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城论坛

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850|回复: 2

《伤寒论》

[复制链接]

59

主题

289

帖子

56

积分

版主

绝望的消息无奈选择继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6
发表于 2013-3-4 03:03: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伤寒论》,是一部阐述多种外感疾病的专著。全书共12卷,22篇,397法。除去重复之外12个。全书重点论述人体 感受风寒之邪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和进行辩证施治的方法。他把病症分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厥阴、少阴六种,即所谓“六经”。对于六经所系的脏腑经络的病理机转加何进行辩证施治,他作了具体论述。这就是,根据人体抗病力的强弱,病势的进退缓急等方面的因素,将外感疾病演变过程中所表现的各种症 候改进行综合分析,归纳出它的症候特点、病变部位、损及何脏何腑,以及寒热趋向、邪正盛衰等作为诊断治疗的依据。对于病在 表,或正盛邪衰的三阳证(太阳、阳阴、少阳),治疗时应以祛邪为主,对于三阴证(太阴、骄阴、少阴),因为是寒邪入里,正虚阳衰,抗病力弱,所以治疗时就应以扶正为主。在《伤寒论》的各篇中,六经病的不同症候,又贯穿着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即所谓八纲)的基本内容。        
          伤寒杂病论原序   
               
           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卒然遭邪风之气,婴非常之疾,患及祸至,而方震栗,降志屈节,钦望巫祝,告穷归天,束手受败。赍百年之寿命,持至贵之重器,委付凡医,恣其所措,咄嗟呜呼!厥身已毙,神明消灭,变为异物,幽潜重泉,徒为啼泣。痛夫!举世昏迷,莫能觉悟,不惜其命,若是轻生,彼何荣势之云哉!而进不能爱人知人,退不能爱身知己,遇灾值祸,身居厄地,蒙蒙昧昧,蠢若游魂。哀乎!趋世之士,驰竞浮华,不固根本,忘躯徇物,危若冰谷,至于是也。
  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
  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藏;经络府俞,阴阳会通;玄冥幽微,变化难极。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上古有神农、黄帝、岐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师、仲文,中世有长桑、扁鹊,汉有公乘阳庆,及仓公,下此以往,未之闻也。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终始顺旧,省疾问病,务在口给,相对斯须,便处汤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跌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仿佛;明堂阙庭,尽不见察,所谓窥管而已。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
  孔子云生而知之者上,学则亚之。多闻博识,知之次也。余宿尚方术,请事斯语。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4)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5)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6)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瘈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7)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8)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
 (9)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
 (10)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11)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
 (12)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呜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
恶:[wu1]音乌,即怕也,不喜欢也。
脉数急:数[shuo4]音朔,脉数急就是快而急促的脉象。
翕翕:[xi]音吸,指发热时高时低。
----------------------------
桂枝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右五味,?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服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离,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13)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14)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桂枝加葛根汤方:
  葛根四两 麻黄三两,去节 芍药二两 生姜三两,切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桂枝二两法皮右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
 (15)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得与之。
 (16)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17)若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得之则呕,以酒客不喜甘故也。
 (18)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
 (19)凡服桂枝汤吐者,其后必吐脓血也。
---------------------------
啜:[chuo4」饮的意思。
漐漐:[zhi3]音执,形容微汗,皮肤湿润。
几:[shu2]音殊,项背牵强拘急不舒的症状。
内:即纳字,下同。
将息:将养调息,也就是护理调治的意思。
---------------------------
 (20)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挂枝加附子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甘草三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右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加附子,将息如前法。
 (21)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
挂枝去芍药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右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去芍药,将息如前法。
 (22)若微恶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附子炮,去皮,破八片,一枚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去芍药,加附子,将息如前法。
 (23)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
桂枝麻黄各半汤方:
  桂枝一两十六铢,去皮 芍药 生姜切 甘草炙 麻黄各一两,去节 大枣四枚,擘 杏仁二十四枚,汤浸去皮尖及两仁者右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
一升八合,去滓,温服六合。本云桂枝汤三合,麻黄汤三合,并为六合,顿服,将息如上法。
 (24)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他、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
 (25)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似疟,一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
桂枝二麻黄一汤方:
  桂枝一两十七铢去皮 芍药一两六铢 麻黄十六铢,去节 生姜一两六铢,切杏仁十六个,去尖皮 甘草一两二铢,炙 大枣五枚,擘右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服。本云桂枝汤二分、麻黄汤一分,合为二升,分再服。今合为一方,将息如前法。
 (26)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白虎加人参汤方:
  知母六两 石膏一斤,碎,绵裹 甘草二两,炙 粳米六合 人参三两右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27)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
桂枝二越婢一汤方:
  桂枝去皮 芍药 麻黄 甘草各十八铢,炙 大枣四枚,擘 生姜一两二铢,切 石膏二十四铢,碎,绵裹右七味,以水五升,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当裁为越婢汤、桂枝汤合之,饮一升。今合为一方,桂枝汤二分、越婢汤一分。
 (28)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汤主之。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汤方: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切 白朮 茯苓各三两 大枣擘,十二枚右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小便利则愈。本云桂枝汤,今去桂枝,加茯苓白朮。
 (29)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着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
甘草干姜汤方:
  甘草四两,炙 干姜二两右二味,以水三升,煮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芍药甘草汤方:
  白芍药 甘草各四两,炙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调胃承气汤方:
  大黄四两,去皮,清酒洗 甘草二两,炙 芒消半升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芒消,更上火微煮令沸,少少温服之。
四逆汤方:
  甘草二两,炙 干姜一两半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
 (30)问曰:证象阳旦,按法治之而增剧,厥逆、咽中干、两胫拘急而谵语。师曰:言夜半手足当温,两脚当伸。后如师言,何以知此?答曰:寸口脉浮而大;浮为凤,大为虚,风则生微热,虚则两胫挛。病形象桂枝,因加附子参其间,增桂令汗出,附子温经,亡阳故也。厥逆、咽中干、烦躁、阳明内结、谵语烦乱,更饮甘草干姜汤,夜半阳气还,两足当热,胫尚微拘急,重与芍药甘草汤,尔乃胫伸;以承气汤微溏,则止其谵语。故知病可愈。 -------------------------------
厥:手足发冷,也称厥逆。
谵语:[zhan1],即说胡话。
---------------------------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31)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葛根汤方:
  葛根四两 麻黄三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生姜三两,切 甘草二两,炙芍药二两 大枣十二枚,擘右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白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诸汤皆仿此。
 (32)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
 (33)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
葛根加半夏汤方:
  葛根四两 麻黄三两去节 甘草二两,炙 芍药二两 桂枝二两,去皮生姜二两,切半夏半升,洗 枣十二枚,擘右八味,以水一斗,先煮葛根、麻黄,减二升,去白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34)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
葛根黄芩黄连汤方:
  葛根半斤 甘草二两,炙 黄芩三两 黄连三两,右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
 (35)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麻黄汤方:
  麻黄三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一两,炙 杏仁七十个,去皮尖右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
脉浮而紧,浮则为风,紧则为寒,风则伤卫,寒则伤营,营卫俱病,骨节烦痛,可发其汗,宜麻黄汤。
 (36)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汤。
 (37)太阳病,十日以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者,与麻黄汤。
小柴胡汤方:
  柴胡半斤 黄芩三两 人参三两 甘草炙 生姜各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半夏半升,洗右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38)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此为逆也。
大青龙汤方:
  麻黄六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杏仁四十枚,去皮尖 生姜三两,切大枣十枚,擘 石膏如鸡子大,碎右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温粉粉之。一服汗者,停后服;若复服,汗多亡阳,遂(一作逆)虚,恶风、烦躁、不得眠也。
 (39)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
 (40)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小青龙汤方:
  麻黄去节 芍药 细辛 干姜 甘草炙 桂枝各三两,去皮 五味子半升半夏半升,洗右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若渴,去半夏,加栝楼根三两;若微利,去麻黄,加尧花,如一鸡子,熬令赤色;若噎者,去麻黄,加附子一枚,炮;著小便不利、少腹满者,去麻黄,加茯苓四两;若喘,去麻黄,加杏仁半升,去皮尖。
---------------------------
筋惕肉?:惕[ti4]?[shun4]筋惕肉?,脂肌肉跳动。
温粉粉之:即用温粉扑身止汗。
  (41)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
 (42)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
 (43)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芍药三两 大枣十二枚,擘厚朴二两,炙,去皮 杏仁五十枚,去皮尖右七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44)太阳病,外证未解,不可下也,下之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汤。
 (45)太阳病,先发汗不解,而复下之,脉浮者不愈。浮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脉浮,故在外,当须解外则愈,宜桂枝汤。
 (46)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麻黄汤主之。
 (47)太阳病,脉浮紧,发热,身无汗,自衄者愈。
 (48)二阳并病,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续自微汗出,不恶寒。若太阳病证不罢者,不可下,下之为逆,如此
---------------
发烦目瞑:心里发烦,两目昏暗。
并病:一经之证未罢,他经之证又起。
---------------
可小发汗。设面色缘缘正赤者,阳气怫郁在表,当解之熏之;若发汗不彻,不足言,阳气怫郁不得越,当汗不汗,其人躁烦,不知痛处,乍在腹中,乍在四肢,按之不可得,其人短气,但坐以汗出不彻故也,更发汗则愈。何以知汗出不彻?以脉涩故知也。
 (49)脉浮数者,法当汗出而愈。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发汗,当自汗出乃解。所以然者,尺中脉微,此里虚。须表里实,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289

