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城论坛

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39|回复: 0

续24:揭开盲区---真详细,虽也有数据错误,但基本是第一

[复制链接]

497

主题

4764

帖子

501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01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最爱沙发

发表于 2013-3-2 18: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5-32】
  到了夜晚,日军守不住碉堡,又打不过中国军队,就有一些三三两两地逃出了。可是,该逃往哪里呢?往北面,有新22师;往南面,有新38师,两面又是悬崖峭壁。日军只能走一步看一步,能逃到哪里是哪里。运气好的,就被抓了俘虏,以后被中国军队带到了广州,为新一军阵亡烈士修建纪念碑和墓碑;运气不好的,就在荒无人烟中的丛林中迷失方向,活活饿死。这种事情绝对不是骇人听闻,在不久以后的孟拱河谷战役中,日军至少有2000人被中国士兵赶入了西南部的一道死谷,在这荒无人烟的原始丛林中,这2000多名日军全部被饿死。
  据不完全统计,缅甸战争结束后,新一军从缅甸带回了600名战俘,而其中就有两名,是一个名叫唐桂生的战士抓获的。每回战士们在一起说起抓俘虏的事情时,唐桂生就感到浑身不自在,他认为自己运气不好,总是把鬼子没有打死,打伤了,只好抓回来做俘虏。
  这两个俘虏都是在杰布班山抓获的。
  唐桂生是一名中士副班长,有一次,他带着一名战士放哨,突然看到树林里走出了三名探头探脑的日军。三名日军没有发现唐桂生他们,径直朝着中国军队的迫击炮阵地走去。唐桂生判断出日军可能是想破坏迫击炮,就端起冲锋枪,“打打”,打出了一个点射,一名日军倒下去了,另外两名日军滚到了山脚下,爬起来没命地逃走了。
  其实,这三名日军估计是迷路了,傻不唧唧地跑到了中国军队的阵地上。如果要袭击中国军队的迫击炮阵地,依靠他三个日军,远远不够。
  老兵们说:“日军最害怕的是听到中国军队手中冲锋枪的响声,冲锋枪‘打打’一响,就像阎王爷点名一样,鬼子的魂都吓没了。”中国军队手中的冲锋枪和日军手中的三八大盖声音完全不一样。冲锋枪的声音是“打打”,三八大盖的声音是“嘎勾”。从声音中一下子就能够判断出,射击的人是中国军队还是日军。
  唐桂生带着战士追过去,看到那名日军倒在了地上,手摸向了屁股上的手榴弹。唐桂生抓住了他的手,然后一屁股坐在了他的头上。他汗津津的沉重的屁股压得那名日军伤兵喘不过起来,就停止了挣扎。战士们找到绳索,将这名日军伤兵像捆猪一样捆起来,然后把绳子的结头打在脖子上,牵着日军送到了连部。
  两天后,唐桂生又抓到了一名日军俘虏。他认为自己“真晦气”。
  这次,唐桂生带着一名战士在日军的阵地前搜索,看到高处站立着一名日军,他一枪打过去,这名日军就从高处跌落了。唐桂生跑过去,看到这名日军居然还没有死,正准备爬起身。唐桂生端起刺刀对着日军就连刺两刀,日军疼痛难忍,翻着白眼看唐桂生。唐桂生说:“你翻白眼看我干嘛?我叫唐桂生,中士班长,就是我杀了你两刺刀,怎么?不服气?那你就记住我好了,我等着你报仇。要不是我们长官有命令,我再给你一刺刀,送你见阎王。”
  在战场上,要能够抓住一个日军俘虏,那可是相当不容易的。往往一场几万人参与的大战下来,抓到的日军俘虏也只有两位数。可是,唐桂生却不这样认为,他认为自己很倒霉,怎么老是碰上打伤的日军,杀死吧,长官有命令,不让杀俘虏;不杀死吧,总觉得心中憋屈,有气出不来。
  1944年3月29日,中国军队占领了杰布班山山口,打开了通往孟拱河谷的大门,史迪威听到这个消息后异常高兴。而这一天又刚好是史迪威60岁的生日,他认为这是送给自己最好的生日礼物。
【5-33】
  也是在史迪威生日的这一晚,已经打开了孟拱河谷大门的新22师,与新38师113团在杰布班山南面的最后一道关口沙都渣会师。而新38师112团和114团,他们走的更远,已经来到了距离加迈仅有十几公里的地方。
  加迈,在有的资料中翻译为卡盟。
  前面在介绍中国军队反攻缅北的地名时,介绍了孟拱河谷。孟拱河谷从南向北,依次是沙都渣、加迈、西通、孟拱。从孟拱向东北,走出了孟拱河谷,来到了平原上的第一座城市,则是密支那。
  日军的屯粮之地加迈、屯兵之地孟拱、缅北最大城市密支那,三个地方呈三角形。无论攻打哪一个地方,另外两个地方的援兵都能够飞快赶到。因为连接着三个地方的,不但有宽阔的公路,还有铁路。
  孟拱不但是日军吞并之地,还是18师团所在地。田中新一在胡康河谷的时候,把司令部驻扎在孟关;在孟拱河谷的时候,把司令部驻扎在孟拱。孟拱和孟关一样,是缅北丛林中难得的地势较为平坦的一块地方。
  孟拱河谷里,还有一条发源于杰布班山的河流。这条河流,在孟拱以北的上游,叫南高江;在孟拱以下的下游,叫伊洛瓦底江。其实很多河流都不止一个名字,比如,此是滇西远征军正在偷渡的怒江,它在上游的西藏地区叫那曲河,在中游的云南地区叫怒江,在下游的缅甸地区叫萨尔温江。
  伊洛瓦底江,是缅甸最长的河流。
  在孟拱河谷里,中国军队是两个师,新38师和新22师,日军是18师团的三个联队,和从56师团派出的一支联队,目前,56师团正在滇西和中国远征军对峙。战事尚未到最激烈的程度,所以,56师团能够派出一个联队,前来增援同属33军的18师团。令56师团没有料到的是,他们刚刚派出了一个联队,滇西远征军就发动了进攻,56师团捉襟见肘,兵力严重不足,其余两个联队被全歼,而且,联队旗帜也被烧毁。
  日军每个联队的旗帜,都来自于天皇亲授,日军将旗帜看得比性命还重要,只要还有最后一个人,就要将联队旗帜保存下来。因为联队旗帜如果被烧,或者被缴获,这个联队的番号就要从日本军中彻底取消。在中国战场中,八年抗战,日军作战部队多次濒临绝境,在张古山,在上高,在长沙,在雪峰山,日军差一点就烧毁了军旗,而最后终于逃脱。唯有在滇西会战中的松山和腾冲,56师团的两个联队将旗帜烧毁了。
  56师团发扬助人为乐的精神,最后把自己送进了深渊。师团长松山佑三差点被活捉。
  在孟拱河谷,除了以上的兵力外,日军还派来了53师团和24混成旅团。
  53师团和24混成旅团都直属于缅甸方面军。和18师团代号菊。56师团代号龙一样,53师团代号安、24混成旅团代号严。
  53师团是从日军16师团退役的老鬼子组成。16师团是日军甲种师团,曾参加过1904年的日俄战争,后参与了1937年的南京大屠杀。而现在的53师团中,就有很多当年在南京残害中国人的刽子手。
  孟拱河谷战役,直接影响了当时日军在另外两线的作战,因为抽走了56师团一个联队,导致日军在滇西失败;因为抽走了英帕尔战役的日军预备队53师团和24混成旅团,导致日军英帕尔战役失败。
  在孟拱河谷,中国两个师的军队,要与几乎三个完整师团的日军交战。日军一个师团的人数,相当于中国的一个军。也就是说,中国两个师的军队,要进攻日军六个师。
  就在这种敌众我寡,而且敌占据地利优势的情况下,中国驻印军的总指挥史迪威突然离开了缅北,来往于重庆、昆明、新德里之间,他把中国驻印军的指挥权交给了参谋长鲍特纳。
  鲍特纳,就是上次让中国军队在野人山反攻中,付出了惨重代价的那个美国佬。
  这个对军事一窍不通的美国佬,一上台就先颁布了一道用屁股想出来的命令:中国驻印军每个连每天只能使用150发炮弹。
  这样的炮弹配给,少于日军。
  鲍特纳的混账命令,又让中国军队付出了惨重代价。
  史迪威在干什么?他为什么离开了战火正炽的缅北?据《找寻真实的蒋介石——蒋介石日记解读》记载,史迪威此时正和蒋介石吵得不可开交,他想取代蒋介石。史迪威的心思没有在缅北战场上,而在争权夺利上。他直言不讳地写信给罗斯福,“以剧变形势应采剧烈手段”,迫使蒋介石把中国军队的指挥权交给自己。
  史迪威的志向,不在于指挥三万人的中国驻印军,而在于指挥三百万的中国军队。这个美国佬的胃口大得可怕。
  这个美国佬妄图代表中国人民,也不问问中国人民答应不答应。
【6-1】


