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城论坛

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625|回复: 20

老钱ZT:王维洛:为黄万里教授辩

[复制链接]

831

主题

1839

帖子

690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904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最爱沙发

发表于 2011-8-24 13:05: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王维洛:三峡排浑蓄清措施失败,水库淤积计算出错

为黄万里教授辩

2011年8月20日是黄万里教授诞辰100周年的日子,2011年8月27日是他去世10周年。

为纪念黄万里教授诞辰100周年我撰写了此文。

国内流传一个说法,黄万里在长江三峡工程的观点是错的,因为三峡工程的淤积情况好于预期。黄万里教授已经去世,对此无法予以反驳。本文是为已故者辩。

“排浑蓄清”,人们以为三峡工程找到了水库长期使用的途径,但是没有认识到为此要付出的巨大的代价。当三峡水库重新回到冲淤平衡时,也就是黄万里所 预测的“在长江上游,影响河床淤积堵塞重庆港,并在汛期淹没江津合川一带,最终被迫炸坝的状态。三峡工程在计算水库淤积量上出现明显的方法错误,只计算来 自上游的入库砾卵石与泥沙,而忘记计算三峡库区的入库砾卵石与泥沙。用错误数据来判断黄万里在长江三峡工程的观点是错误的,是根本站不住脚的。最近几年, 从上游进入三峡水库的砾卵石与泥沙量减少,是因为中国政府大量建造水库大坝拦截砾石泥沙的结果。为了让黄万里预测的结果不出现,将淤积问题在时间轴上向后 推移,最终贻害子孙后代。这又怎么能证明黄万里在长江三峡工程的观点是错的?

一、三峡工程可行性论证技术总负责人不知道黄万里教授的论文和论点

黄万里教授生前指出,三峡修坝将使砾卵石堵塞重庆港,并在汛期淹没江津合川一带,最终被迫炸坝。对于黄万里教授的上书,无论是三峡工程的决策者还是 技术支持者都没有给予回复。黄万里教授将他的论文《关于长江三峡砾卵石输移量的讨论》和续集发表在1993年第3期和1995年第1期的《水力发电学报》 上(1)。负责三峡工程可行性论证的技术总负责人、国务院三峡工程质量检查小组组长、两院院士潘家铮在回答记者卢跃刚问时却说不知道黄万里教授的论文。潘 家铮说:“我不知道“三峡淤积的危害不是泥沙而是砾卵石”、“10年就堵塞重庆港”、“汛期淹没江津、合川一带”这些结论有什么观测资料、计算或试验成果 为依据,在哪一篇负责的论文中发表过?如果有,希望能拿出来共同研讨。如果没有,只是个别的猜想、顾虑、见解……我们就很难进行有意义的对话。”(2)

中共中央总书记不给上书的黄万里教授一个回复,是对一个公民权利的蔑视,也是对知识分子的不尊重。而三峡工程可行性论证技术总负责人不知道黄万里教 授的论文和论点则是失职。潘家铮多次向媒体表示要感谢三峡工程的反对派,但是他连黄万里教授反对三峡工程的论文和论点也不知道,这个口头感谢又有什么意 义?

二、黄万里在长江三峡工程的观点是错的?

2008 年1月2日潘家铮在接受《财经文摘》记者齐介仑的采访时说:“先说黄万里。当年国家要修三门峡,他认为不合适,有不同意见。结果对他的意见不但没有采纳, 而且对他进行了迫害,政治上的迫害,最后证明他是对的。周恩来总理讲过:“事实证明,他是对的,我们错了。所以,对于黄万里先生,第一,我们非常敬佩他; 第二,对他的这个命运,很同情,这么正直的知识分子,提了意见,反而受迫害。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黄先生讲的每一句话都是对的、都是正确的。黄万里先生反对 修建三峡工程,主要是怕三峡工程走三门峡的老路,建起来以后很快就淤积了,影响到上游的重庆,这个后果不堪设想。现在黄先生已经作古了,我不在这里多说什 么,但是我就想说一句:他的许多看法,许多数据,并不符合实际情况。他光是看到三峡跟三门峡有相似的这一面,没有仔细了解我们是怎么设计的,没有特别研究 三峡跟三门峡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这个他不清楚。譬如他说三峡水库的泥沙,其中很大一部分要进入水库,水是冲不动的,所以三峡水库很快就会淤积。他的论 据、判断,都跟事实完全不相符。我也只能讲到这里为止,因为人已经作古了。”(3)

