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城论坛

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老钱

老钱ZT:王维洛:为黄万里教授辩

[复制链接]
匿名  发表于 2011-8-26 07:19:33
那个数据是从2003年6月到2010年9月的,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 新闻中心/信息中心就有。王不引用三峡集团公司里的数据却用了新华社的简单报道然后说不知截至哪一年是别有用心的。
引用第9楼老钱于2011-08-26 06:45发表的  :
IP68,谢谢你说了一点道理/数据,不仅仅是骂人了。
我是外行,你,看来是内行。
我希望,心平气和,就事论事。不要有情绪,不要讲套话,不要扣帽子,不要骂人。

你的数据,王文里已提到了。他指出了两点:
.......
回复

使用道具

831

主题

1839

帖子

690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904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最爱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1-8-26 13:43:20 | 显示全部楼层
又来了,“别有用心”。大家都是平等的,谁有权力给谁的“用心”去下判决?有理说理,有事实摆事实。说“别有用心”,是要有警察,监狱在后面撑腰才能说的;要舞着手铐,脚镣,说起来才有威慑力量。否则,就显得说这话的人,自不量力。用这种霸道的语言,就说明你“狼奶”喝得太多了。

黄万里,王维洛引用的平均每年淤沙量,也不是他俩自己的发明,也是被水利局广泛接受的历年测量得出的说文数据。即使与现在的“数据”(我不懂行,只能暂且听着)不符,也不是他俩自己的数据错误。更犯不上去骂他们“榆木”,“撒谎”,“恬不知耻”。

王维洛写道:“最近几年, 从上游进入三峡水库的砾卵石与泥沙量减少,是因为中国政府大量建造水库大坝拦截砾石泥沙的结果。为了让黄万里预测的结果不出现,将淤积问题在时间轴上向后 推移,最终贻害子孙后代。这又怎么能证明黄万里在长江三峡工程的观点是错的?”

你有什么说法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发表于 2011-8-27 04:09:18
你根本不知道黄万里怎么说的,说过什么数字,还“黄万里,王维洛引用的平均每年淤沙量,也不是他俩自己的发明”。
引用第11楼老钱于2011-08-26 13:43发表的  :
又来了,“别有用心”。大家都是平等的,谁有权力给谁的“用心”去下判决?有理说理,有事实摆事实。说“别有用心”,是要有警察,监狱在后面撑腰才能说的;要舞着手铐,脚镣,说起来才有威慑力量。否则,就显得说这话的人,自不量力。用这种霸道的语言,就说明你“狼奶”喝得太多了。

黄万里,王维洛引用的平均每年淤沙量,也不是他俩自己的发明,也是被水利局广泛接受的历年测量得出的说文数据。即使与现在的“数据”(我不懂行,只能暂且听着)不符,也不是他俩自己的数据错误。更犯不上去骂他们“榆木”,“撒谎”,“恬不知耻”。

王维洛写道:“最近几年, 从上游进入三峡水库的砾泥沙量减少,是因为中国政府大量建造水库大坝拦截砾石泥沙的结果。为了让黄万里预测的结果不出现,将淤积问题在时间轴上向后 推移,最终贻害子孙后代。这又怎么能证明黄万里在长江三峡工程的观点是错的?”
.......
回复

使用道具

497

主题

4764

帖子

501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01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最爱沙发

发表于 2011-9-10 18:53:18 | 显示全部楼层
曾写过两次《忆三峡〉。转贴于此吧:

当年有幸游三峡时所作诗三首颂之于思:


                   一                                     二                                三

        平地何处风浪起,      西陵风光天下惊,      悠悠长江万年流,
        三峡巍巍杀气涌。      千里登轮到此行。      遥遥石宝一塔楼⑷。
        张飞鼓擂荆门前,      奇峰异石瀑布细,      巧夺天工据山势,
        刘备椅坐军帐中⑴。    秀舍灵畜渔舟轻。      广招化缘各方陀。
        铁骑怒吼压平川,      唯有龙王伤心泪,      排辈论资人安分,
        雾光飞腾罩险峰。      不见僧徒弄灯影⑵。    傍水依山食不愁。
        莫道峭壁借天威,      遥望众人惊呼处,      船中游客叹古今,
        坚藤利树战大风。      一条白龙在山顶⑶。    寺内僧人尚熬粥?!