  此时,在缅北的中国驻印军,在三条线上同时作战。
  第一条,是以新22师为主力,步步推进,自北向南,攻打孟拱河谷的第一道重镇加迈;第二条,是以新38师为主力,奇兵突袭,越过加迈,直接攻击加迈后方的孟拱,孟拱是孟拱河谷最大的城镇,也是日军18师团司令部所在地。之所以说新22师和新38师为这两条线上的主力,是因为除过这两个师,还配属有中国驻印军直属的少量战车部队。
  第三条则是神来之笔,史迪威命令中美两国的特种突击部队,在孟拱河谷尚且处于激战时,直接越过孟拱河谷,偷袭缅北最大的城市密支那。这支特种突击部队,叫中美混合先遣突击队。
  中美混合先遣突击队是由中国军队和美国加拉哈德团组成。加拉哈德团在美国鼎鼎有名,此团还有一个称呼叫“抢劫者支队”,它的正式番号是美国陆军5307团。加拉哈德是远古一名骑士的名字,用一个性格鲜明的骑士的名字和“抢劫者”来命名一个团,可见这个团是桀骜自负的,战斗力应该也不错。
  我在前面介绍过中国驻印军的编制结构,中国驻印军主力是新一军,另外还有一个团的正规美军,和一个团的美军特种部队。一个团的美军特种部队,就是指前面写过多次的麦支队;一个团的正规美军,就是这支加拉哈德团。
  史迪威有私心,在缅甸的崇山峻岭中,中国军队斩荆棘,披肝胆,前赴后继,奋力死战,史迪威不使用这支美军的正规部队,而现在缅北最困难的战争即将结束,史迪威才把这个美军正规团派到了战场上。