和潘家铮持同一论点还有三峡工程可行性论证领导小组副组长、三峡总公司总经理、工程院院士陆佑楣。2007年8月陆佑楣在人民网强国论坛答网友问时 说:黄万里教授是我们非常尊重的水利界的老前辈,他的主要功绩应该说是对三门峡提出了非常重要的质疑,三门峡水库是我们一个失败的例子,如果按照黄万里教 授原来的意见,可能可以避免这个错误。但是长江三峡和黄河完全不一样,它的泥沙含量不是一个数量级的,所以黄万里同志没有对三峡工程提出太多的意见,在论 证过程中吸取了各方面的不同意见,经过长时间的分析以后,得出的论证结论是三峡工程应该建设,而且早建比晚建要好,因为黄万里当时年事已高,所以很少参与 这个工程的决策过程。(4)

一些善良的中国人表示,他们同情黄万里教授的遭遇,敬佩黄万里教授的敢言的精神,但是三峡水库蓄水多年,重庆港并没有被砾卵石或者泥沙堵塞,显然黄万里教授在三峡工程上是错了。

潘家铮和陆佑楣认为黄万里教授在三峡工程的观点是错的,其依据是三峡工程的淤积情况好于预期。

三、三峡工程蓄水后的的淤积情况

自从2003年三峡水库正式蓄水以来,陆佑楣、潘家铮、李永安、曹广晶等不断地重复这么一句话,“三峡工程的淤积情况好于预期。”

根据新华网2010年10月25日报导,长江三峡集团董事长曹广晶说,“自2003年三峡水库135米蓄水以来,三峡集团公司持续进行泥沙取样和固 定断面观测,共测量河道水下地形约1.4万平方公里。结果显示,三峡水库入库泥沙约为15.7亿吨,较初步设计值减少约60%。出库泥沙约为4.1亿吨。 水库排沙比为约26%,与预测基本一致。水库淤积泥沙约11.6亿 吨,年均淤积不到2亿吨,淤积强度较初步设计预测的数值降低约60%。”(5)曹广晶只给出了数据的起始时间,即2003年三峡水库蓄水以来,但没有给出 这个数据的终止时间。而可能的最晚的终止时间为2010年9月。为了讨论的方便,本文将这时间作为数据的终止时间。如果这个数据的终止时间比2010年9 月更早,文章需要做相应的修改,那时三峡水库的淤积问题将比文章所描述的更加严重。

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蔡其华在2011年6月回答人民日报记者问时说:“近年来,上游水利水电建设发展迅速,如考虑上游建库拦蓄泥沙后,三峡水 库运行100年的淤积量,仅相当于上游不建库拦沙方案40年左右的淤积量,可见上游建库拦沙作用十分显著。近10年上游的来沙量已由论证阶段的年均5.3 亿吨,减少到2亿吨左右。三峡库区的年均淤积量约1亿吨,仅为论证阶段预计值的1/3。可以预期,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三峡水库的大部分防洪库容将得到 保留,与上游干支流水库联合运用,三峡水库的调洪能力将进一步提高。”(6)

三峡工程的淤积情况真的好于预期?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了解未建三峡大坝时的淤积情况如何,然后再要搞清三峡工程可行性论证时预期的淤积情况又如何,将来如何发展。

四、三峡坝址平均年输沙量5.3亿吨

长江三峡河段是一条水量丰富、含沙量较大,输沙量很大的河段。而且径流量和输沙量在年季之间变化很大。过去和现在的工作都只停留在对平均数的处理上。关于三峡河段的年均输沙量,有不同的数据。
根据三峡工程可行性论证副组长、技术总负责人潘家铮提供的资料,三峡坝址平均年径流量4510亿立方米,年输沙量5.3亿吨,含沙量每立方米1.2公斤(7)

根据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筹备处主任陈赓仪主编的《长江三峡工程百问》一书,三峡坝址平均年输沙量5.3亿吨,含沙量每立方米1.15公斤。(8)

根据三峡工程可行性论证泥沙组组长林秉南提供的资料,宜昌站平均年径流量4390亿立方米,输沙量5.23亿吨,含沙量每立方米1.19公斤。(9)

根据长江水利委员会提供的资料,宜昌站在1950至1980年,平均年径流量4551亿立方米,输沙量5.15亿吨,含沙量每立方米1.14公斤;在1951至1994年,平均年径流量4346亿立方米,输沙量4.96亿吨,含沙量仍为每立方米1.14公斤。(10)

根据黄煜龄和梁栖蓉提供的资料,1961年至1970年年平均输沙量为5.1亿吨。(11)

