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城论坛

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故云

险!华人网球队获ALTA2012混双A8冠军

[复制链接]
匿名  发表于 2012-3-14 13:13:39
写得真棒,就像在看现场实况解说一样。祝贺龙凤队龙年大吉!
回复

使用道具

12

主题

40

帖子

106

积分

侠客

积分
106

社区居民

 楼主| 发表于 2012-3-15 08:32:33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8楼霜雕红叶于2012-03-13 23:51发表的 :
乔,潇洒,柳,稳健,梅队长这会腰板挺得直直地,自豪呀!

故记者的解说词确实是惟妙惟肖,难怪班长要夸呢!



谢谢红叶,你当年拿梅队长开刷的解说词更有笑果: 霜雕红叶-网球英雄们,得罪了   
那已经不是每周一笑,而是一笑一周了。

你说梅队长这会儿自豪是真,说他腰板挺得直直地是假:这次战役后,他更得弯腰小心伺候着女将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40

帖子

106

积分

侠客

积分
106

社区居民

 楼主| 发表于 2012-3-15 09:03:16 | 显示全部楼层
后记:

赛事结束后的第四天(昨天),一位爱打网球的华人母亲送儿子去Park Brooke社区进行儿童组的网球训练。那个团队的领队正是文中所提的那位俄罗斯女队长Marina。一见面,俄罗斯队长就讲了他们队居然在大胜在望的时候失败,她感到非常沮丧。当时那位华人母亲并不知道他们队的级别,也还没有看到这篇文章。

据俄罗斯队长回忆,当时他们的4线、5线都在第3盘时以2:0和3:0领先,眼看就要胜利了。于是,她就不慌不忙地去了一趟卫生间,准备回来后迎接胜利。等她回来时才发现战局突然逆转,他们这时已经无力回天。这也说明为何当时只听见“龙凤队”的拉拉队的喊声,没听到多少对方的助威:原来是军中无主将。

俄罗斯队长还透露了一些内幕:在整个赛季前后,他们队内就一直有人在怀疑她的决策。有不少人认为他们目前的水准还不够打A-8级别。这次失败后,又有人在埋怨她。为此她感到很委屈。在这一点上,她对“龙凤队”的团结以及在比赛落后时所表现出的那种顽强拼命精神非常佩服,几次说了“They are amazing!”另外,她还说了赛后等她从失败中清醒过来时才意识到应该去对手处表示祝贺,但“龙凤队”已经离开。

这时,这位华人女士才知道原来他们遇到了她熟悉的华人队 -- 因为这位女士本人也是一位网球好手,而且是得过冠军的华人女子网球队的成员之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发表于 2012-3-15 10:30:31

回 12楼(故云) 的帖子

是谁啊
回复

使用道具

匿名  发表于 2012-3-15 11:19:47
好文,顶!!
回复

使用道具

匿名  发表于 2012-3-15 13:44:14

Re:回 12楼(故云) 的帖子

引用第13楼游客于2012-03-15 10:30发表的 回 12楼(故云) 的帖子 :
是谁啊

线人身份不能暴露。
回复

使用道具

匿名  发表于 2012-3-15 14:03:39
精采
回复

使用道具

3

主题

36

帖子

80

积分

会员

积分
80

社区居民

发表于 2012-3-15 22:43:51 | 显示全部楼层
哇,打得惊险,写的精彩,照得经典,胜利来之不易,让人激动振奋,可喜可贺。又看到了那么多熟悉的名字,久违的面孔,让我想起了2007年夺冠的一幕幕。当时没有168,现在咱把当时的报道帖在此处,也是球队这些年进步的见证,以飨各位新老队友。

长取亚城捧金杯
——中国龙网球队ALTA夺冠纪实

二零零七年三月十日,初春的一个星期六,亚特兰大Blackburn网球中心人头攒动,人声鼎沸。亚特兰大网球协会(ALTA)冬季混双的总决赛正在这里白热化地展开。十几个赛场上同时进行着各个级别的对抗。场上双双对对挥汗如雨,场下拉拉队员喊声如雷。在这被西方人主宰的城市冠军(City Champion)的总决赛中,在满处“Great Shot”,“Go, Go, Go”的喊声中,忽然传来“龙队——加油”的齐声呐喊。循声望去,一块“中国龙必胜”的标牌和一支黑头发黄皮肤讲中国话的队伍令人耳目一新。在9号和10号赛场上,一方老美,一方老中,双方正杀得难解难分。

ALTA是亚城最具权威、参众最广(号称有十万之众)的业余网球爱好者的团体双打赛事。参赛队主要以居住社区为单位,也可以以网球俱乐部形式自由组队。龙队(Baseline Dragons)是一群居住在Metro Atlanta东北地区的中国人以W.P Jones Park 为大本营组成的。ALTA联赛每个周末比赛一次,每次5对10人上场。根据报名队员以往的战绩水平,参赛队被分为AA,A,B,C等几个大级别,每个大级别又分9个小级别(Flight),每个小级别一般有8个小组(Division),每个小组有8个球队。正常赛季是小组8个队循环,积分最高的两个队出线进入季后淘汰赛(Play off)。由于如此分组后各队实力接近,水平相当,进入小组前两名绝不是件容易的事。小组出线后的16个队再进行单淘汰,那更是一场比一场难打,不小心输掉一场就会被淘汰。因而要闯过三关保持不败,进入最后决赛去争得该级别的城市冠军是件难而又难的事。