帖子

56

积分

版主

绝望的消息无奈选择继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6
 楼主| 发表于 2013-3-4 03:04:02 | 显示全部楼层
(50)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迟者,不可发汗。何以知然?以荣气不足,血少故也。
 (51)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宜麻黄汤。
 (52)脉浮而数者,可发汗,宜麻黄汤。
 (53)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
 (54)病人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
 (55)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麻黄汤主之。
 (56)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若头痛者必衄。宜桂枝汤。
 (57)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
 (58)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
 (59)大下之后,复发汗,小便不利者,亡津液也。勿治之,得小便利,必自愈。
 (60)下之后,复发汗,必振寒、脉微细。所以然者,以内外俱虚故
--------------------------------------
缘缘:连绵不断。
怫郁:怫音拂。怫郁,系郁结之意。
熏之:以药熏取汗,是古代汗法之一。
--------------------------------------
 (61)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
干姜附子汤方:
  干姜一两 附子一覆盖,生用,去皮,切八片,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
 (62)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
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四两 甘草二两,炙 人参三两 大枣十二枚,擘生姜四两,右六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加芍药生姜人参。
 (63)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方:
  麻黄四两,去节 杏仁五十个,去皮尖 甘草二两,炙 石膏半斤,碎,绵裹右四味,以水七升,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黄耳柸。
 (64)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
桂枝甘草汤方:
  桂枝四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
 (65)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方:
  茯苓半斤 桂枝四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五枚,擘右四味,以甘澜水一斗,先煮茯苓,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作甘澜水法:取水二斗,置大盆内,以杓扬之,水上有珠子五六千颗相逐,取用之。
 (66)发汗后,腹胀满者,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方:
  厚朴半斤,炙,去皮 生姜半斤,切 半夏半升,洗 甘草二两 人参一两,右五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67)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汤主之。
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汤方:
  茯苓四两 桂枝三两,去皮 白朮 甘草各二两,炙,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68)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
芍药甘草附子汤方:
  芍药 甘草各三两,炙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右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三服。
 (69)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燥者,茯苓四逆汤主之。
茯苓四逆汤方:
  茯苓四两 人参一两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甘草二两,炙 干姜一两半,右五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二服。
 (70)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不恶寒,但热者,实也,当和胃气,与调胃承气汤。
 (71)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五苓散方:
  猪苓十八铢,去皮 泽泻一两六铢 白朮十八铢 茯苓十八铢 桂枝半两,去皮,右五味,捣为散,以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如法将息。
 (72)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
 (73)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
茯苓甘草汤方:
  茯苓二两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一两,炙 生姜三两,切右四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74)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75)未持脉时,病人手叉自冒心。师因教试令咳,而不咳者,此必两耳聋无闻也。所以然者,以重发汗,虚故如此。发汗后,饮水多必喘;以水灌之亦喘。
 (76)发汗后,水药不得入口为逆。若更发汗,必吐下不止。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桅子鼓汤主之;若少气者,桅子甘草鼓汤主之;若呕者,桅子生姜鼓汤主之。
桅子鼓汤方:
  桅子十四个,擘 香鼓四合,绵裹,右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桅子,得二升半,内鼓,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为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桅子甘草鼓汤方:
  桅子十四个,擘 甘草二两,炙 香鼓,四合绵裹,右三味,以水四升,先煮桅子、甘草,取二升半,内鼓,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桅子生姜鼓汤方:
  桅子十四个,擘 生姜五两 香鼓四台,绵裹右三味,以水四升,先煮桅子、生姜,取二升半,内鼓,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77)发汗若下之,而烦热胸中窒者,桅子鼓汤主之。
 (78)伤寒五六日,大下之后,身热不去,心中结痛者,未欲解也,桅子鼓汤主之。
 (79)伤寒下后,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桅子厚朴汤主之。
桅子厚朴汤方:
  桅子十四个,擘 厚朴四两,炙,去皮 枳实四枚,水侵,炙令黄右三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80)伤寒,医以丸药大下之,身热不去,微烦者,桅子干姜汤主之。
桅子干姜汤方:
  桅子十四个,擘 干姜二两,右二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81)凡用桅子汤,病人旧微溏者,不可与服之。
 (82)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
真武汤方:
  茯苓 芍药 生姜各三两,切 白朮二两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右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83)咽喉干燥者,不可发汗。
 (84)淋家,不可发汗,发汗必便血。
 (85)疮家虽身疼痛,不可发汗,汗出则痉(痉)。
 (86)衄家,不可发汗,汗出必额上陷、脉急紧、直视不能眴,不得眠。
 (87)亡血家,不可发汗;发汗则寒栗而振。
 (88)汗家重发汗,必恍惚心乱,小便已阴疼,与禹余粮丸。
 (89)病人有寒,复发汗,胃中冷,必吐蛔。
 (90)本发汗,而复下之,此为逆也;若先发汗,治不为逆。本先下之,而反汗之,为逆;若先下之,治不为逆。
 (91)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
 (92)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差,身体疼痛,当救其里,宜四逆汤。
------------------
(音shun4):眼皮肤跳动,肌肉掣动。
------------------
 (93)太阳病,先下而不愈,因复发汗。以此表里俱虚,其人因致冒,冒家汗出自愈。所以然者,汗出表和故也。里未和,然后复下之。
 (94)太阳病未解,脉阴阳俱停,(一作微)必先振栗,汗出而解;但阳脉微者,先汗出而解;但阴脉微(一作尺脉实)者,下之而解。若欲下之,宜调胃承气汤。
 (95)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
 (96)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鞕,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
小柴胡汤方:
  柴胡半斤 黄芩三两 人参三两 半夏半升,洗 甘草炙 生姜各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
右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若胸中烦而不呕者,去半夏人参,加栝楼实一枚;若渴,去半夏,加人参,合前成四两半,栝楼根四两;若腹中痛者,去黄芩,加芍药三两;若胁下痞鞭,去大枣,加牡蛎四两;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黄芩,加茯苓四两;若不渴,外有微热者,去人参,加桂枝三两,温覆微汗愈;若咳者,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半升、干姜二两。
 (97)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正邪分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嘿嘿不欲饮食,藏府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呕也,小柴胡汤主之。服柴胡汤已,渴者,属阳明;以法治之。
 (98)得病六七日,脉迟浮弱、恶风寒、手足温,医二三下之,不能食而胁下满痛,面目及身黄,颈项强,小便难者,与柴胡汤,后必下重。本渴饮水而呕者,柴胡汤不中与也,食谷者哕。
 (99)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小柴胡汤主之。
 (100)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小柴胡汤主之。
小建中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 芍药六两 生姜三两,切胶饴一升右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内饴,更上微火消解。温服一升,日三服。呕家不可用建中汤,以甜故也。
 (101)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凡柴胡汤病证而下之,若柴胡证不罢者,复与柴胡汤,必蒸蒸而振,却复发热,汗出而解。
 (102)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
 (103)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呕不止、心下急(一云呕止小安。),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
大柴胡汤方:
  柴胡半斤 黄芩三两 芍药三两 半夏半升,洗 生姜五两,切 枳实四枚,炙大枣十二枚,擘,右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温服一升,日三服。一方加大黄二两,若不加,恐不为大柴胡汤。
 (104)伤寒十三日不解,胸胁满而呕,日晡所发潮热,已而微利。此本柴胡证,下之以不得利;今反利者,知医以丸药下之,此非其治也,潮热者,实也。先宜服小柴胡汤以解外,后以柴胡加芒消汤主之。
柴胡加芒硝汤方:
  柴胡二两十六铢 黄芩一两 人参一两 甘草一两,炙 生姜一两,切 半夏二十铢(本云,五枚,洗。) 大枣四枚,擘 芒硝二两,右八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更煮微沸,分温
再服;不解更作。
 (105)伤寒十三日,过经谵语者,以有热也,当以汤下之。若小便利者,大便当鞕,而反下利,脉调和者,知医以丸药下之,非其治也。若自下利者,脉当微厥,今反和者,此为内实也,调胃承气汤主之。
 (106)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其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
桃核承气汤方:
  桃仁五十个,去皮尖 大黄四两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芒消二两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内芒消,更上火,微沸下火。先食温服五合,日三服,当微利。
 (107)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方:
  柴胡四两 龙骨 黄芩 生姜切 铅丹 人参 桂枝去皮 茯苓各一两半 半夏二合半,洗 大黄二两 牡蛎一两半,熬 大枣六枚,擘,右十二味,以水八升,煮取四升,内大黄,切如碁子,更煮一两沸,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柴胡汤,今加龙骨等。
 (108)伤寒,腹满、谵语、寸口脉浮而紧,此肝乘脾也,名曰纵,刺期门。
 (109)伤寒发热,啬啬恶寒,大渴欲饮水,其腹必满,自汗出,小便利,其病欲解,此肝乘肺也,名曰横,刺期门。
 (110)太阳病二日,反躁,凡熨其背而大汗出,大热入胃,胃中水竭,躁烦必发谵语;十余日振栗,自下利者,此为欲解也。故其汗从腰以下不得汗,欲小便不得,反呕欲失溲、足下恶风、大便鞕,小便当数,而反不数,及不多;大便已,头卓然而痛,其人足心必热,谷气下流故也。
 (111)太阳病中风,以火劫发汗。邪风被火热,血气流溢,失其常度,两阳相熏灼,其身发黄。阳盛则欲衄,阴虚小便难。阴阳俱虚竭,身体则枯燥,但头汗出,剂颈而还。腹满、微喘、口干、咽烂,或不大便,久则澹语,甚者至哕、手足躁扰、捻衣摸床。小便利者,其人可治。
 (112)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卧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
-------------------
卓然:即突然。
-------------------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牡蛎五两,熬蜀漆三两,洗去腥 龙骨四两,右七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蜀漆,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
 (113)形作伤寒,其脉不弦紧而弱。弱者必渴,被火必谵语。弱者发热、脉浮,解之当汗出愈。
 (114)太阳病,以火熏之,不得汗,其人必躁;到经不解,必清血,名为火邪。
 (115)脉浮、热甚,而反灸之,此为实。实以虚治,因火而动,必咽 燥、吐血。
 (116)微数之脉,慎不可灸。因火为邪,则为烦逆;追虚逐实,血散脉中;火气虽微,内攻有力,焦骨伤筋,血难复也。脉浮,宜以汗解,用火灸之,邪无从出,因火而盛,病从腰以下,必重而痹,名火逆也。欲自解者,必当先烦,烦乃有汗而解。何以知之?脉浮,故知汗出解。
 (117)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更加桂二两也。
桂枝加挂汤方:
  桂枝五两,去皮 芍药三两 生姜三两,切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加桂满五两。所以加桂者,以能泄奔豚气也。
 (118)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者;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方:
  桂枝一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牡蛎二两,熬 龙骨二两,右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日三服。
 (119)太阳伤寒者,加温针必惊也。
 (120)太阳病,当恶寒、发热,今自汗出,反不恶寒发热,关上脉细数者,以医吐之过也。一二日吐之者,腹中饥、口不能食;三四日吐之者,不喜糜粥,欲食冷食,朝食暮吐,以医吐之所致也,此为小逆。
----------------------------------
清血:即便血。
  (121)太阳病吐之,但太阳病当恶寒,今反不恶寒,不欲近衣,此为吐之内烦也。
 (122)病人脉数,数为热,当消谷引食。而反吐者,此以发汗,令阳气微,膈气虚,脉乃数也。数为客热,不能消谷,以胃中虚冷,故吐也。
 (123)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心下温温欲吐,而胸中痛,大便反溏,腹微满,郁郁微烦。先此时自极吐下者,与调胃承气汤;若不尔者,不可与;但欲呕、胸中痛、微溏者,此非柴胡汤证,以呕故知极吐下也。调胃承气汤。
 (124)太阳病,六七日表证仍在,脉微而沉,反不结胸,其人发狂者,以热在下焦,少腹当鞕满,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阳随经,淤热在里故也。抵当汤主之。
抵当汤方:
  水蛭熬 虻虫各三十个,去翅足,熬 桃仁二十个,去皮尖 大黄三两,酒洗,右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不下更服。
 (125)太阳病,身黄、脉沉结、少腹鞕、小便不利者,为无血也;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证谛也,抵当汤主之。
 (126)伤寒有热,少腹满,应小便不利,今反利者,为有血也,当下之,不可余药,宜抵当丸。
抵当丸方:
  水蛭二十个,熬 虻虫二十个,熬,去翅足 桃仁二十五个,去皮尖 大黄三两,右四味,捣分四丸。以水一升,煮一丸,取七合服之。晬时,当下血;若不下者,更服。
 (127)太阳病,小便利者,以饮水多,必心下悸;小便少者,必苦里急也。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128)问曰:病有结胸、有藏结,其状何如?答曰:按之痛,寸脉浮、关脉沉,名曰结胸也。
 (129)何谓藏结?答曰:如结胸状,饮食如故、时时下利,寸脉浮、关脉小细沉紧,名曰藏结,舌上白胎滑者,难治。
 (130)藏结无阳证,不往来寒热,(一云,寒而不热)其人反静,舌上胎滑者,不可攻也。
 (131)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病发于阴,而反下之,(一作汗出)因作痞也。所以成结胸者,以下之太早故也。结胸者,项亦强,如柔痓状,下之则和,宜大陷胸丸。
大陷胸丸方:
  大黄半斤 葶苈子半升,熬 芒硝半升 杏仁半升,去皮尖,熬黑,右四味,捣筛二味,内杏仁、芒硝,合研如脂,和散。取如弹丸 一枚,别捣甘遂末一钱匕、白蜜二合、水二升,煮取一升,温顿服之,一宿乃下;如不下,更服,取下为效。禁如药法。
 (132)结胸证,其脉浮大者,不可下,下之则死。
 (133)结胸证悉具,烦躁者亦死。
 (134)太阳病,脉浮而动数,浮则为风,数则为热,动则为痛,数则为虚,头痛发热,微盗汗出,而反恶寒者,表未解也。医反下之,动数变迟,膈内拒痛,胃中空虚,客气动膈,短气躁烦,心中懊?,阳气内陷,心下因鞕,则为结胸,大陷胸汤主之。若不结胸,但头汗出,余处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身必发黄。
大陷胸汤方:
  大黄六两,去皮 芒消一升 甘遂一钱匕,右三味,以水六升,先煮大黄,取二升,去滓,内芒消,煮一两沸,内甘遂末,温服一升,得快利,止后服。
 (135)伤寒六七日,结胸热实,脉沉而紧,心下痛,按之石鞕者,大陷胸汤主之。
 (136)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与大柴胡汤;但结胸,无大热者,此为水结在胸胁也;但头微汗出者,大陷胸汤主之。
 (137)太阳病,重发汗而复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晡所小有潮热,从心下至少腹鞕满而痛,不可近者,大陷胸汤主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289