五、建设三峡大坝之前长江河段冲淤平衡

虽然长江三峡河段含沙量较大,但是建设三峡大坝之前,长江河段冲淤平衡,没有淤积问题。林秉南称三峡建坝之前,三峡河段处于次饱和状态(12)。

在建设三峡工程和葛洲坝工程之前,宜昌至重庆的长江河段处于自然河流状态,宜昌的最高水位为海拔55.9米,最低水位为海拔38.9米,最大水位变 化幅度为 17.0米,常年平均水位为海拔44.5米;重庆最高水位为海拔192. 8米,最低水位为海拔159.5米,最大水位变化幅度为33.3米,常年平均水位为海拔165.7米.以最高水位计,宜昌至重庆间的水位差为136.9 米,以最低水位计,两地水位差为120.6米,以常年平均水位计,两地水位差为121.2米,平均水力坡降约为万分之二。正是这120余米的水位差,才使 得浩浩荡荡的长江水,以迅猛的流速穿过这狭窄的三峡河谷。李白的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诗词描绘了船速 (水流)之快,也间接地阐述了白帝城较江陵的地势水位要高,这是千里江陵能够一日还的原因。(13)

林秉南是这样描写建坝前的长江河段:川江是山区河流,坡陡流急,平均坡降为万分之二,是下游平原河道上荆江坡降的三倍。(14)

请读者记住这么几个概念,建坝之前,冲淤平衡,原因是重庆宜昌两地间120余米的水位差,万分之二的平均水力坡降,河水流速快。

六、冲淤平衡得益于自然走沙期

必须指出的是,世界上和中国的水库大坝建设,都是大坝建设在城市的上游,比如说北京的官厅水库,北京的密云水库,没有大坝建设在大都市的下游的,特 别是这个大都市处于水库的尾部的。但是三峡水库和重庆的关系,就是这么一个倒置的关系,重庆处于三峡大坝的上游,而且处于三峡水库的尾部。
重庆市主城区河段是指自长江上游干流大渡口至铜锣峡出口、支流嘉陵江井口至朝天门,长约60公里,将处于三峡水库变动回水区。河床大多为岩石和卵石 组成。嘉陵江在朝天门汇入长江,给本河段水流泥沙运动和河道冲淤带来很大的影响。 重庆市主城区河段呈现特有的冲淤规律,由于铜锣峡阻水作用,以及嘉陵江与长江来水不同的相互顶托,使重庆市主城区河段汛期壅水,河床淤积;汛末和汛后落水 期,由于流量减小,壅水减小或者消失,流速增大,汛期淤积的泥沙会随水流冲走,俗称“走沙”。(15)
重庆市主城区河段之所以能够保持不淤积,主要就是依靠这个自然走沙期。汛期时虽然流量大,但是泥沙含量也大,河水不能将淤积物全部冲走,出现淤积现 象。每年9月份,10月份,汛期刚过,水流量有所减小,但是泥沙含量也减小,水流还有多余的力量可以将汛期的淤积物冲走。进入枯水期后,泥沙含量虽小,但 是水流量也小,重庆市河段保持冲淤平衡。重庆市主城区河段全年保持冲淤平衡得益于自然走沙期,得益于自然的巧妙安排。

七、世界水库面临淤积的问题

虽然长江的含沙量比黄河的含沙量要小许多,但是长江的平均年径流量远大于黄河,因此长江三峡河段每年约5.3亿吨的输沙量(取潘家铮提供的数据), 也是相当可观。虽然长江的平均含沙量为每立方米1.2公斤,但是在汛期,长江的含沙量可以超过每立方米9公斤。如果这5.3亿多吨的沙量全部留在三峡水库 中,三峡水库的使用寿命将不会很长。

其实世界上的水库都面临淤积的问题,比如埃及的阿斯旺大坝后面的纳赛尔水库。但是阿斯旺大坝工程面临的淤积问题远远小于三峡工程。尼罗河的年输沙量 1.34亿吨,只是长江三峡段的四分之一,而纳赛尔水库的库容为1689亿立方米,是三峡水库总库容393亿立方米的四倍多(16)。一方面尼罗河的年输 沙量少,另一方面纳赛尔水库的总库容大,如果淤满三峡水库要一百年,那么淤满纳赛尔水库就要一千七百年。尽管如此,在笔者参观阿斯旺大坝时,埃及的朋友告 诉说,他们还是十分担心水库淤积问题,因为库容毕竟是有限的,早晚有一天要被淤积物淤满的,而且往往在死库容被淤满后,问题就会凸显出来。

