫做仁安羌的地方,中国正面的防线出现了缺口。为了堵住这个缺口,作为预备队的中国远征军66军新38师112团和113团,由副师长齐学启率领,开往前线,负责掩护中国远征军第五军和第六军的侧背,预防日军突袭。
  新38师来到缅甸的,共有三个团,下剩一个114团。114团除留下一个营的兵力守卫腊戍外,另外两个营守卫缅甸的第二大城市曼德勒。
  两个营的兵力要守卫一座大城市,兵力明显不够用。
  当年,新38师的前身缉私总团刚刚成立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四个团,为什么现在仅剩下了三个团?


  缉私总团刚刚在长沙成立的时候,架子是四个团的架子。后来,来到贵州都匀集训,已经发展为六个团。孙立人一直悉心训练着六个团,准备有朝一日,开赴战场,杀敌建功。
  1941年12月,财政部成立缉私署,由熟悉警察业务的戴笠兼职负责。戴笠对孙立人这套不务正业的做法很不满意,颇多微词。然而,孙立人桀骜不驯,性格刚硬,拒不向戴笠妥协。他认为戴笠对军事一窍不通,视察军队居然不骑马,而让人抬着,实在不是军官所为。所以,孙立人在公开场合,多次与戴笠顶撞。
  尽管戴笠当时炙手可热,权倾一时,但是,孙立人丝毫也不买他的帐。
  孙立人想要的,不是穿着警察制服抓走私贩,而是穿着军装上前线。


  1942年初,由于军政部长何应钦的协调,孙立人的愿望终于实现了,缉私总团的第2、3、4团改编为新38师,奔赴缅甸战场,建立了盖世奇功。
  而孙立人没有带走的1、5、6团留在都匀,后来又调往四川,隶属于盐务总局,干起了缉私的活路。他们在缉私的行当里一直干到了抗战胜利后。
  没有带走的第1、5、6团一直由贾幼慧将军率领。贾幼慧将军也一直对没有走上前线而耿耿于怀,孙立人更对被人抢走了一半人马耿耿于怀。直到抗战胜利后的1945年,贾幼慧将军才找到回国后的新一军,担任新一军副军长。
  当初的缉私总团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是新38师,后来又扩编为新一军,再后来在东北战场毁灭。另一部分干起了缉私行当,一直没有走上前线,后来演变成为今天的台湾“内政部警政署保安警察第三总队”,干的还是警察。
  孙立人一生都在念叨着他当年训练出的,没有带上战场的三个缉私团,可惜,那三个缉私团尽管是他一手带大,但和他一点关系也没有。
  偶然的转机,会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偶然的转机,也会改变一支部队的命运。


  孙立人训练出的缉私总团有六个团,是一个军的架子,可是他只能带出三个团,组成一个师,这就是新编38师。
  而现在新编38师的三个团,既要堵击英军留下的缺口,又要防守两座城市,兵力明显不够用。
  然而,将在谋而不在用,兵在精而不在多。善于运筹调遣,能够以一当十;善于墨守成规,只能以十当一。
  孙立人在缅甸的第一仗,就显示了他极高的军事才华。