注:  ⑴  峡中江北一石壁,远望如一帅像,故喻之。
      ⑵  峡内逢雨倾盆,唐僧师徒之景未见。
      ⑶  峡中江北山顶,一古树躯干弯曲宛延如蛇欲扑状,形态逼真。
      ⑷  石宝寨为峡中一景。传云寨后山上一洞按僧出米,不多不少。有僧贪心将洞
          掘大,不想从此粒米不出。

                              
                                 新忆三峡三首

平地不见风浪,杀气无影无踪.张飞依旧守门,刘备听戏龙宫.
大军销声匿迹,险峰尽失峥嵘.峭壁权作堤坝,坚藤飘满绿红!

西陵风光何在,千里登轮迷途.鱼戏奇峰异石,水淹秀舍灵畜.
龙王应不伤心,扩疆僧徒料妒.众人惊呼另类:白龙栓船之柱!

长江万年仍流,塔楼降作码头.天工变为阶梯,头陀俱背鱼篓.
排辈论资依旧,傍水依山鱼粥.往来游客探问,寺内僧人摇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31

主题

1839

帖子

690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904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最爱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1-9-13 09:10:2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夫的好诗。

你的诗又把我这一转贴顶起来了。也就看到了IP68的跟贴。

引用第12楼游客于2011-08-27 04:09发表的  :
你根本不知道黄万里怎么说的,说过什么数字,还“黄万里,王维洛引用的平均每年淤沙量,也不是他俩自己的发明”。


我再说一遍,“我是外行”,你“看来是内行”。你就不用来教训我了。“内行”教训外行不是本事,是傲慢,狂妄自大,也是一种愚蠢。要说,就有根有据地对照着原文,针锋相对地分析,驳斥,让外行也看得明白。

王维洛写了《三峡排浑蓄清措施失败,水库淤积计算出错(一),(二),(三)》,三篇。起码让我外行看来,有根有据,详细论证。你要说,就应该对等地论证,驳斥。要么就不要说。否则,像你这样言辞简略,出言不逊,又不着边际,与王维洛比,是说不服人的。连我这样的外行,都不再愿意理睬你了。这样,你就是一个愤青而已,只要一听到不顺心的,不同意见,就要骂上一嗓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发表于 2011-9-13 09:46:57
老钱,大坝这个东西技术性很强,因素又很多。这篇文章的论点主要是建立在它给的数据上。而一个普通读者,很难核实文章引用的数据,也很难核实文章的分析方法。

我认为,这个问题上,孰是孰非,我们普通读者很难判断。

想起电影里有句名话:A man has got to know his limitations.
回复

使用道具

匿名  发表于 2011-9-13 09:52:41
IP68就指出此文数据有很多是错误的。但我们普通读者很难判断是IP68正确还是此文正确。
回复

使用道具

匿名  发表于 2011-9-13 11:28:41
对于黄万里和王维洛的观点我倒是不以为然. 三峡排混现象的物理数学模型分析结果的纷争, 即便从学术角度, 也犹如盲人摸象,建模, 数据,边际条件变化预期等错综复杂因素均可影响最终盲人摸到的是象腿还是鼻子. 他们推演结论的正确与否应该是在相关的学术领域通过探讨,交流汇总而向外界的人们展示一个阶段性的人类对"象"的总体印象. 关于"象"是一个柱子还是一根绳子的争论, 应该归属于学术范畴.

三峡是个结, 在气势辉宏的人类奇迹面前, 有人骄傲, 有人忧. 除了水库淤积外, 还有地震, 地质等灭顶性灾害的万一. 从概率角度讲, 万一是可以被忽略的, 但万一一旦成真, 灾难将是100%. 所以三峡对错的争议将永远存在. 但对三峡建设正确与否的评价标准可能已经远远地超出了单一的学术性争议.

赞成这句话:  A man has got to know his limitations.

-- 狍子
回复

使用道具

0

主题

41

帖子

128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128
发表于 2022-5-2 04:12:5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2

帖子

133

积分

侠客

积分
133
发表于 2022-5-31 23:39: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花花 于 2022-7-14 10:06 编辑

謝謝分享















滲水投訴調查聯合辦事處,俗稱滲水辦或漏水辦,是現時本港食物環境衞生署和屋宇署成立的聯辦處。天花 滲水請即向冷氣通查詢保養冷氣機的方法或服務詳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Atlanta168.com

GMT-5, 2024-11-22 09:07 , Processed in 0.10334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