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城论坛

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576|回复: 0

奥巴马访华幕后的美中信息大战

[复制链接]
匿名  发表于 2009-11-24 22:31:47 |阅读模式
                          记者:东方

奥巴马访华落幕之后,美中两国幕后进行的一场没有硝烟的信息战细节逐渐露出水面。一些海外著名新闻学术研究机构认为,这次围绕奥巴马访华的信息战,美中双方你来我往,都试图得分,然而均未能取胜。只有新媒体技术获得小胜,给中国的信息开放带来了一线希望。

*美方先开第一炮*

香港大学新闻和媒体研究中心发表中国传媒研究项目主任陈婉莹的学术文章说,这场信息战争的第一炮是美方先打响。在奥巴马到来的前夕,美国大使馆邀请了十多个中国著名博客作者座谈,并且对奥巴马访华的有关情况进行了通报。美方这一非同寻常之举动,立即引起中方高度警惕。

*电视转播规模之争*

奥巴马在上海会见青年学生的报道形式和报道规模,是美中双方激烈讨价还价的又一个焦点。对报道细节谈判一直继续到最后一小时。美方希望中国的国家电视台能够在全国进行现场转播,让这个拥有13亿人口同时百分之97的家庭收看电视的国家人民可以直接看到奥巴马的形象,听到他的声音。而中方在这一点上绝不让步,只同意在上海电视台当地转播。不过中方同意让新华网在网络上实况播发奥巴马和中国青年的对话,作为中方退让的底线。

*新媒体大发神威**

美国人并不打算放弃。他们转向互联网这个媒体战争中最新同时也是最有威力的武器。白宫雇用加州ConnectSolutions公司,在自己的网站上实况播出奥巴马上海对话中国青年的高清视频。CoNx团队还为白宫网站设立了一个聊天室链接,征求中国民众向奥巴马提出他们关心的问题。

*愤怒之情溢于言表*

在聊天室里,中国网民对中国政府互联网审查制度的愤怒之情溢于言表。 CoNx报告说:“大约七千多中国网民在美方设立的网站上提出问题,其中百分之七十五以上的问题表示他们最关心的是中国的互联网审查制度。”一些中国网民把中国的互联网防火墙比作“柏林墙”,并提到柏林墙倒塌20周年。这个问题也成为后来在会上正式提出的那个Twitter问题,其震撼波一直从上海传到波及到美国。

*防火墙? 新华网民无人关心*

新华网也不示弱,开始在网上征集中国网民向奥巴马提出的问题。到11月14号截止日期,共征集了3290个问题。不过根据新华社征集的提问,没有一个人提到取消互联网审查制度的要求。

*奥巴马未能进入中国大学校园*

香港大学中国传媒研究项目主任陈婉莹的学术文章说,奥巴马和中国青年对话在激烈的讨价还价中进行。不过,奥巴马与克林顿和前总统布什以前的访问相比,奥巴马和青年学生的对话未能在大学校园举行。前几次美国总统在北大等大学校园的露面,均在大学生中引起了轰动的效应。而这次奥巴马对话上海大学生,却被安排在浦东的一个上海科技馆举行。周围的街道被警方严密封锁,参加对话的大学生分乘大巴抵达会场。上海科技馆本身对游客闭馆两天。

*缺乏火热的激情*

对比奥巴马竞选美国总统时到欧洲的演讲,当时几十万欧洲青年慕名前去,一睹奥巴马的风采。激动人心的场面,丝毫不亚于一场超级摇滚乐巨星的演唱会。相比之下,上海大学生显得比较文雅成熟,缺乏青年人的那种激情。

接下来的进展对美方来说是进一步的失望。新华网开始滚动报道奥巴马市政厅会议之后,美方发现报道只有文字,没有视频流的显示。精明的中国互联网用户开始转向白宫网站,观看高清晰度视频服务。在北京,美国大使馆邀请一些学生和客人观看白宫的视频实况转播。据白宫的博客报道,中国各地成千上万的年轻人和不那么年轻的人在教室,咖啡馆,客厅,以及美国大使馆和领事馆为举办的派对,观看奥巴马对话中国青年的实况。

*美国大使代表中国人民*

与此同时,美中双方的斗争继续会议大厅内举行。当美方发现中国学生们问的问题大多是软性问题之后,奥巴马的团队首先试图打破中方的封锁。在奥巴马的要求下,美国驻华大使洪博培出面,代表中国人民提出了那个关于互联网自由的著名问题。奥巴马抓住机会,发表了一个互联网需要开放的一个小型演讲。奥巴马突破中方防线立即成为西方媒体第二天的头条新闻。这一回合还有助于奥巴马平息在美国国内受到的自由派有关他在中国人权问题上不够强硬的批评。

*白宫:历史性对话*

在和中国青年对话之后,白宫声称这次奥巴马在上海的市政厅会议是和中国人民进行了一次“历史性”的公开对话。不过,香港大学中国传媒研究中心认为,和历届美国总统与中国学生会面相比,奥巴马这次是被控制控制和管理最严的。

不过,香港大学研究文章认为,尽管中国政府控制严密,但是裂缝已经出现。美国已经表明作为一个外国政府,可以挑战中国政府对信息的封锁。美方这次在中国作为信息的发布者,同时这也是白宫首次在中国收集普通公民的民意,并以文字和视频的形式,在整个中国传播信息。

*缺乏安全感*

美国《哥伦比亚新闻评论》发表采访前纽约时报驻上海记者站主任霍华德.法兰西的文章说:“莫大的讽刺是,中国政府事实上在会场塞满了共青团员和青年,他们受到的训练使他们提出一些很平庸的问题以及一些比较明显的政治问题。从一个层面你可以得出结论是美国(民主政治理念)对中国(青年)缺乏影响,很多人也学会得出这个结论。但是也可以从另一视点看,把它视为一个表象,那就是:‘嘿,我们都在谈论中国是下一个崛起的大国,而他们自己似乎没有什么安全感。他们甚至不敢让一些年轻人和美国总统进行问答对话。对我来说,这是一个更有趣的诠释。“

*圆滑世故的精英*

凤凰网11月17日发表张恒的文章,也对上海大学生表示失望。文章说:“在听完那一个小时的问答之后,我也毫不掩饰我对这些精英的失望之情。提出那些温温吞吞的问题的大学生,更像是一个迟暮之人,饱尽社会风霜,看穿红尘坎坷,历尽复杂的人际关系之后,终于对这个社会,对这个国家,对这个世界变得圆滑世故,左右逢源,身体对外界刺激 毫无反应,声音也变得有气无力。”

香港大学的研究报告也认为,在这场围绕奥巴马访华的信息战中,上海数百名学生是最大的输家。他们受到海内外舆论的嘲笑,认为他们信息不畅,英文不好,提出一些迎合奥巴马的问题,不敢发出尖锐的提问。

*希望的曙光*

不过,香港大学的研究报告最后的结论是,在对信息控制严密的中国,终于有了一线希望,无处不在的互联网使得社会变得更加透明,所有的政府都必须更加透明,在这一点上没有回头路。

□ 美国之音

相关链接:

中国大学生提问造假,奥巴马假中求真
http://my.cnd.org/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articleid=24299
回复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Atlanta168.com

GMT-5, 2024-11-23 17:59 , Processed in 0.092563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