  英军退到了仁安羌,日军追到了仁安羌。
  追击英军的,是日军33师团,师团长名叫樱井生三,这是一个中国人非常熟悉的名字。
  樱井省三在中国“出名”,是因为上高会战。
  当年参加上高会战的中方总指挥罗卓英此时就在缅甸,当年参加上高会战的日军33师团师团长樱井省三也在缅甸。真是冤家路窄,没想到在异国的土地上,这对冤家又碰在了一起。
  1941年3月,日军33师团、34师团、独立混成第20旅团共65000人,向中国19集团军驻地江西上高发动进攻,妄图一举摧毁19集团军。19集团军组织了九个师的兵力反击,于是,双方就围绕着江西上高展开了一场大会战。
  日军对这场会战进行了精心准备和欺骗宣传,号称要将兵力运往江西以北,与国军在湖北决战,而实际上却向南昌偷偷运兵。国军的情报人员夜晚将耳朵贴在铁轨上,听到北去的列车声音漂浮,南下的列车声音沉闷,就判断出日军是在向南昌增兵。
  日军部署完毕,就向上高发起进攻。
  第19集团军司令罗卓英制定了“诱敌深入,关门打狗”的战术,初期让中国军队稍作抵抗,然后退往两面高山,等到将日军引诱到上高县附近,然后最精锐的74军从城里杀出,两面高山上的国军也顺势冲杀,就可以将日军包了饺子,聚而歼之。
  就在会战初期,日军一路“势如劈竹”,“所向披靡”,第33师团师团长樱井省三一看进展顺利,就私自退出了战场,向北行走。上高会战开始前,他们已经得到了消息,33师团要调往山西敌后战场,他们来参加上高会战,只是帮场子的。
  33师团向北走出了100多公里后,情况发生了逆转,突然从四面冲出的国军像饿狼一样将34师团和20旅团围住一通撕咬,两支皇军都遍体鳞伤。33师团急忙回身救援,可是天降大雨,而路面又被当地百姓挖断,所有的重武器都无法通过。
  等到樱井省三带着33师团冒着大雨来到上高附近时,34师团和20旅团只剩下一幅骨头架子,而34师团师团长大贺茂也差点成了刀下之鬼。当时,大贺茂带着警卫和野战医院逃窜,被一支国军追上,昏天黑地中,国军只顾奋力砍杀,大贺茂丢下2000名伤兵,独自逃走。
  战后统计,此战第19集团军毙伤日军24000人,俘虏72人。我有一个很开心的想法是,那2000名日军伤兵都被砍死了。
  有人在网上说,中国军队在抗战时期,没有成建制地消灭一个日军师团。这是不正确的。日军的做法是这样的,只要这个师团还没有死光,就会继续向这个师团补充兵力。而补充的这个师团,早就不是当初的那个师团了,尽管师团番号没有变,但是人早就变了。所以,这种情况应该视为消灭了一个师团。
  这样算起来,国军消灭的日军师团就太多了。仅以74军为例,在万家岭大捷中被全歼的106师团,在上高会战中被全歼的34师团,雪峰山战役中被打得奄奄一息的116师团。


  樱井省三的33师团在中国赣西北的上高,与中国军队交手,没有占到丝毫便宜,而在缅甸西北的仁安羌,和中国军队交手,照样被打得满地找牙。

【2-19】


  1942年4月14日,英军第一军军长斯利姆中将在逃走之前,命令英军炸毁了仁安羌油田,一时浓烟滚滚,遮没了半个天空。

  仁安羌油田是缅甸最大的油田,日军的战争机器急需这里出产的石油。英军当面之敌是日军33师团,师团长樱井省三看到烈焰升腾,即使相隔百米,也无法站立,气得捶胸顿足,咆哮不已,急令一个大队的日军,乘着汽车,向西疾驶,占领桥梁,切断英军西逃的退路。其余的日军,赶快去救火。

  英军要逃走,只能向西。东面已经完全被日军占领,北面是莽莽苍苍的缅北野人山,东面是已经被日军占领了的泰国和中国云南地区,所以,西窜是他们唯一的选择。

  15日早晨,日军对英军的包围形成。包围圈里,有英军第一师所辖的两个旅和一个战车营,人数多达7000多人。

  这么多英军被包围,英军第一军军长斯利姆急忙派遣别的英军部队去解围,没想到迅速被日军击退。在武器和人数都占据了优势的英军面前,日军丝毫也不怵,反而以弱胜强,打得英军鬼哭狼嚎。

  7000名英军被围困的消息,震动了英国朝野,丘吉尔要英军东南亚总司令亚历山大赶快想办法营救。

  亚历山大,真的是压力山大,压力像山一样大。

  亚历山大没有办法,只好厚着脸皮来求中国远征军。

  一个人要出人头地,脸皮要足够厚,心肠要足够黑,必须活学活用厚黑学,就像亚历山大这样。背着盟友偷偷撤退,心够黑;遇到困难又来求援,脸够厚。只有将脸厚心黑修炼到一定的程度,就一定能够逢凶化吉,飞黄腾达,战无不胜,龙凤呈祥。


  史迪威和罗卓英经过协商后,决定派遣距离包围圈里的英军最近的新38师营救。史迪威是一个不称职的总统帅,罗卓英是一个心肠软的老实人。

  如果当时赌气见死不救,高兴的是日军,盟军的失败将会来得更快。

  而此时,中国军队还不知道英军准备抛弃他们。

  古人云: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信夫!


