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识字量问题
1. 识字量真的相差那么大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注意一下两套教材不同的统计方式。具体以一年级教材为例说明如下:
| 马立平 | 双双 | 课文篇数 | 20(其中4篇课文分上下篇,实际相当于24篇课文) | 22 | 生字表 生字数量 |
302个 |
166个 | 生字表 以外生字 |
无 |
75个 | 总识字量 |
302个 |
241个 |
从以上表格可以看到,两种教材统计生字量的方式是不同的,马立平教材是将课文中所有新出现的字都作为生字列入了“生字表”,同时,马立平教材课后阅读材料中是不出现新字的;而双双中文只是将课文中需要掌握的生字列入了“生字表”,同时在课后阅读材料中也出现了不少新字。
所以,如果仅以“生字表”来判断两种教材识字量的差异是不够准确的。
其次教学时间看,马立平教材每个年级都安排了24堂课用于课文教学,而双双中文则只有22篇课文,一课一篇,也就是22次课。这样的话,识字量的差异又拉开了。比如一年级册最后一课(分上下篇,2次课完成)共有生字22个,如果两套教材同样以22次课的总识字量来看,差距会缩小很多。也就是说,仅就识字量看,一年级起步阶段两者的难易差异并不是太大。
2. 一年学多少才是合适的呢?
根据有关统计数据表明:汉字识字量达到400~500,可以阅读简单的儿歌, 低幼读物等;达到700~1000字识字量,可以阅读童话,少儿读物等;2000字识字量,可以阅读小说,报刊杂志等。
如果我们设定孩子进初中时可以比较顺畅的读一些少儿读物,那就需要1000字,那这1000字是不是就是在4-5年中平均分配呢?当然不是,因为有研究表明,3-8岁是认字的黄金期,也就是说,如果孩子五岁开始学中文,那1-3年级是最好地增加识字量的阶段,那我们当然应该在这个时期把重点放在字词的教学上。从这点看,马立平的教材设计是有其合理性的,1-3年级识字量达到1047个。根据目前所带的班级来看,1-2年级识字量达到683个并不是天方夜谭,也绝非痛苦万分,只要老师引导得当,孩子们完全可以顺利达成目标。
除了抓住黄金期这一原因以外,还有个很重要因素促使我们要抓紧1-3年级的字词教学,那就是常规学业与中文学习的时间安排。孩子在1-3年级时,学校学业相对比较轻松,孩子能有更多的时间花在字词的积累上,等到了高年级甚至进入初中后,学业加重,怎么可能要求他们花更多的时间在中文学习上呢?
再者,试想孩子读了四年中文,都已经面临小学毕业或已经成为中学生了,可汉字识字量才700多,只能读一些低幼读物,孩子此时感受的一定不是成功感,而是挫败感,要保有兴趣也就不可能了。
二、 教材编写形式的差异
从形式上看,马立平中文课本更像教材,而双双中文课本更接近于学材。
马立平版的教材所提供的只是老师教学、学生学习的文本,没有缤纷的画面,也几乎没有课堂活动的设计。所有的课堂教学程序、课堂教学活动都需要执教者设计,这就对执教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也更充分体现中文学校的作用。
双双版的教材实际更像是学材,其中不但有漂亮的配图,同时也具体设定了教学的环节。所以对执教者而言比较容易上手,但同时执教者的作用相对也弱化了,换句话说,可能更适合家长自己来教。
三、 教材选篇的差异
从选篇看,马立平中文更中规中矩,绝大多数都是传统而经典的文本,当然为了结合学生的识字量,适当做了改写。但总体而言,选文的语言是比较规范。在选文时,较好关注了文本阅读难度的递进:从韵文到散文,从幼儿文本(文中有较多同句式反复)到少儿文本(符合常规表达习惯的),从现代文本到古代故事的改写,再到半文半白。这些文本形式能较好的适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容易理解,也容易接受。
相比较而言,双双中文的选文更活泼浅显,同时也更多地添加了现实生活的元素,但与此同时文本的经典性却有所减弱了。另外选文的梯度不是太分明,即使是到了四年级,选文的语言还是比较低幼化,对于学生而言,可能会在心理上产生排斥感,因为我们的学生通常都是平级学或向下学(也就是在中文学校的所属年级比实际年龄低),这个年龄的孩子,自我意识很强,最不喜欢别人把他当娃娃看,所以,如果选文的语言过于低幼化,他们学习的兴趣也会大打折扣的。
四、 练习的设计
马立平中文的练习包括课本上的课后阅读和练习册、CD作业;双双中文的练习包括课本上的课后练习和练习册。
不得不说,马立平版教材的课后阅读是一大亮点。一至四年级教材,除一年级第一、二单元外,每次课都配有2、3篇课外拓展阅读。这些阅读材料有儿歌、有谜语、有笑话,有传统故事、有文化常识,内容很是丰富,最难得的是,材料都是与学生的识字量紧密相连的,在一年级的课后阅读中绝无新字出现,二至四年级的阅读中也只有极少的新字出现,可见编者当时是如何精挑细选的。事实上,一年级一二两个单元课文后也有阅读材料,都是用已学的字组成的短语。这些课后阅读,一方面能帮助孩子们巩固新学的生字,另一方面还能让孩子学习字词的具体运用,而且能让孩子们积累不少中国文化知识,最后还能让孩子体会到学习的成就感:原来自己能读那么多文章了!真可谓是一举多得。
除此以外,练习册、CD作业的设计也是颇具亮点的。个人对这些练习的理解是:不仅是巩固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自己学、独立学的习惯。在作业过程中,家长的角色是督促,因为孩子完全可以自己跟着CD复习所学,而后再完成书面作业。
总的来说,马立平版的练习设计注重的是阅读积累,不但积累新知,而且还不断 “温故知新”。从二年级开始,练习册上便增加了“字词复习”一项,同时在四年级的课后阅读中又增加了一篇“旧文”,这样的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结构,能有拾遗补缺的作用。
相比较而言,双双中文的课后练习更注重“表达”。从一至五年级的课本看,课后练习中“读”与“表达”是相间的。“读”的内容多为儿歌、谜语、古诗,或一篇短文(五年级大概在三四百字),不过相对而言,课外阅读篇目中生字较多;“表达”在一至四年级基本以说为主,到五年级后有一些写的练习,很明显是有意在进行写作的训练。
双双中文的练习册设计的练习形式较为多样,有写、有画、有读、有说。马立平中文的练习册是根据四天来设计的,而双双的则是根据三天来设计的,但总体的量并不少。应该是活泼的形式是双双中文练习册的特点,但相应的会产生一个问题,就是孩子作业时可能需要家长更多从旁协助,如有把故事说给其他人听的练习,这样孩子自己完成作业的可能性就小了。另外,有些练习,如要求孩子根据句子意思画画,可能会使孩子把注意力和时间都花在了画上,而非“中文“上。
五、 一个疑惑
从双双中文学校的网站上了解到,目前新双双是在原有的双双中文课本的基础上重新修订的,目前修订了1-5年级的课本及练习。比照新老双双1-5年级的识字量,发现老版的六年级开始时学生识字量要达到1405个,而新双双五年级结束只有1030个,其中有近400的缺口,如此怎么能衔接以后的课本呢?
星星教育中心: 电话: 678-670-7223/678-516-3026; |
地址:10475 Medlock Bridge Road, Suite 515, Johns Creek, GA 30097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