再看美国胡佛大坝工程。胡佛水库的总库容348.5亿立方米比三峡水库略小(17),但是胡佛大坝处的年输沙量只有1.3亿吨(18),只是长江三峡段的四分之一。如果淤满三峡水库要一百年,那么淤满胡佛水库需要三百六十年。

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世界上的科学家还热衷于寻找解决水库淤积的办法。但是从那以后,发达国家基本上已经放弃建设大型或巨型水库大坝工程的发展模式,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也是热情大减。当时找到的所谓的具体方法不外乎:

(1)增加水库库容,延长水库使用年限;
(2)防止水土流失,减少泥沙入库;
(3)清理水库淤积物,恢复库容等(19)。

另外美国人现在在寻找如何将胡佛水库中淤积物重新送人大海的办法,基本构思是在大坝下游建设输沙的隧道,将泥沙送入大海。这还只是一个设想,费用极其昂贵。

可以说,世界上的科学家并没有找到真正解决水库淤积的办法。

1958 年中共中央虽然原则批准了三峡工程的200米方案,但是毛泽东还是未下决心,其中一个关键问题就是三峡水库的寿命问题。根据夏佑新的《走进毛泽东遗物馆》 一书记载,1958年夏,林一山向毛泽东汇报三峡水库的问题说,长江的含沙量远比黄河的少,相对量少,但绝对量还很大。根据计算,三峡入库泥沙,每年约5 亿吨。假定三峡以上不修其他水库的话,三峡水库使用寿命可达400年,至少也可达200年。毛泽东沉思了很久,告诉林一山:“这不是百年大计,而是千年大 计,只两百年太可惜了!” (20)

林一山说三峡水库使用寿命可达400年,是指他的三峡工程正常蓄水位海拔235米的方案,说三峡水库使用寿命可达200年,是指1958年时中共中 央批准的三峡工程正常蓄水位海拔200米的方案。这两个方案的水库库容比现在建成的三峡水库库容要大许多。按照林一山1958年的算法,现在的三峡水库的 使用寿命最多也不会超过一百年的。

但是夏佑新接着写道:按照毛泽东的指示,水力学和研究泥沙的专家们结合古代、国外的资料,最终找到了水库长期使用的途径。(20)

八、三峡工程的“排浑蓄清”措施

所谓的找到了水库长期使用的途径,就是三峡工程的所谓“排浑蓄清”措施。也就是潘家铮说黄万里没有仔细了解三峡工程是怎么设计的,没有研究三峡工程跟三门峡工程不一样的地方。

陈赓仪是这么解释“排浑蓄清”措施的:是在每年汛期(6至9月)长江含沙量较大的时候,将水库在坝址处的水位降低到防洪限制水位,并利用低、高程的 大底孔泄洪排沙,即所谓的“排浑”。实际上水库运用初期,泥沙仍大部分(约70%淤积在库内),但主要淤积在145米米回水线以下的死库容内。在汛期过 后,入库泥沙量大量减少,水库蓄水至175米正常蓄水位,即所谓的“蓄清”。(21)

唐日长对“排浑蓄清”措施的解释是:“经过充分论证,三峡枢纽正常蓄水位选用175米,汛期限制水位选用145米,枯季消落水位选用155米,每年 5月末至6月初水库水位降至汛限水位145米。整个汛期6至9月,来沙量占全年的88%至90%,来水量占年径流量的61%。除入库流量大于下游河道安全 泄量时拦蓄超额洪峰,水库水位抬高外,一般维持在145米运行。超过电站过流能力的水量,由溢流坝段底孔下泄。汛末10月水库蓄水,逐步抬高至175米运 行。12月至翌年4月底,库水位按电网调峰要求运行;并逐渐降落,以保证电站出力。枯季消落最低水位不低于155米,以保证水库回水变动区航道水深。三峡 水库采用“排浑蓄清”运行方式,既能长期保留大部分有效库容,又不影响工程的综合效益。175米正常蓄水位方案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调节库容 165米亿立方米,最小水头71米,平均水头90米,装机容量1820万千瓦,保证出力499万千瓦,改善航道570至650公里,万吨船队可通航重庆。 (22)

移民和水库淤积问题在三峡工程论证过程中起很重要的作用。后来找出了两个最关键概念,一是“移民可以全部当地安置”,一个是“排浑蓄清可以解决水库 淤积问题”。移民可以全部当时安置的谎言是被朱镕基戳穿的,朱镕基安排了近20万移民外迁安置。而排浑蓄清的美梦则则是后来由三峡集团自己打碎的,这个后 面再谈。