  新38师连夜兼程,赶往仁安羌。

  这已经是4月16日了,英军7000人已经被围困两天,饮食短缺,叫苦连天。在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地区,水对于一个人比什么都重要。

  最先赶到仁安羌附近的是113团。他们行走了一整天,在黄昏时分埋锅造饭,突然就遇到了风尘仆仆赶来求援的斯利姆军长。

  英军从司令到军长,此时不是忙着制定营救方案,而是忙着搞外交拉关系。中国人一向奉行“求人不如求己”,而这些英军将领却相信“求人胜过求己”。

  斯利姆军长一见到新38师113团团长刘放吾,就大倒苦水,像个寡妇一样喋喋不休,诉说自己的苦衷,请求中国军队赶紧去解救英军第一师,并愿意提供车辆让中国军队使用。

  刘放吾却断然对斯利姆说:“没有孙师长的命令,本团绝不擅自行动。”

【2-20】
  新38师之所以在缅甸那么艰苦的条件下,还能够打胜仗,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同心协力,同仇敌忾。下级对上级绝对忠诚,上级对下级绝对爱护,所以,这样的一支军队打起仗来,用武侠小说中最爱用的一句话来说,就是“如手使臂,如臂使指。”
  孙立人晚年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一生身经大小300余战,攻必克,守必固,未尝有一次败绩,皆赖三军用命,将士同心。”
  孙立人当然是谦虚,谁都知道孙立人是中国现代史上,和林彪齐名的一代战神。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挽狂澜之既倒,扶大厦之将倾,闲庭信步,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恐怕在中国从明到清,再到民国的700年里,再没有人的指挥艺术能够胜过他们。
  斯利姆无法说动刘放吾,只好住在113团团部里等待孙立人。那时候,无线步话机还没有用在中国师一级军官身上。
  4月17日早晨,斯利姆在等待了一个难捱的夜晚后,终于等到了新38师师长孙立人。就像文革时期的流行歌曲所唱的:“盼星星,盼月亮,盼来了救星共产党。”斯利姆终于盼来了孙立人。
  斯利姆一见到孙立人,就迫不及待地催促孙立人出兵,说包围圈中的英军已经无法撑持下去了。
  孙立人在进入缅甸后,就搜集各方面的情报,了解敌我双方的实力,英军第一师自然也在他的了解之中,他对斯利姆说:“包围圈中的英军有7000余人,大炮一百多门,坦克58辆,而包围圈外的日军有两个联队,双方兵力相当。眼下,日军正在全力扑灭仁安羌油田的大火,不会发动进攻,请转告斯考特将军,我的部队集结完毕后,一定火速前往救援。”
  斯利姆无可奈何,只能继续等待。
  孙立人没有无线步话机,而包围圈中的英军第一师师长斯考特却有,他拿着步话机,不是指挥战斗,而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向军长斯利姆求援。师长字字血,声声泪,让军长刚刚安定下来的心绪,又烦乱起来。
  无线步话机用在这些人手中,都糟蹋了。
  军长斯利姆又开始在孙立人耳边絮絮叨叨,说被困英军已经断绝了两天的水粮,目前情况实在不能再维持下去了。如果还等不到救兵,就要投降日军了。
  孙立人不得不耐着性子,一遍一遍向斯利姆解释,一定要等到新38师集结完毕,等到适当的时机,才能向日军发动袭击。孙立人安慰着英军军长斯利姆,像安慰着一个撒泼发赖的毛孩子。
  斯利姆还是不放心,他追问孙立人,解救英军,能不能给一个确切的时间。
  孙立人说:“贵师既已忍耐两天,请无论如何再坚持一日,明日下午六时前,中国军队一定会将贵师完全解救出围。”
  斯利姆又追问孙立人有无把握。
  孙立人斩钉截铁地说:“中国军队,连我在内,纵使战至最后一个人,也一定要把贵师解救出险。”
  斯利姆感动不已,差点就要下跪了。
  斯利姆离开后,孙立人召集齐学启、刘放吾、陈鸣人商量作战方案。
  商量未定,孙立人又带着他们前往阵地,查看地形地势,确定攻击线路。
  夜晚来临了,新38师的高级指挥官们,还在阵地上。
  夜晚来临了,斯利姆又来了,他比东南亚英军总司令亚历山大还压力山大,今天晚上,他像走失的孩子一样,见不到孙立人爸爸,他就睡不着觉。
  斯利姆来到新38师驻地后,见不到师长团长们,他面如土色,还以为孙立人他们偷偷逃走了。后来,听说孙立人他们在阵地查看地形,就大着胆子跑过去。
  斯利姆一见到孙立人,就感慨地说:“我万万没有想到,你们这些师长团长竟然身先士卒,亲临前线,跑到连长排长的指挥所来了。我非常敬佩你们。”
  相信这是斯利姆军长发自肺腑的一句话,他在大英帝国的军队里成长,而大英帝国的师长团长们只会守着电话机,或者一手叉腰一手指着地图,挺着大肚子发号施令,从来没有见过哪个高级军官像新38师的师长团长这样。
  其实,那个时候中国很多军队的军官都和孙立人他们一样,团长张灵甫率队爬上张古山断敌后路,副军长李弥带着敢死队冲上松山子高地,军长王甲本面对面与日军拼刺刀,司令张自忠一马当先冲过襄河侧击敌人,还有以后成为了新一军军长的孙立人,经常光着膀子带领士兵们一起冲锋……这些凶猛强悍的中国将领,对于西方军人来说,是想也不敢想的。
  说一句老实话,中国军人如果能够拥有美军或英军那么好的武器,日军连侵略中国的想法都不敢有。如果它胆敢侵略,还没有等它上岸,就一掌拍死它丫的,就像拍死一只蚊子一样。