  中美混合先遣突击队又兵分两路,第一路由美军肯利生上校率领,兵力有加拉哈德团第一营、中国军队第30师第88团、中国军队新22师山炮第四连。
  第二路由美军亨特上校上校率领,兵力有加拉哈德团第二营、中国军队第50师150团、美军山炮一个排。
  在缅北作战的中国军队不是只有新22师和新38师吗?怎么又冒出了两个中国师的番号?
  在孟拱河谷战役以前,缅北的中国军队只有两个师,可是,在孟拱河谷战役开始后,缅北的中国军队已经达到了五个师。但是,投放在孟拱河谷的,只有两个师,这就是从雷多一路打到了这里的新22师和新38师,另外三个师的番号是:14师、30师、50师。这三个中国师没有部署在缅北,而是部署在印度。
  印缅边境上,英帕尔战役正在进行,日军攻占了科希马,对英帕尔构成包围,而且,攻击的日军已经能够望见英帕尔城里的寺庙屋顶。英帕尔一旦失守,日军就能够进入印度。而印度的加尔各答,美国援助中国的军事物资堆积如山,中国抗战的输血管,又要被切断了。
  尽管蒋介石和史迪威都极端厌恶英国人,因为英国人在第一次缅甸战役中出卖了中国远征军,但是,美国的援华物资即将落入敌手,蒋介石和史迪威又不能不管。所以,蒋介石从中国战场紧急派遣了三个师:14师、30师、50师,走驼峰航线空运印度,一方面保护中印公路,一方面支援英帕尔战役。


  中国军队一下子向印度增派了三个师的兵力,让蒙巴顿大喜过望。为了投桃报李,蒙巴顿把一支英军也空投到了缅北战场,这就是温盖特将军率领的钦迪特空降纵队。
  钦迪特空降纵队,是英军唯一一支敢于从印度向缅甸发起反攻的军队。
【6-2】


  引用古典书籍中的一句话: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先来说说孟拱河谷战场,说完了孟拱河谷,再说中美混合先遣突击队奇袭密支那。
  因为史迪威去与蒋介石争权夺利,把中国驻印军交给了门外汉参谋长鲍特纳,鲍特纳水平极差,却又自以为是,结果,让中国军队在孟拱河谷的突袭,变成了持久战。
  日军就欢迎持久战,因为日军可以将缅甸南部和泰国方面的兵力,源源不断地顺着铁路和滇缅公路,运输到缅北的孟拱河谷,日军也有自知之明,他们知道仅仅依靠第18师团,是无法阻挡中国驻印军的进攻。尽管第18师团是日军的三大王牌师团之一。
  早在日军占领缅甸一周年的纪念会上,日本首相东条英机就说:缅甸的国防,日本皇军自能负起全责,唯有目下集中在东印度阿萨密的中国驻印军,是一个极能训练的劲敌,吾人应以重兵示之。
  这是在孟拱河谷战役的一年前,日军就明白了这支中国军队很能打。所以,当18师团抵挡不住中国军队的进攻时,日军竟然先后将6个师团和一个旅团投放在了缅北战场,这些兵力,要占到缅甸日军总兵力的三分之二。而仅仅在孟拱河谷战役,日军就先后投入了18师团、53师团、56师团、第2师团、24混成旅团,而在随后的八莫战役中,日军投入了18师团、49师团、56师团、第2师团。在这两场战役中,新一军都是独立对抗日军四个师团,在孟拱战役还外加一个旅团,而且还都取胜了。
  一个军的编制独立对抗日军四个师团,在那时候的战场上,只有新一军。


  在孟拱河谷,日军希望持久战,但是新一军不能打持久战。
  因为雨季马上就要到来临了。
  孙立人在《统驭学》中讲到了,为将者一定要能够随机应变。他在这一章就说到了当年在孟拱河谷战役的情景。
  当时,中国驻印军从开始大举反攻缅甸,到现在已经八个月了,八个月来一直作战,从未休息。新38师112团和114团集结于孟拱附近,新22师和新38师113团集结于加迈附近。加迈和孟拱都有日军重兵集结。这个时候,在孟拱河谷,日军的兵力战力占据绝对优势。加迈和孟拱,急切间都攻不下来。而雨季却快要到来了。
  陷入胶着的不仅仅是加迈和孟拱,还有密支那。密支那的偷袭也变成了持久战。日军凭借着密支那坚固的城防,让中美军队一筹莫展。
  加迈、孟拱、密支那三个地方呈三角之势。而现在,中国军队兵分三处,三处都攻不下来。而漫天的乌云正从喜马拉雅山脉,以杭州三菱跑车每小时七十码的速度,不分昼夜地赶来。孙立人说:“雨下得多,交通堵塞,补给困难,加之疾病、潮湿、蚊虫、蚂蝗等等,都足以困坏部队。”
  缅甸方面军司令官河边正三的心情很矛盾,他一方面盼望着雨季快快到来,雨季来临了,就能够困死中国驻印军,然后第33军司令官本多政材就能够带着18、53、56、第2师团展开反攻,一举收复缅北;他一方面又盼望着雨季千万不要到来,因为日军第15军司令官牟田口廉也此刻正带着15、31、33师团在印缅边境的英帕尔高原激战,而且占据上风,雨季将会让第15军前功尽弃。
  雨季,利于防守,而不利于进攻。
  河边正三和牟田口廉也都过分相信了日军的实力,他们预计日军第15军只用20天就能够攻占英帕尔高原,然后在雨季来临前进入印度。然而,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英帕尔久攻不下,把一场速决战打成了持久战。
  无论是在缅北战场的孟拱河谷,还是在滇西战场的松山腾冲,或者是在印缅边境的英帕尔高原,战争都处于胶着状态。
  最先打破战场僵局的,是缅北战场。
  而打破缅北战场僵局的,是一封日军的信件。
  这封信件,是日军加迈守军步兵指挥官,也就是第18师团步兵指挥官相田俊二少将写给第18师团补充兵大队指挥官野恒光一大尉的。
  当时,中国军队攻占了一座山头,打死了野恒光一大尉,打扫战场时,从他的身上找到了这封信件。
【6-3】


