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城论坛

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565|回复: 3

女人为什么把自己给丢了?

[复制链接]
匿名  发表于 2010-3-26 05:34:50 |阅读模式
回复

使用道具

匿名  发表于 2010-3-26 08:21:23
看完文章深表无奈。我提倡适者生存公平平等,胆大的女人就去偷人胆小的就去偷菜,守活寡是最不人道的。我常对我家LD说:您跟黑人跑了全怪家具小,您跟华人跑了全怪我对您不好。女人一定要明白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以男人的方式管理男人才是取胜之道。男人不要步范后尘--该放手时就放手。女人不要学向为人---道德论理可不要,遵纪守法最重要。
回复

使用道具

匿名  发表于 2010-3-26 11:21:15
"想想看,几千年长在男人骨子里的一夫多妻,仅仅几十年的一夫一妻制能抚平有些男人心里的创伤?"
这可能是中国男人骨子里根深蒂固的东西。
佩服,欣赏一楼,相信你能做到如你所说。
中国女人的无奈太多太多。
回复

使用道具

匿名  发表于 2010-3-26 19:28:02
 ·艾 约·

  两个女人的遭遇,让我一直在想,为什么总是女性最后成了婚姻危机中的悲剧角色。

  A十二岁时跟父母来了美国,在美国接受的中学和大学教育。大学毕业不久就嫁给了一个留学美国的中国人。九年前,受网路泡沫的影响,A的丈夫把自己经营的高科技公司搬到了中国。说好三年,无论成否,全家人一定在美国或中国团聚。但现在快十年了,A已经有了两个孩子,与丈夫仍然天各一方。丈夫每两、三个月,有时候半年才回家一次。丈夫不回美国有个很堂皇的理由,不想放弃在中国的公司。实际上那个公司经营了十多年还没能上市,不赚也不亏就那么可有可无地维持着。不堂皇的原因呢,就不多说了。

  其实还有个选择,就是A可以带孩子去中国。但夫妻俩都坚持要孩子们在美国受教育,而且A本人不习惯在中国生活和工作。既然两人没法调和,按常理,离婚各自开始新的生活是最好的选择。丈夫坚持不离婚是原因之一,因为这种婚姻对他没有丝毫的影响,但A也不坚决。问为什么呢?她很无奈地说:十几年来把青春、爱情、梦想和希望都搭进去了,不甘心就这么拱手让人。再说,快四十岁了还能嫁给谁呀?其实,早些年A很喜欢跟人说她丈夫的CEO头衔,对独守空房和独自抚养两个孩子充满了辛酸的希望。尽管她的年收入一直比丈夫高,但她很少有抱怨,坚信丈夫有金鸡报晓的那一天。

  实际上,A本人很能干,在一个人照顾两个孩子是事实上的单亲母亲的情况下,她在一家几万人的公司里都做到了中层管理。尽管如此,她仍把自己一生的荣誉和地位赌博似押在丈夫的身上,以至于在丈夫背叛她的时候,都不服输地要继续赌下去。如果她不把自己的一生赌给别人,她也许比丈夫有更出色事业。是什么原因让女人这么轻易地牺牲自己成全男人呢?

  无独有偶,另一个女人B在中国,却跟A殊道同归。也是十年前,丈夫的腰包刚刚鼓起来时,男人的欲望也鼓起来了,于是心里怀里就多了些别的女人。一开始B很坚决地要求离婚,但丈夫信誓旦旦要机会痛改前非,还很真诚地说B是他的最爱,很文学地说外面那些女人不过是开在晚春的残花,一阵风过后就飘零入泥。B显然被“最爱”感动了,毅然决然给丈夫悔过的机会,等着浪子回头。

  很文学的丈夫一如既往的把他的“最爱”冷冻在家里,花大把的金钱和时间去当“春风”扫残花。B居然扛着“最爱”的招牌找“残花”们兴师问罪,结果年仅30岁的B被一个“残花”一声厉骂:黄脸婆,别找我,管好自己的老公!B乖乖地回到了经常见不到丈夫的家里陷在婚姻漩涡里打滚。十年下来她成了名副其实的残花败柳,心如枯枝。要不是有个孩子,可能早就香消玉殒了。

  她浑然不明白,既然是“最”,那一定有多项并存。想想看,几千年长在男人骨子里的一夫多妻,仅仅几十年的一夫一妻制能抚平有些男人心里的创伤?那可仍是男人身上的阑尾,不到痛不欲生是不会割掉的。如果提议恢复旧有制度,恐怕一夫多妻制会被男人全票通过。女人,最后总是成了跟别的女人争夺男人和权益,用毁掉自己或毁掉别的女人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而不是用独立于男人的方式。B自己是大学老师,无论是经济还是社会地位,都可以让她不依赖任何人生存。但她还是选择了用自残的方式无限制地容忍丈夫的任性和美丽的谎言。

  这两个女人的经历,不得不让我假设,如果男女双方的境况颠倒过来,男人会怎样处理这种婚姻关系呢?每个人处理的方式可能不一样,但有一点很明确,男人们绝不会容忍妻子们的公开背叛。大度点的最多原谅一次,而后头也不回地走出婚姻开始下一段生活。

  为什么男女在处理同一问题的方式是如此的不同?人们很自然会想到男女有别。一说起男女有别,又很容易想到生理的差别导致思维情感的差异,即女人是感性的,男人是理性。更进一步的,会追问到男女不平等的社会导致女人依赖男人。