2-21】
  军长斯利姆又来催促孙立人动兵营救,要不然,包围圈中的英军就要投降了。孙立人耐心地向他解释,请他稍安勿躁,更请他转告包围圈中的英军师长斯高特,千万不要投降。
  孙立人对这些动辄就要撂挑子投降的英国人,没有丝毫办法,用中国民间一句话来说,这是“吃屎的缠住了屙屎的。” 
  在西方,认为失去了反抗能力去投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而在东方,即使负伤被俘,也会被认为是耻辱。两年后的余程万将军,带着74军57师8000男儿死守常德,与十倍之敌焦土奋战,坚守16昼夜,后带着仅剩的100余名勇士撤出常德,被后世的脑残们视为逃跑;三个月后,方先觉将军带着第十军17000名将士,死守衡阳,坚持47天,以敌我双方伤亡5:1的比例,创造了抗战时期最悬殊的记录,逼得日本内阁下台,后来,方先觉将军弹尽粮绝,无力再战,为了7000名伤兵,与日军停战,也被后世的脑残们视为投降。
  中国人是世界上最挑剔最圆滑的民族,他总是宽于律己,严于待人,对自己的民族英雄横挑鼻子竖挑眼,躲在阴暗的角落里指手画脚。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即使圣贤也会有过错,可是这些中国人就将一点小小的过错,无限放大,口诛笔伐,打倒在地,再踩上一只脚,让他永世不得翻身。放眼全世界,你也找不到这样一个奇怪的数典忘祖的民族。
  再看看英军第一军和第一师,枪炮齐全,与日军兵力对等,只是因为吃饭饮水不够充足,就要投降,而且丝毫也不感到羞耻。军长斯特姆和师长斯高特,二战结束后,都被英国人当成了民族英雄,因为他们在异域代表英国作战。
  而我们在异域代表中国作战的英雄们,至今还不能得到一个名分,一枚勋章,一份补助。他们中的很多人生活在偏远的山村,忍受着贫穷的折磨,无奈地等待着死亡降临。而十万中国远征军将士遗尸缅甸,60多年过去了,还无人收殓。
  当年在缅甸作战的,有中国人、日本人、美国人、英国人,至今还暴尸野外的,只有中国人。日本人、美国人、英国人,早早就安葬了他们的烈士,并且修建了纪念碑和公墓。纪念碑和公墓前,香火缭绕,来到缅甸的日本人、美国人、英国人,一定会去祭奠他们的祖辈;而来到缅甸的中国人,他们纵情游玩,欢声笑语,他们连这场战争都不知道,连十万中国将士血洒异域,都不知道。
  这场并不遥远的历史,已经被中国人遗忘了。
  中国人生活得很幸福,因为他们的历史中没有灾难。
  中国远征军的孤魂,至今还在异域的土地上游荡,找不到回家的路。
  孙子兵法云: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孙子说,要进攻敌人,必须是在数量占优的情况下,才能够发动攻击。而现在,在仁安羌,在仁安羌外的拼墙河边,兵力占据绝对劣势的孙立人,要向兵力占据绝对优势的日军发动攻击。
  孙立人熟读孙子兵法,但是孙立人又不拘泥于孙子兵法。