  这封信件是这样写的:
  “目前进入第一线后方,妨碍第一线补给之敌,仅六七十人,本兵团长指挥贵官,击退此敌,并应先至拉瓦司令部,与本职同往。但贵官前夜十时,自卡盟出发,至翌日夕刻,尚未达到。初意贵官不及候本职已先至第一线,,当即率司令部人员三十名,赶至第一线,然全出意外,贵官等竟尚未到达,现究竟彷徨于何处,部下之疲劳,余自详悉,昼间有敌机飞来,余亦尽知,然就第一线全员之疲劳,且缺乏给养,尚思与敌死斗思之,不必要之休息与昼间躲避空袭等,乃绝对不许可者。故须激励部下,以最大之速度追及,倘判明贵官等不足赖时,本职决心率领本部30名,突入敌阵中。”
  从这封信中可以看出来,相田俊二在责怪野恒光一行动迟缓,他本来与野恒光一约好在司令部见面,可是等不来野恒光一,相田俊二就决定,如果野恒光一还不来,他就要发动自杀式袭击。
  这只是这封信的第一层意思。
  孙立人从这封信中读出了第二层意思:首先,当年之敌,伤亡重大,兵力已全部用于一线。因为,连少将相田俊二都要带着30个日军冲锋了,可见,日军已无兵可用。其次,日军士气低沉,甚为疲惫。因为经过了一天一夜,野恒光一尚未到达指定地点。而加迈距离孟拱,只有40公里;而且,在孟拱以北24公里处,还有一条铁路,这条铁路经孟拱、密支那,南下直达仰光港口。加迈,就是信中所写的卡盟。
  孙立人和将领们商量后,觉得可以用一个团的兵力,直接袭击加迈后方基地西通。从地图上看,加迈与西通应该相距十公里左右。
  可是,史迪威不答应。
  《统驭学》中这样写道:“基于这种判断,觉得可用一团奇兵去袭击他的后方基地西通,这就是乘虚而进,临机应变的道理。起初,史迪威认为这样做很危险,恐怕会白白地送掉一个团。后来见我申说这样做的意义,非常重大,也就同意了。”
  西通是日军的后方基地,粮食弹药堆积如山,按照常理,此处应囤积重兵,如果是曹操,曹操肯定会把精锐集中在屯粮之所,因为曹操善于断人粮道。可是,田中新一,这个日军三大精锐师团其中之一的师团长,他的能力远远不及曹操。他在西通没有驻扎重兵。
  日军是否在西通驻扎重兵,孙立人也不知道,他只是判断的。既然18师团步兵指挥官相田俊二都要带着30名士兵发起进攻,那么加迈一定兵力枯竭,可是,就算加迈兵力不敷,日军依靠坚固工事,中国军队急切间也难以攻下,而雨季可是不等人的。既然相田俊二只带了30个士兵去增援加迈,那么作为距离加迈仅有10公里的西通,肯定已经没有多少日军了。奇袭西通,既可以占据日军重要的粮食弹药基地,而且还能够把孟拱河谷的日军一切为二,让日军首尾不能相顾。
  孙立人就在赌日军在西通没有重兵,他的理由是缴获的那封信件。
  战争,其实就是赌博。当年日本的明白人都知道日本绝对打不过美国,但是山本五十六就是赌美国一开打,就会退缩,不会参战,结果发起了珍珠港偷袭,但是,山本五十六赌输了。


  史迪威终于被说通了,没想到半路上又杀出了鲍特纳。
【6-4】


  史迪威问孙立人,偷袭西通,需要多长时间?
  孙立人回答:需要六天。
  当时,加迈、孟拱、密支那三个地方都处于胶着状态,雨季又在快马加鞭,即将到来,史迪威嫌六天时间太长,问孙立人,三天时间如何?
  孙立人打开地图,指着南高江西岸的崇山峻岭和茂密丛林说,偷袭的军队,上山下山,穿越丛林,偷渡河流,一路上最少要走300里,而且,在敌占区偷袭,还要做到人不知鬼不觉,非六天不可。
  史迪威沉吟不语。
  可是,一旁的参谋长鲍特纳说话了,他说他可以去,只需要三天就能够赶到西通。
  孙立人在回忆到这件事情的时候写道:“因为从我国内地新来了几团人,他(鲍特纳)认为是新生力量,预备从中间挑选一团,再由美方自认为久经森林战训练者百余人引路,所以他敢于自告奋勇地如此说。我说:‘我走东边,你走西边,两相包围,而你又能早到,那不更好?’”
  史迪威通过了孙立人的建议。于是,中国军队兵分两路,一路是新38师112团,也就是方家绩所在的那个团;一路是鲍特纳挑选的一个团。