龙队虽说建队已五年,也有几次小组出线的机会,但总是在第二轮的单淘汰中落马。队长梅林把这第二轮称为龙队的滑铁卢。据说混双的瓶颈在女子,往往一对搭档,女子强则胜算较大。今年龙队在原本就比较雄厚的阵容上又添了几位颇具实力的女队员,成为一支阵容整齐的队伍,并由去年的B-4级晋升为B-2级(介于USTA 3.5+ 和4.0- 之间)。从赛季一开始全队就瞄准了冠军的目标,势在必得。

小组赛中他们所向披靡,以绝对优势获小组第一。出线后的第一场对另一小组的第二,龙队轻松过关。可是到了俗称滑铁卢的第二场又遇到了令人担忧的困境。对方是一个知名的强队,在第一轮所在的小组赛中也是优势明显的第一。而且按比赛的程序,这场对抗被安排在位于亚特兰大西北部的对方的主场进行,离龙队的大本营有将近一小时的车程。那个星期天的上午天还下着雨,ALTA规定即使下雨队员也要按时到场,一个小时之内如果雨停了就开始比赛,雨若未停就改期。如果队员因下雨没到场,要按自动弃权处理。如此之条件实在是让对方占尽了天时地利。更为不利的是,龙队的女队员一个感冒未愈,一个腰部受伤,一个网球肘急发,局面很严峻。可是体育比赛的魅力就是如此,一旦你沾上了它,你会情不自禁地去拼去搏,不需要多么高尚的动机,英雄主义便油然而生。带着伤病艰苦奋战,龙队终于以3:1战胜对手,成功地创过了这历史性的一关,从而才有了最终在Blackburn网球中心问鼎冠军的机会。

进入决赛,赢与不赢都已是全队的新纪录,所以大家应该没有什么心理负担。可是很多队员打过这么多年球都没有闯入决赛的机会,谁又不想把冠军拿下,书写更加完美的辉煌?因而排着上阵的十位队员尽管经过一个赛季几乎个个带伤挂彩,却都憋着一股豁出去了的劲头。而那些没上场的队员、家属、以及许多关心龙队的球友和家属也都专程赶来助阵。

决赛毕竟是决赛,极尽了“球逢对手”的感觉。在前期小组赛中还没有怎么被动用,在淘汰赛中一路领衔打第一而又被认为是稳操胜券的女将乔颖与全队最为高大的王志刚,在决赛中却着实让人捏了一把汗。一上场这一对搭档好像还没热身好就让对方6:1轻取一局。第二局开始他们才逐步进入状态,发挥出水平,扳回了至关重要的一局。第三局双方僵持激烈,但对方由于是先赢后输,状态略呈降势,而龙队这一方是反输为赢,越打越好,再加上龙队场边队员和家属的摇旗呐喊,使得胜负的天平略微倾向龙队。在关键时刻王志刚尽显英雄本色,面对飞来的高球凌空出击,一锤定音,以7:5拿下宝贵的第一分,使龙队场边每个人悬着的一颗心落了地。一下场对方输球的女队员抱头痛哭,场上场下那份真情与激动和一场真正的世界级公开赛也不相上下。

第一场未完,相邻的赛场上第二对双打已经开战了,龙队由女将吴冬云和男将黄治平出场。这两位在赛季中几乎是每场都上,而且多数是打前阵的,今天打第二似乎应该是相对容易的。果不其然,他们第一局以6:1轻松地先下一城,与乔颖王志刚的第一局正好相反。可没想到他们的第二局在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到当时乔颖和王志刚胶灼的第三局时,不知不觉地让对方扳回一局,也与乔颖王志刚的第二局正好相反。要是第三局再照这趋势下去,龙队岂不就要丢掉这分?场下拉拉队员们刚刚松下的心又紧了起来,大伙拼命喊叫为场上的队员鼓劲。或许是受场边拉拉队的激励,或许是受邻场上第一双打胜利消息的鼓舞,其实更是靠这两位队员的自身实力,他们打出了水平,最终以6:4有惊无险地拿下了第三局,为龙队再添一分。

第三对中的女队员是今年新入队的许倩,她是本赛季中仅有的几个没挂伤的队员之一,可今天刚上场热身还没开赛就把脚崴了。和她搭档的ALTA赛场老手申兆新只好把自己戴着的护踝借给她。这场比赛同样是紧张激烈,第一局竟然打到6:6,最后靠Tie Break 赢了这局。第二局更是戏剧,双方你拉我扯又一次到了6:6,这次龙队没那么幸运,对方赢了Tie Break。队员们休息片刻,准备第三局的决战。