【2-22】
  李文才记忆中的那场战斗是这样的。
  孙立人来到113团的当天黄昏,战士们就向拼墙河北岸的日军发动了袭击。北岸的日军并不多,他们的主力驻扎在南岸。
  日军将兵力分成两部分,一南一北,这犯了兵家大忌。兵法中有一条策略叫做“半渡而击”,意思是说,当敌方的兵力有一半渡过河流后,我方立即攻击,必能大获全胜。这样取胜的原因在于,敌方兵力分散,首尾难顾。
  在仁安羌,日军将一部分兵力布置在拼墙河以北,一部分兵力布置在拼墙河之南,恰好就相当于“半渡”。日军为什么要这样做?有两种解释,一是日军根本就不懂兵法,二是日军根本就不会想到中国军队会从北面杀出救援英军。
  那次,战士们的袭击,日军并没有反击,只是用大炮还击。当时,情况不明,武器占优的日军,不会轻易出动。
  113团特务连连长蒋元在未开战前,已经就近侦察,他们躲藏在树丛中,侦察到拼墙河北岸的日军,有一个大队。日军一个大队为1100人。另外,还有大炮12门,坦克10辆。
  当时,围困英军的日军共有多少兵力?据资料记载,有两个步兵联队,分别是33师团213联队和214联队。日军一个联队标准人数是3800人,两个步兵联队就是7600人。除了两个步兵联队外,还有33师团的山炮33联队主力、工兵33联队、速射炮5中队,这样算下来,日军起码在万人以上。
  33师团共有24000人,除过一部分去仁安羌油田扑火外,其余的都在这里。
  而孙立人手下能够使用的兵力,也只有一个113团,人数仅有1000人。
  要用1000人攻打十倍之敌,其难度可想而知。
  孙立人运用了计策。
  他将有限的兵力分成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搜索连和谍报队,提前潜伏在拼墙河北岸的树丛里;第二部分是蒋元的特务连,靠近日军,伺机进攻;第三部分是大部人马,埋伏在道路两边的山顶上,待命出击。
  读过《三国演义》的人,看到孙立人这样布置兵力,就知道战争的进程会是什么走向了。
  孙立人要打的是一场伏击战,和当年诸葛亮所打的第一仗一模一样,这就是火烧博望坡,这就是诱敌深入,集中优势兵力消灭敌人。
  《三国演义》就是智谋大全,熟读《三国演义》的人,就可以做将军了。
  李文才作为第三部分,埋伏在一座草木葱郁的山头上。
  当天下午三时左右,蒋元的特务连向日军发起了进攻。
  刚开始的进攻非常猛烈,打得日军措施不及,等到日军反应过来时,蒋元带着特务连飞快向北撤退。
  现在是白天,日军可以追击了。
  33师团自进入缅甸以来,都是与英军作战,所向披靡,从来没有吃过亏。现在突然遭受到来临不明的一支武装攻打,恼羞成怒,立即集中了500人,向北追来,他们要报复这支敢于在皇军头上拉屎撒尿的武装。
  蒋元带着特务连在前面奔跑,500名日军在后追赶,他们逐渐接近了李文才所在的伏击圈。