  方家绩所在的112团是在下午两点出发的,没有山炮,没有马匹,没有战车,所有人都只有随身携带的轻武器。预计六天到达西通,而每个人只带了四天的干粮,因为六天的干粮,没法带动。长途奔袭,随身行装越少越好。而且,这一路上还不能生火做饭,以免炊烟被日军发觉。
  夜色渐浓,四周的鸟鸣渐渐停息,黄昏来临了,而团长陈鸣人带着这一支奇兵才行走了不到10公里。因为劈树开路,路实在太难走了。
  当时,112团有1800人。1800人要行走300里,而且还要穿越高山峡谷,飞瀑激流,而且是在日军的占领区,随时都可能与日军不期而遇。所以,风险是相当大。
  然而,如果此举成功,陷入僵局的孟拱河谷战役,一下子就活泛了。


  112团出发的这一天是1944年5月21日,他们在丛丛的密林中披荆斩棘,伐木开道,所幸没有遇到日军。
  5月22日,突然天降大雨,哗哗的雨声能够掩盖战士们行走的脚步声和砍伐树木的声音,但是也会给他们的行走带来极大的困难。
  《缅甸荡寇志》中写道:“这一团健儿在陈鸣人团长的率领下,冒着大雨,不分昼夜,绕过瓦兰,偷渡唐吉河,横跨丹邦卡到拉芒卡的敌后驮马道,利用各种地形地物,和猿鸣、鸟啼、兽嚎、水流、雨响各种声音的掩护,偷过敌人的重重封锁,有时竟在敌人阵地左右一二百码以外的地方走过,而始终没有被敌人发觉过。”
  这是方家绩第二次在密林中潜行,上一次是在李家寨。半年前,李克己营长带着一个加强连被日军包围在了李家寨,方家绩所在的机枪连奉命增援,他们也是在日军的眼皮底下,趁着夜色,偷偷穿过日军的封锁线,潜入到了李家寨。而日军做梦也想不到,就在夜晚,有一个连的中国军队,扛着机枪,踩着露水滴落在芭蕉叶上的声音,走进了他们围成了铁桶一样的包围圈中。
  方家绩说,在蓝姆伽训练的时候,有过夜袭的课程。为了掩盖行动的脚步声,就要踩着周围能够利用的一切声音,声音起,脚步起;声音停,脚步停。
  新一军的士兵素质确实不一般,每个人都是特种兵。


  四天后,这支奇兵突然出现在了南高江边。而南高江的对岸,就是日军的屯粮之所西通。
  南高江,是缅甸最长河流伊洛瓦底江的上游。
  平时,南高江宽只有五六百米,然而,因为连续四天的暴雨,南高江面已经宽达上千米,河中心水深高达十米。
  112团是奇袭,连山炮都没有携带,更何况船只。砍伐树木做木筏,更不可能,因为对岸就是日军的岗哨,稍有风吹草动,就会被发觉。
  面对着波涛翻卷的茫茫江面,怎么才能渡过去? 
【6-5】


  陈鸣人用电报告诉了孙立人,112团已经到了南高江江边。
  孙立人问:“沿途是否被日军发现?”
  陈鸣人说:“没有。”
  孙立人命令道:“设法于拂晓之前渡过南高江。如果不能渡江,就原路返回,不做无谓牺牲。”
  可是,要渡江,没有渡江工具,怎么办?
  中国驻印军有的是办法。方家绩说,当初在蓝姆伽训练的时候,每个人除了进行精准射击等常规训练外,还针对缅北的地理环境进行丛林战训练,每个人要能够负重爬树,每个人要能够负重游泳。
  负重爬树还好理解,只要四肢力量足够,就能够爬上高高的树梢,可是,负重游泳怎么游?任何一个人,只要负重,就会沉下水中。
  中国驻印军的办法是,利用每个人随身携带的装备,比如背包、胶布、钢盔、水壶、干粮袋等等,凫水过河。在蓝姆伽,每一名中国军人都学会了这种新颖的负重游泳方法。
  所以,上千米的河面,对这些掌握了特种作战本领的中国军人来说,根本就不算一件难事。


  缅北战役的四年前,山西南部的中条山,96军被日军包围。在突围的时候,96军的作战部队冲出去了,而新招的学生兵3000人被日军截断。这3000名学生兵,很多人连枪都没有领到,更没有进行过任何军事训练。日军将手无寸铁的他们逼到了黄河岸边,他们宁死不降,纷纷跳入黄河中。最后,生还的,只有几十个人。
  这些年,人们听说过“八女投江”,听说过“狼牙山五壮士”,但是这件事情一直不为人知。也就是最近这几年,才有些人听到过“八百壮士跳黄河”,800壮士,指的就是这些学生兵。实际上,当年那场战役中,跳入黄河的不是800人,而是3000人;他们也不是成年男儿,都是些刚刚放下书本的娃娃。
  如果这些娃娃能够得到新一军这样的系统训练,该有多好啊。


  112团全部渡过南高江,无一伤亡。团长陈鸣人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孙立人后,孙立人命令陈鸣人,立即攻击西通,截断从加迈到孟拱的公路,将孟拱河谷的日军拦腰斩断。这条道路,是日军穿越孟拱河谷的唯一一条道路。
  孙立人在电文中说:“迟则误事。”
  是的,如果迟缓了,被日军发觉,加强防备,又会将速决战达成了持久战。
  而这,是中国军队最不愿意看到的。