帖子

56

积分

版主

绝望的消息无奈选择继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6
 楼主| 发表于 2013-3-4 03:04:17 | 显示全部楼层
(138)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
小陷胸汤方:
  黄连一两 半夏半升,洗 栝楼实大者一枚,右三味,以水六升,先煮栝楼,取三升,去滓;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139)太阳病,二、三日,不能卧,但欲起,心下必结,脉微弱者,此本有寒分也,反下之,若利止,必作结胸;未止者,四日复下之,此作协热利也。
 (140)太阳病,下之,其脉促,不结胸者,此为欲解也;脉浮者,必结胸;脉紧者,必咽痛;脉弦者,必两胁拘急;脉细数者,头痛未止;脉沉紧者,必欲呕;脉沉滑者,协热利;脉浮滑者,必下血。
 (141)病在阳,应以汗解之,反以冷水灌之。若灌之,其热被劫不得去,弥更益烦,肉上粟起,意欲饮水,反不渴者,服文蛤散;若不差者,与五苓散;寒实结胸,无热证者,与三物小陷胸汤,白散亦可服。
文蛤散方:
  文蛤五两
右一味,为散,以沸汤和一方寸匕服。汤用五合。
五苓散方:
  猪苓去黑皮,十八铢 白朮十八铢 泽泻一两六铢 茯苓十八铢 桂枝半两,去皮右五味为散,更于臼中杵之。白饮和方寸匕服之,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
白散方:
  桔梗三分 巴豆一分,去皮心,熬黑,研如脂 贝母三分右三味为散,内巴豆,更于臼中杵之,以白饮和服。强人半钱匕,羸者减之,病在膈上必吐,在膈下必利,不利,进热粥一杯;利过不止,进冷粥一杯。身热、皮粟不解,欲引衣自覆;若以水胺之,洗之,益令热劫不得出,当汗而不汗则烦,假令汗出已,腹中
------------------
灌:[xun4 又音 sun4]含水喷洒病人体表,古代退热的一种方法。
----------------
痛,与芍药三两如上法。
 (142)太阳与少阳并病,头项强痛,或眩冒,时如结胸,心下痞鞕者,当刺大椎第一间、肺俞、肝俞,慎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脉弦,五日谵语不止,当刺期门。
 (143)妇人中风,发热恶寒,经水适来,得之七八日,热除而脉迟。身凉、胸胁下满,如结胸状,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也,当刺期门,随其实而取之。
 (144)妇人中风,七、八日续得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者,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疟状,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
 (145)妇人伤寒,发热,经水适来,昼日明了,暮则谵语,如见鬼状者,此为热入血室,无犯胃气及上二焦,必自愈。
 (146)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痛、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
柴胡桂枝汤方:
  黄芩一两半 人参一两半 甘草一两,炙 半夏二合半,洗 芍药一两半 大枣六枚,擘 生姜一两半,切 柴胡四两 桂枝一两半,去皮,右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人参汤,作如桂枝法,加半夏、柴胡、黄芩,复如柴胡法。今用人参作半剂。
 (147)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
柴胡桂枝干姜汤方:
  柴胡半斤 桂枝三两,去皮 干姜二两 栝楼根四两 黄芩三两 牡蛎二两,熬 甘草二两,炙,右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微烦,复服汗出便愈。
 (148)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鞕、脉细者,此为阳微结,必有表,复有里也。脉沉,亦在里也。汗出,为阳微;假令纯阴结,不得复有外证,悉入在里。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脉虽沉紧,不得为少阴病。所以然者,阴不得有汗、今头汗出,故知非少阴也,可与小柴胡汤;设不了了者,得屎而解。
 (149)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鞕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
半夏泻心汤方:
  半夏半升,洗 黄芩 干姜 人参甘草各三两,炙 黄连一两 大枣十二枚,,擘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 日三服。须大陷胸汤者,方用前第二法。(一方用半夏一升。)
 (150)太阳、少阳并病,而反下之,成结胸;心下鞕,下利不止,水浆不下,其人心烦。
 (151)脉浮而紧,而复下之,紧反入里,则作痞。按之自濡,但气痞耳。
 (152)太阳中风,下利、呕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俺俺汗出,发作有时,头痛、心下痞鞕满、引胁下痛、干呕、短气、汗出不恶寒者,此表解里未和也,十枣汤主之。
十枣汤方:
  芫花熬 甘遂 大戟,右三味,等分,各别捣为散。以水一升半,先煮大枣肥者十枚,取八合,去滓,内药末。强人服一钱匕,羸人服半钱,温服之。平旦服。若下少,病不除者,明日更服,加半钱;得快下利后,糜粥自养。
 (153)太阳病,医发汗,遂发热恶寒,因复下之,心下痞,表里俱虚,阴阳气并竭,无阳则阴独,复加烧针,因胸烦、面色青黄、肤?者,难治,今色微黄,手足温者,易愈。。
 (154)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
大黄黄连泻心汤方:
  大黄二两 黄连一两
右二味,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滓。分温再服。
 (155)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附子泻心汤主之。
附子泻心汤方:
  大黄二两 黄连一两 黄芩一两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别煮取汁右四味,切三味,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滓,内附子汁,分温再服。
 (156)本以下之,故心下痞,与泻心汤,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一方云,忍之一日乃愈。
 (157)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鞕,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
生姜泻心汤方:
  生姜四两,切 甘草三两,炙 人参三两 干姜一两 黄芩三两 半夏半升,洗黄连一两 大枣十二枚,擘,右八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附子泻心汤,本云加附子,半夏泻心汤,甘草泻心汤,同体别名耳。生姜泻心汤,本云理中人参黄芩汤,去桂枝、朮,加黄连,并泻肝法。
 (158)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鞕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结热,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鞕也。甘草泻心汤主之。
甘草泻心汤方:
  甘草四两,炙 黄芩三两 干姜三两 半夏半升,洗 大枣十二枚。擘 黄连一两,右六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159)伤寒服汤药,下利不止,心下痞鞕,服泻心汤已,复以他药下之,利不止,医以理中与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复不止者,当利其小便。
赤石脂禹余粮汤方:
  赤石脂一斤,碎 太一禹余粮一斤,碎,右二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160)伤寒吐下后发汗,虚烦,脉甚微,八九日心下痞鞕、胁下痛、气上冲咽喉、眩冒、经脉动惕者,久而成痿。
  (161)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鞕,噫气不除者,旋复代赭汤主之。
旋复代赭汤方:
  旋复花三两 人参二两 生姜五两 代赭一两 甘草三两,炙半夏半升,洗,大枣十二枚,擘,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162)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若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子甘草石膏汤。
麻黄杏子甘草石膏汤方:
  麻黄四两 杏仁五十个,去皮尖 甘草二两,炙 石膏半斤,碎,绵裹,右四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白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黄耳按。)
 (163)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鞕,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
桂枝人参汤方:
  桂枝四兩,另切 甘草四两,炙 白朮三两 人参三两 干姜三两,右五味,以水九升,先煮四味,取五升;内桂,更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164)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恶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当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汤,攻痞宜大黄黄连泻心汤。
 (165)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中痞鞕、呕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汤主之。