  我个人从来不认为生理的差异是导致男女心智差别的自然因素和决定因素,性别意识和心智的差别更多的是教育结果。男女不平等的确有其历史原因,历史上因为没有经济地位和有限的教育造成女性的从属地位。但是,如今很多受过高等教育以及经济也自立的女性,为什么还是把自己的一生和前途绑架在男人身上,通过嫁什么样的人来证明自己的实力呢?这一切,在我看来只有一个解释,即女性的自我意识的迷失,也即是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问题,很多女性自觉不自觉地把自己定位成男人的附属品及社会的弱者。

  在婚姻出现危机时,身心俱疲俱伤的女人们为什么还不肯放手?为孩子们考虑或仍眷恋着那个婚姻肯定是一个因素,但更多的是不甘心,因为婚姻和家庭是很多女人生活的全部,对此寄托了太多也付出了太多。婚姻关系本应是两厢情愿的契约关系,不是卖身契。但有些女性一结婚就把自己卖给了丈夫卖给了婚姻家庭,全心全意地付出完全没有了自己。当赖以寄托的男人移情别恋导致婚姻破裂时,女人就失去了经营的全部找不到自己。

  一代一代灌输这种附属和自弱的观念的恰恰又是女性自己。有位朋友在纪念他母亲的文章中很深情的写道,他母亲是中国千万个伟大母亲之一,实际上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美德是通过女性而不是男性传承的。他说的没错,但只说对了一个方面,事实上,中国很多不良传统也是通过女性传承的,最典型的是歧视自己性别的男尊女卑,在生活中表现为重男轻女。母亲在中国人的成长和教育中起了至关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她们的这种男强女弱的观念无形中传给了一代又一代。

  有一天,在一家餐馆听到一段很有意思的对话。一对年轻的夫妇大概又怀孕了,问他们的四、五岁的女儿,是想要个弟弟呢还是妹妹。小女孩干脆响亮地说要个妹妹。坐在一旁的爷爷说好好好,有个伴可以玩。奶奶却不干了,说那不行我们得要个弟弟!你爸是单传,没有弟弟的话将来我们家没有人姓张了。儿子哈哈地笑了起来,说妈这我就不明白了,您争着要孙子干什么?有个孙子又不是跟您姓。奶奶干笑着。孩子的妈妈当时没有说什么。

  其实,很多当妈妈的也更愿意生男孩,以生男孩为夫家传宗接代来维持夫妻关系和在夫家的地位。受西式教育比中式教育更深的A,在一个人带孩子就很艰难的情况下,硬撑着再生了个男孩,想以此挽回丈夫的心,结果于事无补。在事业前途、爱情婚姻观的教育上,很多母亲对儿子的要求是出人头地事业有成,把女儿则训练成小鸟依人清纯可爱,这些素质是用来将来找个好夫婿作准备。在教育方式上,对男孩是放养,对女孩是圈养。其结果是,男孩敢冲敢闯敢为天下先,注定是未来世界的领袖,主导社会走向制定世界规则;女孩的认知和兴趣大多局限在圈养的家里,从父母的家走向丈夫的家成了一生的目的,长大后认为被领导被规则被保护是天经地义。性别不平等的社会就是在这种教育观念和方式的影响下定型了下来。很多女性深受性别歧视之苦,但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却不自觉采取了性别歧视的方式。其实造成女性弱势的地位,女人也有推卸不了的责任。

  女人就是这样自贬价值自甘弱者地维护着夫权男权,以致同龄男女成了“男人四十一枝花,女人四十豆腐渣”,殊不知从老到少的女人都在栽培男人这枝花。我在想,如果所有的年轻女性象年轻的男性一样自强自立,青春年少时只是尽情地享受着青春和纯真的爱情,不再为钱财地位等某个物化的目的而去抢比自己年长的女人的男人,等自己到了四十岁时,还会是豆腐渣还会像A一样发愁嫁不出去吗?

  基于这种女性从属的价值观,有些女人比男人更歧视女人。出现第三者,女人想要毁掉的是另一个女人,而不是男人,尽管是自己的丈夫主动出轨的。工作中女上司大多也愿意雇用男人,尽管自己有能力做到主管但不相信别的女人的能力也不给人机会。如果是一个男人娶了一个比自己年轻一倍的女人,男人很骄傲,女人也觉得自然正常。如果反过来,首先站出来怀疑年轻男人有生理或心理问题的绝有可能是女人。更有甚者,年轻女性歧视年长的。有些年轻女性在抢了别人的丈夫时,不屑地骂年长的黄脸婆,她可能没有想到,某一天也许有另一个比她年轻的女人骂她同样的话。还有些人认为年长的女人只配呆在家里看孩子不配有爱情的追求,尽管大多数人有老的那一天可能也有爱情的需要。有些人往往这样,歧视还没有到自己头上时,就享受着歧视别人的权力。

  曾在一个网站看到一个男人的叫屈:都骂我们男人不忠出轨好色嫖娼,如果没有女人的配合,何来我们的这些罪过?虽然这个男人有推卸自身责任之嫌,但也说出了事实的另一面。一个社会现象的产生,确实有双方的责任。所以,在痛斥社会上的性别歧视的同时,我们也反省一下自己有没有歧视自己或同类,有没有足够的独立不把自己的命运交给别人。

  如果女性自身的观念不改变,将难以改变世人的性别歧视。中国的三八妇女节时,朋友送来了据说在中国流传甚广的2010年女性新标准: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杀得了木马,翻得了围墙,开得起好车,买得起好房,斗得过小三,打得过流氓。

  尽管听着更像豪迈的调侃,但总算朝靠自己买车买房的意识走近了一步。别的还好理解,只是不明白,为什么一定要“斗得过小三”?被抢的男人们可要偷着乐了。这个新标准好像排除了小三,尽管她们也是女人。
回复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Atlanta168.com

GMT-5, 2024-6-7 02:36 , Processed in 0.087070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