至此两个队的实力显得不相上下。虽然龙队在大比分上以2:0暂时领先,但是每一场都打满三局,双方输赢的盘数也几乎相同。直到第四对出场,龙队实力整齐的优势才清晰显露。这一对中的女将是林崟,男将是李京。林崟虽有腰伤,但是队里最年轻的资深球员。ATLA规定五对双打基本上要按选手的实力排序出场。李京要论实力打第一也没有什么问题,但本赛季中他一直被排在第三第四,给人一种“杀鸡何用宰牛刀”之感。赛季中他不仅一场未输,连一局也没输过。强强联合让对方的第四号毫无机会。第一局6:3拿下,第二局乘胜追击,以6:0的悬殊比分结束战斗,为龙队摘下了冠军的桂冠,为十几周来的整个战役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未打完的第三对不用打了,尚未出场的第五对也不用出了。排在第五的是新入队的陈苑生和队长梅林,一个因网球肘已经好几周没敢摸拍子了,一个腰伤不轻。今天他们来期望的就是前面四对中拿下三局,第五就不用上场了,所以他们在场边服务和呐喊得最起劲。如果能够喊出一个冠军总比带伤作战代价小得多。当然若是前面2:2使得他们不得不面临决战时,那也就豁出去拼了,那些绷带止疼膏早就准备好了。如今队友们的出色表现使得他们如愿以偿。

城市冠军来之不易,龙队今天赢得精彩,赢得痛快,这是建队多年来的头一次,是很多队员多年ALTA经历中的头一次,对于在亚城以中国人为主组成的球队来说也堪称具有那么点“历史意义”。

中国的国球当属乒乓,其真正的学名则是桌上网球。几十年里一代代的中国人在小小的绿桌台上,把中国人在智能与体能上的机敏灵活演绎得淋漓尽致,令世人瞩目。如今身在美国,网子还在,五尺的绿桌却被大它几十倍的绿地所取代。球沉了,拍子重了,场子大了,室内变成了室外,比赛除了机敏灵活,对身体的力量,速度和耐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最主要的是网球在美国男女老幼中之普及,决不亚于乒乓在中国千家万户之流行,跟那些从小玩大网球的老美来比,我们很多中国人来美之前几乎从没摸过网球拍子。但是身体需要锻炼,打球魅力无边,只好入乡随俗,这些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移民带着对乒乓的功底和悟性,抄起网球拍,上阵网球场。

“以球会友”本身就是打球的又一个魅力所在。很多中国人在参加了老美的社区球队外,还不够过瘾,自己又纷纷组织起来,每周一两次在一起打球,除了切磋球技,当然还有工作生活方方面面的交流。当打球成为一种文化,那些太多太多共同的东西就会带来独特的乐趣与无比的凝聚。龙队不该说是组成的,更贴切地说是在这种文化的凝聚下不知不觉地形成的,当然这也与球队的核心人物特别是队长梅林多年的经营分不开。

打球固然乐趣多多,可是组织球队和比赛却有着很多常人想象不到的比打球操心费力得多的繁琐事。梅林不仅几乎独自一人承担了对内调兵遣将,对外协调赛程,平时安排训练,赛时后勤供应等所有这些琐事,平日里他还经常组织全队各家庭的聚会和郊游。所以这个球队虽说每次上场只有十个人,在册不在册的,上场不上场的却有好几十人。一年又一年,有从单身到结婚的,从没孩子到为人父母的,有受伤挂拍许久又痊愈返回球场的。不管生活怎样变化,这个球队几乎是进来的就不再走了。

龙队夺冠的第二个周末在Medlock Bridge 社区举行了庆功会和队内的小型双打比赛,新老队员和家属上上下下来了近百人。大家自愿地为队长买了一份礼物,最后园子用自编的一首藏头诗概括描绘了全队在本赛季征战的辉煌战绩,同时也表达了大家对梅林队长在幕后辛勤忙碌的感激:

梅园结义双双对,
林茵网地战鼓催,
队兴人旺征B-2,
长取亚城捧金杯。

你拼我搏不知累,
辛劳伤痛亦无悔,
苦去甘来冠军梦,
了却心愿尽陶醉。

大家举杯同贺,祝龙队常盛不衰,在今后的比赛中再创辉煌!
(供稿:园子, 摄影:www.asiphoto.com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40

帖子

106

积分

侠客

积分
106

社区居民

 楼主| 发表于 2012-3-15 23:46:1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17楼(园子) 的帖子

谢谢园子好文!你的这篇大作在下曾在2007年时的亚城中文报上拜读过,印象深刻。

由于你的文章很长,又容易被评论埋没,所以建议你将文章另行单独发表,我再把你的文章链接到这里汇总。这也算是对亚城华人网球队这些年来的成绩有一个较好的交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3

帖子

32

积分

会员

积分
32

社区居民

发表于 2012-3-16 08:50:3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17楼(园子) 的帖子

谢谢园子把史前的文章也贴了上来!我们一定戒骄戒躁,争取更上一层楼,不辜负兄弟姐妹父老乡亲的关心和希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Atlanta168.com

GMT-5, 2025-8-27 13:36 , Processed in 0.09008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