【2-23】
  李文才看到黑压压的日军从南面赶来了,他们穿着皮鞋的脚踩踏着热带地区红色的路面,像羊群乱哄哄地踩踏着黄土地一样,树林的上空,尘土飞扬。
  蒋元的特务连像斗牛士,日军就是那头笨重的牛,特务连挥舞着红斗篷,将这头牛激得怒发冲冠,然后,这头牛就眼睛血红地扑向特务连。
  他们怒气冲冲地扑过来,一头扑进了113团的包围圈里。
  113团拔出利剑,一剑封喉。
  这是李文才第一次上战场,他的心砰砰直跳,几乎要从喉咙跳出来。他的手掌颤抖着,像捂住了一只知了。很多年后,李文才还能记起第一次上战场的情景。
  他说,说打仗不害怕,那都是假的。
  日军越来越近了,跑在前面的是一个矮胖的指挥官,他高举着指挥刀,指挥刀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李文才将枪口对准了这名指挥官。
  此时,不知道树林中有多少支枪口对准了这名指挥官,而他却浑然不知。他就这样英勇无畏地蹈入死地。
  战斗一开始,第一波子弹就像雨点一样落在了追赶的日军中,不知道有多少发子弹击中了这名二杆子指挥官,他的身体被打成了蜂窝,还哼一声都没有,就以头抢地尔。
  当113团的第一波子弹打出去的时候,李文才还没有扣动扳机。等到他想起扣动扳机的时候,山顶上的大炮开始了轰鸣,炮弹落在日军中,溅起几米高的红土,让李文才的视线里一片模糊。
  大炮轰鸣了几分钟后,再听不到炮声,硝烟渐渐消散,李文才的视线里渐渐明晰,他看到一个日军的半截腿脚,挂在几十米开外的树枝上,摇摇欲坠。
  山顶上的大炮此时已经转移,不给日军留下反击的机会。拼墙河南岸的日军,有一支炮兵联队,如果进行覆盖发射,113团的大炮则会无一幸免。
  我们在电影上看到的大炮,都是在一个地方不停地发射,实际上不是这样的。我采访过多名抗战时期的炮兵,他们说每次发射了一轮炮弹后,就要赶快转移,因为你一发射,就会暴露炮兵的藏身位置,对方报复的炮弹马上就会打过来。
  这场伏击战,进行得非常顺利,日军在丢下几百具尸体后,狼狈逃回了拼墙河北岸的驻地。
  而那名被打成筛子的日军指挥官,是一名中佐。
  就在日军所有的视线都被吸引在这场战斗中的时候,113团的搜索连和谍报队,头顶芭蕉叶,涉水渡过了拼墙河,秘密潜伏到了拼墙河南岸。
  拼墙河的南岸,先是一片开阔地,然后就是山峰。如果113团强攻,则会暴露在日军的射程里,而且,沿着山坡仰攻,这是兵家大忌。
  搜索连和谍报队到拼墙河南岸干什么?他们要把南岸日军的布防搞清楚,什么地方是指挥部,什么地方是炮兵阵地,然后,给113团的大炮装上瞄准镜。
  他们像一把尖刀,悄悄地抵近了日军的心脏。
  打仗,仅凭耍二杆子是不行的,还得用脑子。
  当天夜晚,113团发动奇袭,歼灭了拼墙河北岸仅剩的日军,控制了北岸。
  现在,中国军队和日军隔河相望。
  要以寡击众,无疑是一件极为危险的事情。怎么才能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孙立人用到了《三国演义》中的另一条计策,这就是空城计。