 (166)病如桂枝证,头不痛、项不强、寸脉微浮、胸中痞鞕、气上冲喉咽不得息者,此为胸有寒也。当吐之、宜瓜蒂散。
瓜蒂散方:
  瓜蒂一分,熬黄 赤小豆一分,右二味,各别捣筛,为散已,合治之。取一钱匕,以香鼓一合,用热汤七合煮作稀糜,去滓,取汁和散,温顿服之。不吐者,少少加;得快吐乃止。诸亡血虚家,不可与爪蒂散。
 (167)病胁下素有痞,连在脐傍,痛引少腹,人阴筋者,此名藏结,死。
 (168)伤寒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白虎加人参汤方:
  知母六两 石膏一斤,碎 甘草二两,炙 人参二两 粳米六台,右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此方立夏后、立秋前,乃可服;立秋后不可服;正月、二月、三月尚凛冷,亦不可与服之,与之则呕利而腹痛。诸亡血虚家,亦不可与,得之则腹痛利者,但可温之,当愈。
 (169)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170)伤寒脉浮、发热、无汗,其表不解,不可与白虎汤。渴欲饮水,无表证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171)太阳、少阳并病,心下鞕、颈项强而眩者,当刺大椎、肺俞、肝俞,慎勿下之。
 (172)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若呕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
黄芩汤方:
  黄芩三两 芍药二两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右四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方:
  黄芩三两 芍药二两 甘草二两,炙 大枣擘,十二枚 半夏半升,洗生姜一方三两,切,一两半右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173)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汤主之。
黄连汤方:
  黄连三两 甘草三两,炙 干姜三两 桂枝三两,去皮 人参二两 半夏半升,洗 大枣十二枚,擘,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温服。昼三夜二。
 (174)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其人大使鞕,(一云脐下心下鞕)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朮汤主之。
桂枝附子汤方:
  桂枝四两,去皮 附子三枚,炮,去皮,破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甘草二两,炙,右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去桂加白朮汤方:
  附子炮,去皮,破,三枚 白朮四两 生姜切,三两 甘草炙,二两 大枣擘,十二枚右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初一服,其人身如痹,半日许复服之;三服都尽,其人如冒状,勿怪。此以附子、朮,并走皮内,逐水气未得除,故使之耳。法当加桂四两。此本一方二法:以大便鞕,小便自利,去桂也;以大便不鞕,小便不利,当加桂。附子三枚恐多也,虚弱家及产妇,宜减服之。
 (175)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
甘草附子汤方:
  甘草二两,炙 附子二枚,炮,去皮,破 白朮二两 桂枝四两,去皮,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得微汗则解;能食、汗止复烦者,将服五合;恐一升多者,宜服六七合为始。
 (176)伤寒脉浮滑,此以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
白虎汤方:
  知母六两 石膏一斤,碎 甘草二两,炙 粳米六合,右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177)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炙甘草汤方:
  甘草四两,炙 生姜三两,切 人参二两 生地黄一斤 桂枝三两,去皮 阿胶,二两 麦门冬半升,去心 麻仁半升 大枣三十枚,擘,右九味,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内胶烊消尽,温服一升,日三服。一名复脉汤。
 (178)脉按之来缓,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又脉来动而中止,更来小数,中有还者反动,名曰结,阴也;脉来动而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者,名曰代,阴也,得此脉者必难治。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179)问曰:病有太阳阳明,有正阳阳明,有少阳阳明,何谓也?答曰:太阳阳明者,脾约是也;正阳阳明者,胃家实是也;少阳阳明者,发汗、利小便已,胃中燥、烦、实、大便难是也。
 (180)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181)问曰:何缘得阳明病?答曰:太阳病,若发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干燥,因转属阳明,不更衣,内实大便难者,此名阳明也。
 (182)问曰: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
 (183)问曰:病有得之一日,不发热而恶寒者,何也?答曰:虽得之一日,恶寒将自罢,即汗出而恶热也。
 (184)问曰:恶寒何故自罢?答曰:阳明居中,主土也。万物所归,无所复传。始虽恶寒,二日自止,此为阳明病也。
 (185)本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也。伤寒发热、无汗、呕不能食、而反汗出濈濈然者,是转属阳明也。
 (186)伤寒三日,阳明脉大。
 (187)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是为系在太阴。太阴者,身当发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大便鞕者,为阳明病也。
 (188)伤寒转系阳明者,其人濈然微汗出也。
 (189)阳明中风,口苦、咽干、腹满、微喘、发热、恶寒、脉浮而紧。若下之,则腹满小便难也。
 (190)阳明病,若能食,名中风;不能食,名中寒。
 (191)阳明病,若中寒者,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濈然汗出,此欲 作固瘕,必大便初鞕后溏。所以然者,以胃中冷,水谷不别故也。
 (192)阳明病,初欲食,小便反不利,大使自调,其人骨节疼,翕翕如有热状,奄然发狂,濈然汗出而解者,此水不胜谷气,与汗共并,脉紧则愈。
 (193)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戌上。
 (194)阳明病,不能食,攻其热必哕。所以然者,胃中虚冷故也。以其人本虚,攻其热必哕。
 (195)阳明病,脉迟,食难用饱。饱则微烦头眩,必小便难,此欲作谷瘅,虽下之,腹满如故。所以然者,脉迟故也。
 (196)阳明病,法多汗,反无汗,其身如虫行皮中状者,此以久虚故也。
 (197)阳明病,反无汗而小便利,二三日呕而咳,手足厥者,必苦头痛;若不咳、不呕、手足不厥者,头不痛。
 (198)阳明病,但头眩,不恶寒,故能食而咳,其人咽必痛;若不咳者,咽不痛。
 (199)阳明病,无汗、小便不利、心中懊?者,身必发黄。
 (200)阳明病,被火,额上微汗出,而小便不利者,必发黄。
  (201)阳明病,脉浮而紧者,必潮热发作有时;但浮者,必盗汗出。
 (202)阳明病,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嚥者,此必衄。
 (203)阳明病,本自汗出,医更重发汗,病已差,尚微烦不了了者,此必大便鞕故也。以亡津液,胃中干燥,故令大便鞭。当问其小便日几行,若本小便日三四行,今日再行,故知大便不久出。今为小便数少,以津液当还入胃中,故知不久必大便也。
 (204)伤寒呕多,虽有阳明证,不可攻之。
 (205)阳明病,心下鞕满者,不可攻之。攻之,利遂不止者死;利止者愈。
 (206)阳明病,面合色赤,不可攻之。必发热,色黄者,小便不利也。
 (207)阳明病,不吐、不下、心烦者,可与调胃承气汤。
调胃承气汤方:
  甘草二两,炙 芒硝半斤 大黄四两,清酒洗,右三味,切,以水三升,煮二物至一升,去滓;内芒硝,更上微火一二沸,温顿服之,以调胃气。
 (208)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已鞕也,大承气汤主之;若汗多,微发热恶寒者,外未解也;(一法与桂枝汤)其热不潮,未可与承气汤;若腹大满不通者,可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勿令至大泄下。
大承气汤:
  大黄四两,酒洗 厚朴半斤,炙,去皮 枳实五枚,炙 芒消三合,右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内大黄,更煮取二升,去滓;内芒消,更上微火一两沸,分温再服。得下,余勿服。
小承气汤方:
  大黄四两,洒洗 厚朴二两,去皮,炙 积实大者,炙,三枚,右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二服,初服汤当更衣,不尔者尽饮之;若更衣者,勿服之。
 (209)阳明病,潮热、大便微鞕者,可与大承气汤;不鞕者,不可与之。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少与小承气汤,汤入腹中,转失气者,此有燥屎也,乃可攻之;若不转失气者,此但初头鞕,后必溏,不可攻之,攻之必胀满不能食也。欲饮水者,与水则哕,其后发热者,必大便复鞕而少也,以小承气汤和之;不转失气者,慎不可攻也。
 (210)夫实则谵语,虚则郑声。郑声者,重语也;直视、谵语、喘满者死,下利者亦死。
 (211)发汗多,若重发汗者,亡其阳,谵语,脉短者死;脉自和者不死。
 (212)伤寒若吐、若下后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日晡所发潮热,不恶寒,独语如见鬼状;若剧者,发则不识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视,脉弦者生,涩者死。微者,但发热谵语者,大承气 汤主之。若一服利,则止后服。