  陈鸣人立即带领112团展开攻击。此时的112团,就像当年偷袭四川盆地的邓艾一样,向前进攻,或许会有一条生路;向后退缩,只有死路一条。
  112团偷偷迂回到西通周围,奇怪的是,日军居然连岗哨也没有设立,因为这里是后方,西通的日军绝对想不到,中国军队会突然出现在他们的面前。向北,有加迈的日军在抵挡着中国军队新22师;向南,有孟拱的日军在抵挡着中国军队新38师。而中间的西通,是最安全的地带。
  112团完成了包围圈后,然后发一声喊,冲进了西通的日军后方基地。此时,厨房里的早餐还没有做好,而慰安妇还没有起床。日本,这是一个管不住自己鸡巴的民族。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只有在日军中才有慰安妇,也叫军妓。别的民族都以士兵嫖娼为耻,在新一军的规章制度中,孙立人明确将“戒赌戒毒戒嫖”写进去,而日军却把军妓当成了军队的一个组成部分。
  西通有日军多少兵力?说出来都会让人震惊,此处仅有日军一个辎重中队、一个不满员的炮兵中队,另外还有两个看场子的监护中队。辎重兵和看护兵能有多大的战斗力?这都是些老弱病残,死老汉病娃;炮兵战斗力也不怎么样,在近距离的白刃战中,炮兵总不能给大炮装上刺刀。所以,112团一个冲锋,就占领了西通。
  112团攻打西通的时候,日军还不知道中国军队是从哪里出来的。他们拉响了防空警报,以为中国军队是空投到西通的。
  如此重要的地方,日军就把这些老弱病残放在这里。可见,当时的日军已经把兵力用到了极致。孙立人算准西通没有多少守军,果然,112天长途奔袭,不费吹灰之力就占领了西通,将日军的交通线截断了,打死日军900名,其余的遁入山林。
  日军这些老弱病残,怎么会是杀红双眼的112团的对手。112团中的绝大多数,都是经过了第一次缅甸战争,一见到日军就恨不得咬他两口的凶悍之辈。
  只带着四天干粮偷袭西通的中国军队新38师112团,胜利了;而只带着20天给养大举进攻英帕尔高原的日军第15军,赌输了。
  112团占领西通,缴获多少战利品?说出来更会让人震惊。此战,缴获15公分重榴弹炮四门,满载械弹的大卡车75辆,骡马500匹,装满粮食和弹药的库房15座,汽车修理厂一座,慰安所一座。至于日军的被服衣服鞋子,那更多得数不清。


  陈鸣人向孙立人报告说攻占了西通后,孙立人立即去见史迪威。史迪威半信半疑,就排除小型飞机进行侦察,结果,侦察飞机回来说,西通正打得激烈异常。日军向西通方向增兵。史迪威兴奋不已,他明白新38师112团已经占领了西通。
  史迪威亲自与陈鸣人通话,询问需要什么帮助,要不要空投粮食弹药。
  陈鸣人豪迈地说:“空投大炮弹药就行了。粮食不要,这里多得是。”
  是的,占领了日军的屯粮之所,粮食大大的有,而且还都是质量上乘的泰国香米,足够中国军队这一团人吃十年。
  于是,史迪威把大炮用飞机赶快空运过去。
  在中国驻印军司令部,孙立人问起了鲍特纳那一团人现在在哪里,这一团人,是距离112团最近的一支部队,他们能够立即增援112团。可是,史迪威很气愤地说:“他们回来了。出去了三天,在森林中不辨方向,无法前进,只能让他们回来。谁知道他们居然用半天时间就回来了。”
  鲍特纳确实是一个喜欢说大话的人。
  指望不上鲍特纳的这一团人,孙立人立即命令,距离西通最近的114团飞速增援112团。


  史迪威派出的小型飞机上看到的日军增援部队,是第二师团第四联队全部,53师团128联队和151联队各一部,18师团114联队一部,共有一万余人,另外还有重炮四门,野炮12门,速射炮16门,战车5门,向西通猛扑过来。
  现在,日军有了五个联队的兵力,还嫌不够,一路上遇到谁就抓谁,补充进来;遇到哪支部队,就抓哪支部队补充进来。现在,整个缅北战场最重要的事情时,夺回西通。没有了西通,这几万日军吃什么,用什么。
  而且,18师团长田中新一也离开了炮火连天的加迈,带着警卫队赶往西通。后院起火了,田中新一需要赶紧把火扑灭。目前,什么事情也没有这件事情重要。
  而中国军队在西通有多少?说是112团,其实只有两个营,第一营和第三营,第二营还在围攻瓦兰。瓦兰,就是相田俊二在信中写到的“瓦兰司令部”,位于加迈。孙立人命令112团第二营,把为困困瓦兰的任务,移交给113团一部,赶快顺着112团开辟的道路,赶往西通。
  在孟拱,新38师攻,日军守;在加迈,新22师攻,日军守;在密支那,中美联合突击队攻,日军守。现在,新38师112团一下子占领了日军的屯粮之所西通,日军无论如何都要攻打下来。现在,整个缅北的主战场,变成了西通。在这里,中国军队守,日军攻。攻守一下子发生了角色变化。日军你不是不进攻吗?摆出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模样,现在,占领了西通,你就不得不进攻。
  在缅北丛林,防守比进攻容易得多。
  因为这一步棋,整个缅北战场的棋,一下子活了。
  西通,就是官渡之战的乌巢,曹操占领了乌巢,掐住了袁绍的命脉;112团占领了西通,掐住了日军的命脉。


