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刘晓波获奖,西方媒体大多表示庆祝口吻和姿态。美国《华尔街日报》发表两篇评论文章,“中国诺贝尔奖”(A Nobel for China)和“为一个更好中国的诺贝尔愿景”(Nobel Vision for a Better China),表扬刘晓波获奖,并借此痛击中国,重点不是人权违反情况,而是“中国的经济超实力挑战了美国主导地位”。《华尔街邮报》也有借刘晓波获奖批评中国人权的文章。
英国《金融时报》一篇名为“值得庆祝的诺贝尔和平奖“(A Nobel Peace Prize to celebrate)的社论专门挑选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和缅甸政治家昂山素姬(Aung San Suu Kyi)表扬诺贝尔评奖委员会,而达赖喇嘛和刘晓波之辈的名字一个也没出现。美国《今日美国》也是对刘晓波获奖表示欢呼称,诺委会给向中国提出了明确挑战,即呼吁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强国的同时尊重公民政治权利。
俄《真理报》网站10月11日曾刊登Peter Baofu博士题为“诺贝尔和平奖,西方国家的工具”(The Nobel Peace Prize, and an Instrument of Western Power)的文章。文章称,给刘晓波颁奖不会促进世界和平与繁荣。尽管中国有需要更多改进地方,但是,实际上,中国在过去几十年在国内提升了言论自由,而且其让数百万中国人脱离贫困,在金融危机中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