 (213)阳明病,其人多汗,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鞕,鞕则谵语,小承气汤主之,若一服谵语止者,更莫复服。
 (214)阳明病,谵语、发潮热、脉滑而疾者,小承气汤主之。因与承气汤一升,腹中转气者,更服一升;若不转气者,勿更与之。明日又不大便,脉反微涩者,里虚也,为难治,不可更与承气汤也。
 (215)阳明病,谵语、有潮热、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若能食者,但鞕耳。宜大承气汤下之。
 (216)阳明病、下血、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但头汗者,刺期门,随其实而泻之,濈然汗出则愈。
 (217)汗(汗一作卧)出谵语者,以有燥屎在胃中,此为风也。须下者,过经乃可下之;下之若早,语言必乱,以表虚里实故也。下之愈,宜大承气汤。
 (218)伤寒四五日,脉沉而喘满。沉为在里,而反发其汗,津液越出,大便为难;表虚里实,久则谵语。
-----------------------------
失气:通作矢气。即俗言放屁。
郑声:言语重复、语声低微。即澹语之属于虚者。
循衣摸床:病人在昏迷时,两手不断抚摸床沿和衣被。
-----------------------------
 (219)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面垢、谵语、遗尿。发汗,则谵语;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
白虎汤方:
  知母六两 石膏一斤,碎 甘草二两,炙 粳米六合,右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220)三阳并病,太阳证罢,但发潮热,手足漐漐梨汗出、大便难而谵语者,下之则愈,宜大承气汤。
 (221)阳明病,脉浮而紧、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若发汗则躁,心愦愦反谵语;若加温针,必怵惕烦躁不得眠;若下之,则胃中空虚,客气动膈,心中懊?。舌上胎者,桅子鼓汤主之。
桅子鼓汤方:
  肥桅子十四枚擘 香鼓四合,绵裹,右二味,以水四升,煮桅子取二升半,去滓;内鼓,更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快吐者,止后服。
 (222)若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白虎加人参汤:
  知母六两 石膏碎,一斤 甘草炙,二两 粳米六合 人参三两,右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223)若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
猪苓汤方:
  猪苓去皮 茯苓 泽泻 阿胶 滑石碎,各一两,右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味,取二升,去滓;内阿胶烊消。温服七合,日三服。
 (224)阳明病,汗出多而渴者,不可与猪苓汤。以汗多胃中燥,猪
---------------
口不仁:舌燥,言语不利,食不知味。
愦愦:[kui4]音溃。形容烦乱。
怵惕:[chu4 ti4]音触替。形容恐惧惊慌。
---------------
苓汤复利其小便故也。
 (225)脉浮而迟,表热里寒,下利清谷者,四逆汤主之。
 (226)若胃中虚冷,不能食者,饮水则哕。
 (227)脉浮、发热、口干、鼻燥、能食者则衄。
 (228)阳明病,下之,其外有热,手足温,不结胸,心中懊?,饥不能食,但头汗出者,桅子鼓汤主之。
 (229)阳明病,发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胁满不去者。
 (230)阳明病,胁下鞕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胎者,可与小柴胡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
 (231)阳明中风,脉弦浮大,而短气,腹都满,胁下及心痛,久按之气不通,鼻干,不得汗,嗜卧,一身及目悉黄,小便难,有潮热,时时哕,耳前后肿,刺之小差,外不解,病过十日,脉续浮者,与小柴胡汤。
 (232)脉但浮,无余证者,与麻黄汤。若不尿,腹满加哕者,不治。
 (233)阳明病,自汗出。若发汗,小便自利者,此为津液内竭,虽鞕不可攻之;当须自欲大便,宜蜜煎导而通之。若土瓜根及大猪胆汁,皆可为导。
蜜煎导方:
  食蜜七合,右一味,于铜器内,微火煎,当须凝如饴状,搅之勿令焦著,欲可丸,并手捻作挺,令头锐,大如指,长二寸许。当热时急作,冷则鞕。以内谷道中,以手急抱,欲大便时乃去之。又大猪胆一枚,泻汁,和少许法醋,以灌谷道内,如一食顷,当大便出宿食恶物,甚效。
 (234)阳明病,脉迟、汗出多、微恶寒者,表未解也,可发汗,宜桂枝汤。
 (235)阳明病,脉浮、无汗而喘者,发汗则愈,宜麻黄汤。
 (236)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引水浆者,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
茵陈蒿汤方:
  茵陈蒿六两 桅子十四枚,擘 大黄二两,去皮,右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茵陈,减六升;内二味,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小便当利,尿如皂荚汁状,色正赤,一宿腹减,
黄从小便去也。 ”
 (237)阳明证,其人喜忘者,必有畜血。所以然者,本有久瘀血,故令喜忘;屎虽鞕,大便反易,其色必黑者,宜抵当汤下之。
 (238)阳明病,下之,心中懊?而烦,胃中有燥屎者,可攻。腹微满,初头鞕,后必溏,不可攻之。若有燥屎者,宜大承气汤。
 (239)病人不大便五六日,绕脐痛、烦躁、发作有时者,此有燥屎,故使不大便也。
 (240)病人烦热,汗出则解;又如疟状,日晡所发热者。属阳明也。脉实者,宜下之;脉浮虚者,宜发汗。下之与大承气汤,发汗宜桂枝汤。
  (241)大下后,六七日不大便,烦不解,腹满痛者,此有燥屎也。所以然者,本有宿食故也,宜大承气汤。
 (242)病人小便不利,大便乍难乍易,时有微热,喘冒(一作息)不能卧者,有燥屎也,宜大承气汤。
 (243)食谷欲呕,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得汤反剧者,属上焦也。吴莱萸汤。
吴莱萸汤方:
  吴茱萸一升,洗 人参三两 生姜六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右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244)太阳病,寸缓、关浮、尺弱,其人发热汗出,复恶寒,不呕,但心下痞者,此以医下之也。如其不下者,病人不恶寒而渴者,此转属阳明也。小便数者,大便必鞕,不更衣十日,无所苦也。渴欲饮水,少少与之,但以法救之,渴者,宜五苓散。
 (245)脉阳微而汗出少者,为自和(一作如)也;汗出多者,为太过;阳脉实,因发其汗,出多者,亦为太过。大过者,为阳绝于里,亡津液,大便因鞕也。
 (246)脉浮而芤,浮为阳,芤为阴;浮芤相搏,胃气生热,其阳则绝。
 (247)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鞕,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
麻子仁丸:
  麻子仁二升 芍药半斤 枳实半斤,炙 大黄一斤,去皮 厚朴一尺,炙,去皮杏仁一升,去皮尖,熬,右六味,蜜和丸如梧桐子大。饮服十丸,日三服,渐加,以知为度。
 (248)太阳病三日,发汗不解,蒸蒸发热者,属胃也,调胃承气汤主之。
 (249)伤寒吐后,腹胀满者,与调胃承气汤。
 (250)太阳病,若吐、若下、若发汗后,微烦、小便数、大便因鞕者,与小承气汤,和之愈。
 (251)得病二三日,脉弱,无太阳柴胡证,烦躁、心下鞕;至四五日,虽能食,以小承气汤,少少与,微和之,令小安;至六日,与承气汤一升。若不大便六七日,小便少者,虽不受食,但初头鞕,后必溏,未定成鞕,攻之必溏;须小便利,屎定鞕,乃可攻之,宜大承气汤。
 (252)伤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无表里证,大便难,身微热者,此为实也。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253)阳明病,发热、汗多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254)发汗不解,腹满痛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255)腹满不减,减不足言,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256)阳明少阳合病,必下利。其脉不负者,为顺也;负者,失也。互相克贼,名为负也。脉滑而数者,有宿食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257)病人无表里证,发热七八日,虽脉浮数者,可下之。假令已下,脉数不解,合热则消谷喜饥,至六七日,不大便者,有瘀血,宜抵当汤。
 (258)若脉数不解,而下不止,必协热便脓血也。
 (259)伤寒发汗已,身目为黄,所以然者,以寒湿(一作温)在里不解故也。以为不可下也,于寒湿中求之。
 (260)伤寒七八日,身黄如桔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满者,茵陈蒿汤主之。
 (261)伤寒身黄发热,桅子蘖皮汤主之。
桅子蘖皮汤方:
  肥桅子十五个。擘 甘草一两,炙 黄孽二两,右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温再服。
 (262)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主之。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方:
  麻黄二两,去节 连轺二两,连翘根是 杏仁四十个,去皮尖 赤小豆一升 大枣十二枚,孽 生梓白皮一生,切 生姜二两,切 甘草二两,炙,右八味,以潦水一斗,先煮麻黄再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半日服尽。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