【2-24】
  当天夜晚,113团发动奇袭,歼灭了拼墙河北岸仅剩的日军,控制了北岸。
  现在,中国军队和日军隔河相望。
  要以寡击众,无疑是一件极为危险的事情。怎么才能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孙立人用到了《三国演义》中的另一条计策,这就是空城计。
  午夜过后,孙立人把仅有的1000人分成了两部分:左翼和右翼,在远离日军观察哨的地方选择偷渡,而大炮和坦克,则藏在拼墙河北岸的树林里。这些重武器的上面都披着一层伪装。
  夜晚的河水非常冰冷,李文才一跳进河水里,就感到像有无数根绣花针在扎着皮肤,他的皮肤立即起了一层鸡皮疙瘩。
  新38师里,每个人都会游泳,在贵州都匀,他们不但训练枪法,而且训练长途奔袭、攀爬、游泳、迂回、手语,和各种枪炮各种车辆的使用方法,当那时候的中国军人按照拼刺刀的技术来训练士兵的时候,新38师是按照美国特种兵的方法来训练士兵。
  正因为这样,新一军能够在缅甸丛林中全歼日军有“丛林战之王”的第18师团,能够击败日本陆军中最凶悍又最狡猾的第二师团,能够击败日军武装到牙齿的第56师团。
  新一军比第18师团更善于丛林战,比第二师团更凶悍更狡猾,比56师团更能熟练使用现代化武器。
  拼墙河并不宽,缅甸河汊纵横,只要不是雨季,除过伊洛瓦底江,其余的河流都宽不过几十米。善于凫水的113团,仅用半个小时就可以游过对岸。然后,像一群野鸟一样,静悄悄地消失在黑暗中。
  对岸,日军的岗哨已经被先期到达的侦察连解决了。手持一把短刀,在夜幕的掩护下,像一只张开翅膀的大鹏一样,瞬间就将对方击毙,然后又倏然远去,无声无息,无影无踪,是侦察连的拿手好戏。
  所以,当113团已经进入了战斗阵地时,日军还在睡梦中。
  现在知道了孙立人的部队为什么这么强吧?因为这是一支特种部队。而每一个特种战士的战斗力,是一名普通士兵的十倍,甚至二十倍。
  1979年的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解放军里有一名普通的战士,叫岩龙。岩龙那年只有19岁,他一个人拿着一杆步枪,深入敌后,拔掉了越军多个机枪点,打死越军20余人,最后全身而退,胜利归队。
  岩龙应该就是一名解放军中的特种战士。越南和法国、和美国打了那么多年的游击战,每一名上了战场的越南人,都是好手,可是,居然有20多人丧命在岩龙的枪口下,可见岩龙有多厉害!
  岩龙对于现在的人来说很陌生,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对越自卫反击战很少有人提起。
  所以,我说一个特种战士的战斗力是一名普通士兵的20倍,应该不过分。
  33师团213联队和214联队遇到这样一支神出鬼没,又深通兵法的特种部队,尽管人数多了十倍,当仍然不是对手。
  日军213联队的联队长名叫荒木正二,当年在中国上高会战中,他是33师团步兵联队的联队长,应该说身经百战,可是,他仍然不是孙立人的对手。
  荒木正二的死亡很有创意。在仁安羌战役结束后的一次战斗中,日军航空兵把荒木正二当成了中国远征军的指挥官,就往下噼里啪啦地丢炸弹,结果把荒木正儿少将炸成了肉酱。
  4月19日,天色还没有亮,113团对强大日军的攻击就开始了。
  这是一场以寡击众、以弱攻强、以客击主、以少攻多的战役。这样违背常识的战役,在历史上是很少有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Atlanta168.com

GMT-5, 2024-11-24 09:36 , Processed in 0.10790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