  现在,整个孟拱河谷的形势就更为复杂了。
【6-6】


  整个缅北战场的焦点,都集中在了西通,谁占据了西通,谁就占据了战场上的主动权。因为西通集中了多得数不清的粮食和弹药。当然,这些弹药对于中国军队是没用的,因为中国军队是美式武器,但是对于日军可就太重要了。就算中国军队是美式武器,一旦没有了弹药,这些日式武器也照样能用,会开美国道奇卡车的,肯定也会开日本三菱。至于弹药,这里最不缺的就是弹药,112团人手一支三八大盖,不停地打一年,也许才能把这些子弹打光。
  几天前,日军33集团军司令本多政材和18师团师团长田中新一、56师团师团长松山佑三,最盼望的是雨季快点到来,因为雨季可以顶上十万雄兵。但是,现在,他们最害怕的是雨季到来,就像在英帕尔战役中亲自指挥的日军15军司令牟田口廉也最担心雨季来临一样。
  112团夺占西通,这一步棋实在太妙了,妙不可言,妙在毫巅。这就好像两个人在决斗,一个神拳踢腿,哼哈运气,看起来功夫挺深的;一个冷不丁上去,伸手锁住了对方的咽喉,现在看你怎么踢腿,看你怎么运气。


  日军的增援部队行走的是铁路公路,而中国军队行走的是高山峡谷,所以,当日军的增援部队已经赶到西通的时候,中国的增援部队还在遥远的山林中艰难前行。
  上万名日军,对着西通猛攻了六天六夜,112团的1800名战士,死守了六天六夜。
  方家绩说,当时,战士们困到了极点。先是在丛林中不分昼夜行走六天六夜,趁着夜晚渡过南高江,顾不上休息,向西通发起攻击;攻占了西通后,本来可以休整了,没想到日军立即进行反扑,又是六天六夜血战。
  在缅甸,有铁路可以从南部的海边城市仰光,一直通到孟拱河谷的西通以南10公里处。所以,缅甸南部城市仰光,甚至太平洋孟加拉湾的日军海军陆战队,只需要坐上火车,打一个盹,睁开眼睛的时候,就到了孟拱河谷。然后坐上汽车走10公里,就到了西通。
  方家绩说,每个人都疲乏到了极点。每天,只能等把日军打退了以后,派上岗哨,其余的人坐在地上眯瞪一会儿。
  在西通,日军兵力是中国军队兵力的六倍。


  1944年6月1日拂晓,日军第二师团第四联队开始进攻112团一营三连坚守的阵地。
  112团一营三连,这个连队大家应该还能记得。上面写到过,第一次缅甸战役失败后,就是这个连,在连长周友良的率领下,走入野人山,救出了杜聿明和第五军军部,也救出了廖耀湘和新22师。如果没有周友良和这个连,就没有以后的“中国虎”,也就没有以后的杜聿明和廖耀湘。
  现在,这个连的连长还是周友良。
  这个连要抗击日军一个联队,而且是日军以凶悍残忍著称的第四联队。
【6-8】




  第二节:饿死日军2000名


  第四联队,是日军中资格最老的联队之一,隶属于第二师团,也是第二师团战斗力最强的联队。第二师团代号勇,兵员来自于仙台,又名仙台师团,极为悍勇凶蛮。这个师团先后参加过中日甲午战争、苏日旅顺战争、九一八事变、徐州会战、瓜岛战役、缅北战役、滇西战役等等,从履历中看出来,这个师团参加的都是日军侵略史上决定性的战役,尤其是九一八,当时担任第二师团下属第四联队联队长的石原莞尔,带领第四联队发动了九一八事变,让东北军几十万人不战而退。
  人们公认的日军三大主力师团,分别是第二师团、第六师团、第18师团。
  第六师团兵员来自于熊本,所以又名熊本市团,这个师团是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的急先锋,参与过南京大屠杀,参加过武汉会战和长沙会战,后参加瓜岛战役。
  在瓜岛战役中,第二师团和第六师团都被美军的飞机大炮狂轰滥炸,损失惨重,但是,兵员很快就从国内得到补充。
  日军的13师团和28师团,都是从第二师团分出;日军的48师团是从第六师团分出,可见日军甲种师团强大的再生能力。
  日军三大兵团,在缅北滇西战场上就投放了两个,这就是第二师团和第18师团,可见日军对中国远征军的忌惮。
  第二师团、第六师团、第18师团,全部来自于日本东北,日本东北民风剽悍,好勇斗狠,战斗力很强。


  缅北形势危急,第四联队作为第二师团的主力,抢先增援缅北,它从太平洋上的瓜岛来到菲律宾,经过整顿后,又来到缅甸,先隶属于53师团,后改为24混成旅团,然后又隶属于18师团,昼夜兼程赶往西通。
  村上磐是当年第四联队的一名士兵,他在战后写了一本书,叫做《战争与步兵第四联队》,回忆到了这场战争。在赶往孟拱河谷的路上,第四联队看到路边全是败退下来的18师团士兵,一个个面黄肌瘦,衣衫褴褛,形容枯槁,互相搀扶着,嚎哭声和呻吟声四处弥漫,这种情景,只有地狱中才能见到。
  第四联队的联队长叫一割永册,这个名字很怪,一割后就永远册封为太监。一割勇册将第二大队放在中间,第一大队为左翼,炮兵大队为右翼,向中国阵地展开攻击。而中国阵地,就是西通主阵地向南突出的一个山嘴,镇守在这里,就是周友良的112团一营三连。
  三连的阵地经过了巧妙伪装,日军站在高处,也无法知道哪里是堡垒,哪里藏着人。三连将这个突出的阵地经过了精心处理,所有的堡垒都连成一线,地下还有交通壕相连,每一个点上,随时都有大量的兵力赶来增援。在这个突出的阵地上,三连面朝南边构筑了一个半圆形的工事,像一把打开的扇子,阻击日军进攻。
  关于战斗开始的时间,中方记载是6月1日早晨6时,村上磐记载是6月1日下午6时,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关于这场战斗的经过和细节,中日双方的记载都惊人地相似。
  第四联队的攻击阵型形成后,一割勇册命令炮兵开火。炮弹落在了中方阵地上,令所有日军没有想到的是,日军的炮兵阵地立即遭到中国军队强大的炮火还击,第四联队的多门大炮被炸坏,连电话线都被炸断了,日军联队部和各个大队之间失去了联系,只能各自为战。
  村上磐想不明白,中国军队为什么会有这么猛烈的炮火?这需要去问田中新一,谁让他把装满粮食和弹药的15座仓库留给了中国军队。
【6-9】