 (263)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264)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者,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
 (265)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少阳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此属胃,胃和则愈;胃不和,烦而悸。
 (266)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胁下鞕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尚未吐下,脉沉紧者,与小柴胡汤。
小柴胡汤方:
  柴胡八两 人参三两 黄芩二两 甘草三两,炙 半夏半升,洗 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右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267)若已吐、下、发汗、温针,谵语,柴胡汤证罢,此为坏病。知犯何逆,以法治之。
 (268)三阳合病,脉浮大,上关上,但欲眠睡,目合则汗。
 (269)伤寒六七日,无大热,其人躁烦者,此为阳去入阴故也。
 (270)伤寒三日,三阳为尽,三阴当受邪,其人反能食而不呕,此为三阴不受邪也。
 (271)伤寒三日,少阳脉小者,欲已也。
 (272)少阳病欲解时,从寅至辰上。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273)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鞕。
 (274)太阴中风,四肢烦疼,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
 (275)太阴病欲解时,从亥至丑上。
 (276)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
 (277)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
 (278)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太阴当发身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以脾家实,腐秽当去故也。
 (279)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尔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
桂枝加芍药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六两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 生姜三两,切,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分三服。本云桂枝汤,今加芍药。
桂枝加大黄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 大黄二两 芍药六两 生姜三两,切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 右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280)大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以其人胃气弱,易动故也。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281)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282)少阴病,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属少阴也。虚故引水自救:若小便色白者,少阴病形悉具;小便白者,以下焦虚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
 (283)病人脉阴阳俱紧,反汗出者,亡阳也,此属少阴,法当咽痛而复吐利。
 (284)少阴病,咳而下利、谵语者,被火气劫故也。小便必难,以强责少阴汗也。
 (285)少阴病,脉细沉数,病为在里,不可发汗。
 (286)少阴病,脉微,不可发汗,亡阳故也。阳已虚,尺脉弱涩者。复不可下之。
 (287)少阴病,脉紧,至七八日自下利,脉暴微,手足反温,脉紧反去者,为欲解也,虽烦、下利,必自愈。
 (288)少阴病,下利,若利自止,恶寒而踡卧,手足温者,可治。
 (289)少阴病,恶寒而踡,时自烦,欲去衣被者,可治。
 (290)少阴中风,脉阳微阴浮者,为欲愈。
 (291)少阴病欲解时,从子至寅上。
 (292)少阴病,吐、利,手足不逆冷,反发热者,不死。脉不至者,(至一作足)灸少阴七壮。
 (293)少阴病,八九日,一身手足尽热者,以热在膀胱,必便血也。
 (294)少阴病,但厥,无汗,而强发之,必动其血。未知从何道出,或从口鼻,或从目出者,是名下厥上竭,为难治。
 (295)少阴病,恶寒、身踡而利、手足逆冷者,不治。
 (296)少阴病,吐、利、躁烦、四逆者,死。
 (297)少阴病,下利止而头眩,时时自冒者,死。
 (298)少阴病,四逆、恶寒而身踡、脉不至、不烦而躁者,死。
 (299)少阴病六七日,息高者,死。
 (300)少阴病,脉微细沉,但欲卧,汗出不烦,自欲吐,至五六日自利,复烦躁不得卧寐者,死。
 (301)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
麻黄细辛附子汤方:
  麻黄二两,去节 细辛二两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右三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302)少阴病,得之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以二三日无证,故微发汗也。
麻黄附子甘草汤方:
  麻黄二两,去节 甘草二两,炙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右三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一两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303)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
黄连阿胶汤方:
  黄连四两 黄芩二两 芍药二两 鸡子黄二枚 阿胶(一云三挺),三两,右五味,以水六升,先煮三物,取二升,去滓;内胶烊尽,小冷;内鸡子黄,搅令相得。温服七合,日三服。
 (304)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恶寒者,当灸之,附子汤主之。
附子汤方:
  附子二枚,炮,去皮,破八片 茯苓三两 人参二两 白朮四两 芍药三两,右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305)少阴病,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附子汤主之。
 (306)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
桃花汤方:
  赤石脂一斤,一半全用,一半筛末 干姜一两 粳米一升,右三味,以水七升,煮米令熟,去滓。温服七合,内赤石脂末,方寸匕,日三服。若一服愈,余勿服。
 (307)少阴病,二三日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下利不止,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
 (308)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可刺。
 (399)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
 (310)少阴病,下利、咽痛、胸满、心烦,猪肤汤主之,方九。
猪肤汤方:
  猪肤一斤
右一味,以水一斗,煮取五升,去滓,加白蜜一升,白粉五合,熬香,和令相得,温,分六服。
 (311)少阴病二三日,咽痛者,可与甘草汤;不差,与桔梗汤。
甘草汤方:
  甘草二两,右一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滓,温服七合,日二服。
桔梗汤方:
  桔梗一两 甘草二两,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温分再服。
 (312)少阴病,咽中伤、生疮、不能语言、声不出者,苦酒汤主之。
苦酒汤方:
  半夏十四枚,洗,破如枣核 鸡子一枚,去黄,内上苦酒,着鸡子壳中右二味,内半夏,著苦酒中,以鸡子壳置刀环中,安火上,令三沸,去滓。少少含咽之;不差,更作三剂。
 (313)少阴病,咽中痛,半夏散及汤主之。
半夏散及汤方:
  半夏洗 桂枝去皮 甘草炙,右三味,等分,各别捣筛已,合治之。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若不能散服者,以水一升,煎七沸,内散两方寸匕,更煮三沸,
下火令小冷,少少咽之。半夏有毒,不当散服。
------------------------------------
苦酒:指米醋。
刀环:即古钱。形狭长如刀,柄端有环中空,所以可架蛋壳,放火上。
------------------------------------
 (314)少阴病,下利,白通汤主之,
白通汤方:
  葱白四茎 干姜一两 附子一枚,生,去皮,破八片,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再服。
 (315)少阴病,下利,脉微者,与白通汤;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白通加猪胆汁汤主之。服汤,脉暴出者死;微续者生。
白通加猪胆汁汤:
  葱白四茎 干姜一两 附子一枚,生,去皮,破八片 人尿五合 猪胆汁一合,右五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胆汁、人尿,和令相得,分温再服。若无胆,亦可用。
 (316)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
真武汤方:
  茯苓三两 芍药三两 白朮二两 生姜切,三两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右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若咳者,加五味子半升,细辛一两,干姜一两;若小便利者,去茯苓;若下利者,去芍药,加干姜二两;若呕者,去附子,加生姜,足前为半斤。
 (317)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通脉四逆汤方:
  甘草二两,炙 附子大者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干姜三两,强人可四两,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其脉即出者愈。面色赤者,加葱九茎;腹中痛者,去葱,加芍药二两;呕者,加生姜二两;咽痛者,去芍药,加桔梗一两;利止脉不出者,去桔梗,加人参二两。病皆与方相应者,乃服之。
 (318)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
四逆散方:
  甘草炙 枳实破,水渍,炙干 柴胡 芍药,右四味,各十分,捣筛,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咳者,加五味子、干姜各五分,并主下利;悸者,加桂枝五分;小便不利者,加
茯苓五分;腹中痛者,加附子一枚,炮令坼;泄利下重者,先以水五升,煮薤白三升,煮取三升,去滓,以散三方寸匕,内汤中,煮取一升半,分温再服。
 (319)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猪苓汤主之。
猎苓汤方:
  猪苓去皮 茯苓 阿胶 泽泻 滑石各一两,右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物,取二升,去滓,内阿胶烊尽。温服七合,日三服。
 (320)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干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
坼:[chen4]音沏,裂开。
  (321)少阴病,自利清水,色纯青,心下必痛,口干燥者,可下之,宜大承气汤。
 (322)少阴病,六七日,腹胀、不大便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323)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
 (324)少阴病,饮食入口则吐;心中温温欲吐,复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脉弦迟者,此胸中实,不可下也,当吐之;若隔上有寒饮,干呕者,不可吐也,当温之,宜四逆汤。
 (325)少阴病,下利,脉微涩,呕而汗出,必数更衣,反少者,当温其上,灸之。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326)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327)厥阴中风,脉微浮为欲愈,不浮为未愈。
 (328)厥阴病欲解时,从丑至卯上。
 (329)厥阴病,渴欲饮水者,少少与之愈。
 (330)诸四逆厥者,不可下之;虚家亦然。
 (331)伤寒先厥后发热而利者,必自止;见厥复利。
 (332)伤寒,始发热六日,厥反九日而利。凡厥利者,当不能食;今反能食者,恐为除中,食以索饼。不发热者,知胃气尚在,必愈。恐暴热來出而复去也。后日脉之,其热续在者,期之旦日夜半愈。所以然者,本发热六日,厥反九日,复发热三日,并前六日,亦为九日,与厥相应、故期之旦日夜半愈。后三日脉之,而脉数,其热不罢者,此为热气有余,必发痈脓也。
 (333)伤寒脉迟六七日,而反与黄芩汤彻其热。脉迟为寒,今与黄芩汤复除其热,腹中应冷,当不能食;今反能食,此名除中,必死。
 (334)伤寒,先厥后发热,下利必自止,而反汗出,咽中痛者,其喉不痹。发热无汗,而利必自止;若不止,必便脓血。便脓血者,其喉为痹。
 (335)伤寒一二日至四五日,厥者必发热;前热者,后必厥。厥深者热亦深,厥微者热亦微。厥应下之,而反发汗者,必口伤烂赤。
 (336)伤寒病,厥五日,热亦五日,设六日当复厥;不厥者自愈。厥终不过五日,以热五日,故知自愈。
 (337)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者是也。
 (338)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藏厥,非蛔厥也。蛔厥者,其人当吐蛔。今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藏寒。蛔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蛔。蛔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
乌梅丸方:
  乌梅三百枚 细辛六两 干姜十两 黄连十六两 当归四两 附子六两炮,去皮 蜀椒出汗,四两 桂枝六两,去皮 人参六两 黄蘖六两,右十味,异捣筛,合治之。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五斗米下,饭熟捣成泥,和药令相得。内臼中,与蜜杵二千下,丸如梧桐子大。先食饮服十丸,日三服,稍加至二十丸。禁生冷、滑物、臭食等。
 (339)伤寒热少微厥,指(一作稍)头寒,嘿嘿不欲食,烦躁,数日,小便利,色白者,此热除也,欲得食,其病为愈;若厥而呕,胸胁烦满者,其后必便血。
 (340)病者手足厥冷,言我不结胸,小腹满,按之痛者,此冷结在膀胱关元也。
 (341)伤寒,发热四日,厥反三日,复热四日。厥少热多者,其病当愈;四日至七日热不除者,必便脓血。
 (342)伤寒,厥四日,热反三日,复厥五日,其病为进。寒多热少,阳气退,故为进也。
 (343)伤寒六七日,脉微、手足厥冷、烦躁,灸厥阴。厥不还者,死。
 (344)伤寒发热,下利、厥逆、躁不得卧者,死。
 (345)伤寒发热,下利至甚,厥不止者,死。
 (346)伤寒六七日不利,便发热而利,其人汗出不止者,死,有阴无阳故也。
 (347)伤寒五六日,不结胸,腹濡,脉虚,复厥者,不可下;此亡血,下之死。
 (348)发热而厥,七日下利者,为难治。
 (349)伤寒脉促,手足厥逆,可灸之。
 (350)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白虎汤主之。
 (351)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
当归四逆汤方:
  当归三两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细辛三两 甘草二两,炙 通草二两,大枣二十五枚,擘。十二枚,一法,右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352)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宜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方:
  当归三两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通草二两 桂枝三两,去皮 细辛三两 生姜半斤,切 吴茱萸二升 大枣二十五枚,擘,右九味,以水六升,清酒六升和,煮取五升,去滓,温分五服。(一方,酒水各四升。)
 (353)大汗出,热不去,内拘急,四肢疼,又下利厥逆而恶寒者,四逆汤主之。
 (354)大汗,若大下利而厥冷者,四逆汤主之。
 (355)病人手足厥冷,脉乍紧者,邪结在胸中,心下满而烦,饥不能食者,病在胸中,当须吐之,宜瓜蒂散。
 (356)伤寒厥而心下悸,宜先治水,当服茯苓甘草汤,却治其厥,不尔,水渍入胃,必作利也。
茯苓甘草汤方:
  茯苓二两 甘草一两,炙 生姜三两,切 桂枝二两,去皮,右四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357)伤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喉咽不利,唾脓血,泄利不止者,为难治。麻黄升麻汤主之。
麻黄升麻汤方:
  麻黄二两半,去节 升麻一两一分 当归一两一分 知母十八铢 黄芩十八铢 萎蕤(一作菖蒲),十八铢 芍药六铢 天门冬六铢,去心 桂枝六铢,去皮 茯苓六铢 甘草六铢,炙 石膏六铢,碎,绵裹 白朮六铢 干姜六铢 右十四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一两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相去如炊三斗米顷,令尽,汗出愈。
 (358)伤寒四五日,腹中痛,若转气下趣少腹者,此欲自利也。
 (359)伤寒本自寒下,医复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主之。
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方:
  干姜黄芩黄连人参各三两,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
 (360)下利有微热而渴,脉弱者,今自愈。
  (361)下利脉数,有微热汗出,今自愈;设复紧,为未解。(一云设脉浮复紧)。
 (362)下利、手足厥冷、无脉者,灸之不温,若脉不还,反微喘者,死;少阴负跌阳者,为顺也。
 (363)下利,寸脉反浮数,尺中自涩者,必清脓血。
 (364)下利清谷,不可攻表;汗出必胀满。
 (365)下利,脉沉弦者,下重也;脉大者,为未止;脉微弱数者,为欲自止,虽发热不死。
 (366)下利脉沉而迟,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热、下利清谷者,必郁冒汗出而解,病人必微厥,所以然者,其面戴阳,下虚故也。
 (367)下利脉数而渴者,今自愈;设不差,必清脓血,以有热故也。
 (368)下利后,脉绝,手足厥冷,晬时脉还,手足温者生;脉不还者死。
 (369)伤寒下利日十余行,脉反实者,死。
 (370)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通脉四逆汤方:
  甘草二两,炙 附子大者一枚,生,去皮,破八片 干姜三两,强人可四两,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其脉即出者愈。
 (371)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
白头翁汤方:
  白头翁二两 黄蘖三两 黄连三两 秦皮三两,右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不愈;更服一升。
------------------------------------
少:同稍,轻微的意思。
戴阳:指虚阳上浮的两面潮红。
晬时:即一昼夜。
------------------------------------
 (372)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
 (373)下利欲饮水者,以有热故也,白头翁汤主之。
 (374)下利谵语者,有燥屎也,宜小承气汤。
 (375)下利后更烦,按之心下濡者,为虚烦也,宜桅子鼓汤。
 (376)呕家有痈脓者,不可治呕;脓尽自愈。
 (377)呕而脉弱,小便复利,身有微热,见厥者,难治,四逆汤主之。
 (378)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
 (379)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
 (380)伤寒,大吐、大下之,极虚,复极汗者,其人外气怫郁,复与之水以发其汗,因得哕。所以然者,胃中寒冷故也。
 (381)伤寒哕而腹满,视其前后,知何部不利,利之即愈。
辨霍乱病脉证并治

