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着,前面楼群里忽然露出一片松林,掩映着几座古朴的建筑。 |
在这个不时闪烁军装绿色的地方,居然有这样的古建筑,让人感觉颇有几分怪异。 |
向一旁的人打听,才知道,这竟然是大明景泰皇帝的陵园 – 因为它不是在十三陵的里面,所以被人们称为“十四陵”。 |
景泰帝画像
说起来,景泰帝朱祁钰也可算是一个中兴之主。这位母亲是女奴的皇子在皇帝出征被俘的时候,为大臣于谦等拥立,与臣僚等奋力抗击,终于将进犯到京师的蒙古军队赶了出去。不过,这位皇帝没有成年子嗣,所以病危的时候宦官曹吉祥,大臣徐有贞等发动“夺门之变”,重立他哥哥“太上皇”英宗朱祁镇,以求拥立之功。 |
不久景泰帝病死,以亲王礼下葬于玉泉山麓。直到宪宗即位,才承认其帝位,重建陵园。不过由于最初下葬的时候格局有限,尽管碑亭更换了黄色琉璃瓦,建筑了棱恩殿,与其他明代皇帝相比,景泰帝的陵寝依然显得颇为寒酸。加上这里远离其他皇帝下葬的十三陵,所以,即便在古代这里也是个比较冷清的地方。 |
景泰陵旧影
如今,因为这里是军事机关,没有游人,只有本院的人员偶尔出现。风吹草低中,更隐隐显出一分萧索。 |
景泰帝兄弟的故事,当年明月在他的《明朝那些事儿》里面曾经有过详细而精彩的描述,不过,明月兄恐怕不一定有机会来这里。所以,且借这个缘分拍几张照片吧,一方面满足自己的好奇,另一方面也算给明月兄的文字加一点图片的注解吧。 |
由于岁月的剥蚀和各个时代的破坏,今天的景泰陵所存建筑已经不多。 |
尚存的包括碑亭一座,棱恩门,神道,宝顶(上部被毁),周围则是茂密的松林。 |
陵园远景,中间的是碑亭。
碑亭近景,可见是黄琉璃瓦覆顶
中间的碑却是乾隆重新立的,题的,此人多事,好事的性格可见一斑 |
文物部门的碑
碑的须弥座,与一般帝陵 赑屃驼碑的形制不同
这块石碑据说文革的时候被推翻过,扶起来的时候阴阳面立反了,但也没有纠正
碑亭围墙上的铭牌
碑亭的飞檐
围墙内一角
远望棱恩门
棱恩门
棱恩门的彩绘,看来不似重画的
彩绘二
从棱恩门向外望
神道,远处是宝顶,上部已经不见了
一个奇怪的石台
听本院人讲是乾隆留下的,本来上面有柱子,用于锁住明朝天子的龙脉,不知道是真是假。 |
注意陵墙,已经颇为残破
棱恩门里一部分陵园变成了老干部的门球场,据说文物部门在“勒令改回”。不过从实地看,门球场造得不错,相对保证了陵区的绿化,也看不出破坏了什么文物,为何不可以两全其美呢? |
应该说,景泰陵这些古建筑本身已经被改造的比较厉害了,但帝陵整体给人那种沧桑感,依然存在。 |
难得,采访一趟还见到了这样的景致,可说是意外收获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