  日军向前冲,是死亡,前面有中国军队的枪口瞄准他们;向后退,也是死亡,后面有日军指挥官的战刀顶着他们的脊梁骨。
  日军冲锋时,指挥官用战刀顶着日军士兵的脊梁骨,确有其事。不但村上磐这样说,参加过衡阳保卫战的多名老兵都回忆道:我们爬在战壕上,看到日军的指挥刀,就顶在士兵的脊梁骨上,逼迫他们冲锋。
  然而,这种挺着刺刀向前玩命的二球打法,对付中国战场上武器低劣的中国军队,确实很管用,而对于武器占据优势的中国远征军,只能是送死。日军指挥官的脑子实在是锈透了。
  6月1日午夜,战火将天空映红,第四联队的两个中队发起了当天的最后一次冲锋,但仅仅炸毁了守军的四门迫击炮和两挺重机枪,最后还是败下阵来。


  村上磐记述道:6月2日,日军经过短暂的休息后,又开始了进攻,日军两门速射炮对着中国军队坚守的一处阵地猛轰,士兵借助着树木、石头作为掩体,向阵地逼近。可是,中国守军丝毫也不畏惧,他们从战壕里挺出上半身,架着轻机枪,向着日军疯狂扫射。速射炮弹炸飞了机枪手,但是,马上就有新的补充人员,架起轻机枪,继续射击。这些士兵又被炸飞了,但是不断又有新的士兵顶上来,进行阻击。
  坚持到了当天下午,中国守军阵地上的枪声渐渐稀落,日军发起冲锋,占领了阵地,但是日军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村上磐写道:“第六中队的小山尚武小队长,手握军刀战死在距离中国军阵地20-30米远的地方。”阵地上,中国士兵已经死亡殆尽,他们的尸体横七竖八地躺倒在泥泞的地面,战壕里,全是积水,这些中国士兵就站在这些浑浊的雨水中作战。有的尸体全身都是泥水,泥水糊住了鼻孔和嘴巴,他们在濒临死亡的时候,就将这些泥水从鼻孔和嘴巴里吸进呼出。
  按照中方的资料记载,被日军攻占的这个阵地,是三连一排坚守。当天,有600名日军在进攻这个阵地,“一排长周浩和全排战士在击毙320名日军后,全部壮烈牺牲。”“第一排被3000多发炮弹,把阵地完全打垮了,排长周浩和全排弟兄没有一个人后退,全排壮烈牺牲,但敌人却也在周排阵地前留下320具死尸,周排这种至死不退和阵地共存亡的精神,便是敌我死亡人数众寡悬殊的最好说明。”
  3000发炮弹攻打一个排坚守的阵地,平均用90发炮弹攻击一个战士,可见,日军是发疯了,不计成本,不计代价地要占领西通。


  中方的资料是:一排全部牺牲后,二排战士接替了一排的阵地。村上磐的回忆是:日军尽管在局部取得了胜利,但是无法扭转战局。估计二排战士一定是经过了殊死进攻,才将日军赶下了刚刚占领的阵地。
  村上磐的记载中,有一个这样的事例。一股中国军队趁着夜色冲进了日军阵地,使用白刃战击退了日军。估计所写的,应该就是二排吧。想来,二排在6月2日的夜晚,偷袭了日军,将日军赶了下去。


  西通保卫战,中国军队牺牲了脸上周友良和排长周浩等300多人,周友良连长是在6月1日牺牲的。而日军在阵地前丢下了2700具完整的尸体,包括大队长增永少佐,而被炮弹炸飞,无法计数的日军尸体,最少也在3000具。我阵亡人数与日军相比,在1:15以上。
  因为西通久攻不下,日军军心动摇,粮弹无继,只好撤退。到了最后,日军只能以挖野菜和芭蕉根度日,因为饥饿难忍,日军战斗力急剧下降,连枪支都拿不起来了。
这是1943年日军南方军编制表,可以看出,缅甸战场是日本南方军的重点,南
1丛林中小憩的远征军.jpg
1中印公路上的一幕,拖拉机开路.jpg
1在印度,准备运往中国的汽油桶堆积如山.jpg
1日军地图.jpg
1日军尸体.jpg
1活该.jpg
1被远征军击毙在路边的日军.jpg
1被远征军击毙的日军.jpg
1远征军士兵,帅呆了.jpg
1远征军的坦克带铲斗.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Atlanta168.com

GMT-5, 2024-11-24 08:55 , Processed in 0.103445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