 (382)问曰:病有霍乱者何?答曰:呕吐而利,此名霍乱。
 (383)问曰:病发热、头痛、身疼、恶寒、吐利者,此属何病?答曰:此名霍乱。霍乱自吐下,又利止,复更发热也。
 (384)伤寒,其脉微涩者,本是霍乱,今是伤寒,却四五日,至阴经上,转入阴必利。本呕下利者,不可治也;欲似大便,而反失气,仍不利者,此属阳明也,便必鞕,十三日愈,所以然者,经尽故也。下利后,当便鞕,鞕则能食者愈。今反不能食,到后经中,颇能食,复过一经能食,过之一日当愈;不愈者,不属阳明也。
 (385)恶寒、脉微而复利,利止,亡血也,四逆加人参汤主之。
四逆加人参汤方:
  甘草二两,炙 附子一枚,生,去皮,破八片 干姜一两半 人参一两,右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
 (386)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
五苓散方:
  猪苓去皮 白朮 茯苓各十八铢 桂枝半两,去皮 泽泻一两六铢,右五味,为散,更治之,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
理中丸方:
  人参 干姜 甘草炙 白朮各三两,右四味,捣筛,蜜和为丸,如鸡子黄许大。以沸汤数合,和一丸,研碎,温服之,日三四、夜二服;腹中未热,益至三四丸,然不及汤。汤法:以四物依两数切,用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若脐上筑者,肾气动也,去朮加桂四两;吐多者,去朮加生姜三两;下多者还用朮;悸者,加茯苓二两;渴欲得水者,加朮,足前成四两半;腹中痛者,加人参,足前成四两半;寒者,加干姜,足前成四两半;腹满者,去朮,加附子一枚。服汤后,如食顷,饮热粥一升许,微自温,勿发揭衣被。
 (387)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当消息和解其外,宜桂枝汤小和之。
 (388)吐利汗出,发热恶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者,四逆汤主之。
 (389)既吐且利,小便复利而大汗出,下利清谷,内寒外热,脉微欲绝者,四逆汤主之。
 (390)吐已下断,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脉微欲绝者,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主之。
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方:
  甘草二两,炙 干姜三两,强人可四两 附子大者一枚,生,去皮,破八片 猪胆汁右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内猪胆汁,分温再服,其脉即来。无猪胆,以羊胆代之。
 (391)吐、利、发汗,脉平,小烦者,以新虚不胜谷气故也。

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

 (392)伤寒阴阳易之为病,其人身体重、少气、少腹里急,或引阴中拘挛,热上冲胸,头重不欲举,眼中生花,膝胫拘急者,烧褌散主之。
烧褌散方:
  妇人中褌,近隐处,取烧作灰。右一味,水服方寸匕,日三服,小便即利,阴头微肿,此为愈矣。妇人病取男子褌烧服。
 (393)大病差后劳复者,帜实桅子鼓汤主之。
枳实桅子鼓汤方:
  枳实三枚,炙 桅子十四个,擘 鼓一升,绵裹,右三味,以清浆水七升,空煮取四升;内枳实、桅子,煮取二升;下鼓,更煮五六沸,去滓,温分再服,覆,令微似汗。若有宿食
者,内大黄如博碁子五六枚,服之愈。
 (394)伤寒差以后更发热,小柴胡汤主之;脉浮者,以汗解之;脉沉实(一作紧)者,以下解之。
 (395)大病差后,从腰以下有水气者,牡蛎泽泻散主之。
牡蛎泽泻散方:
  牡蛎熬 泽泻 蜀漆暖水洗去腥 葶苈子熬 商陆根熬 海藻洗去咸 栝楼根各等分
右七味,异捣,下筛为散;更于臼中治之,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小便利,止后服。
 (396)大病差后,喜唾,久不了了,胸上有寒,当以丸药温之,宜理 中丸。
-----------------------------------
阴阳易;指伤寒初愈,因房事传给对方的疾病。
中褌:褌[kun1]音昆,即内裤。
-----------------------------------
理中丸方:
  人参 白朮 甘草炙 干姜各三两,右四味,捣筛,蜜和为丸,如鸡子黄许大,以沸汤数合,和一丸,研碎,温服之,日三服。
 (397)伤寒解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吐,竹叶石膏汤主之。
竹叶石膏汤方:
  竹叶二把 石膏一斤 半夏半升,洗 麦门冬一升,去心 人参二两 甘草二两,炙 粳米半升,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内粳米,煮米熟,汤成去米,温服一升,日三服。
 (398)病人脉已解,而日暮微烦。以病新差,人强与谷,脾胃气尚弱,不能消谷,故令微烦;损谷则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Atlanta168.com

GMT-5, 2024-4-16 00:07 , Processed in 0.11276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