九、建造三峡大坝后冲淤情况的变化

在自然状态下,也就是没有建设三峡大坝的情况下,
在汛期(每年六月至八月),重庆主河段会产生一些淤积;
自然走沙期(每年九月至十月),重庆主河段发生冲刷,将汛期间形成的淤积冲走;
枯水期:河段保持冲淤平衡状态。
长期下来,三峡河段保持冲淤平衡状态。

建设三峡大坝后,按照“排浑蓄清”的要求,汛期到来时,将坝址处的水库水位控制在防汛限制水位海拔145米,一直到九月底。虽然这是三峡水库能保持 船闸正常运行的最低水位,但是比起自然状态来,绝对的水位还是提高了83米。在没有建坝时,每年六月至八月重庆主河段会产生淤积,现在水位差减少了83 米,两地高差缩小,水力坡度变小,流速减慢,淤积就会比过去更加严重。

在自然状态下,九月至十月重庆主河段会自然走沙,这是保持冲淤平衡的关键。 “排浑蓄清”措施想借用自然的巧妙安排,因此计划在九月份依然保持防汛限制水位海拔145米,有利于让多一些的泥沙冲出水库。但是由于海拔145米的水位 比自然状态高出83米,因此建坝后,在九月份三峡水库依然处于淤积状态,只是淤积的程度比汛期轻一些。必须指出的是,也有不少专家建议,应该充分利用走沙 期,海拔145米的水位要延长保持到十月份,以有利减轻淤积。但最终没有被接受。

九月底十月初,三峡水库在坝址处的水位开始将被抬升到海拔175米,蓄水起码需要持续近一个月的时间。然后三峡水库保持这个海拔175米的水位到 12月(一说到次年2月底),然后逐渐减低水位至防汛限制水位海拔145米。过去在枯水期,三峡河段保持冲淤平衡,现在坝前水位被最高抬高113米,流速 很慢,尽管枯水期含沙量较小,但枯水期还是发生淤积。

与自然状态相比,三峡建坝之后,
汛期(每年六月至八月),三峡水库会产生淤积,情况比自然状态下要严重;
自然走沙期(每年九月至十月),三峡水库依然会产生淤积,淤积情况视开始蓄水时间而定,开始蓄水时间提前,淤积加重;开始蓄水时间往后推,淤积将减轻;
枯水期:由于蓄水位上升到海拔175米,三峡水库会产生淤积,但情况不如汛期严重。
可见,无论在汛期和自然走沙期还是枯水期,这三个时期三峡水库都处于淤积状态,只是严重程度不同而已。长期下来,三峡河段保持淤积状态。

十、 “排浑蓄清、排沙比和绝对排沙量

根据陈赓仪提供的资料,预测水库运用初期,约70%的泥沙仍然淤积水库内,就是说约30%的入库泥沙可以通过“排浑蓄清”的措施被冲出水库。按照三 峡河段平均年泥沙量5.3亿立方米计算,通过“排浑蓄清”措施,1.59亿立方米泥沙可以被冲出水库。这30%就是所谓的排沙比。关于三峡水库的这个排沙 比,还有其他说法,三峡工程泥沙组成员戴定忠说排沙比是35%。(23)同样按照5.3亿立方米泥沙量计算,1.885亿立方米泥沙可以被冲出水库。因此 “排浑蓄清”措施的关键,不是最终找到了水库长期使用的途径,而只是找到了延长水库使用期的途径。

如果不采取“排浑蓄清”措施,按照国际上常用的方法,三峡水库总库容393亿立方米,三峡坝址的平均年输沙量约5.3亿吨(取潘家铮提供的数据), 淤满全部库容的时间为96年(按1.3吨泥沙等于1立方米体积计算)。采取“排浑蓄清”措施,30%的泥沙可以通过“排浑蓄清”的措施被冲出水库,还有 3.71亿吨的泥沙淤积在水库中,淤满全部库容的时间为 138年;如果排沙比为0.35,35%的泥沙可以通过“排浑蓄清”的措施被冲出水库,还有3.445亿吨的泥沙淤积在水库中,淤满全部库容的时间为 148年。
取黄煜龄和梁栖蓉提供的数据,三峡坝址的平均年输沙量约5.1亿吨。不采取“排浑蓄清”措施,淤满全部库容的时间为100年。采取“排浑蓄清”措 施,30%的泥沙可以通过“排浑蓄清”的措施被冲出水库,还有3.57亿吨的泥沙淤积在水库中,淤满全部库容的时间为143年;如果 35%的泥沙可以通过“排浑蓄清”的措施被冲出水库,还有3.315亿吨的泥沙淤积在水库中,淤满全部库容的时间为154年。
如此看来,三峡工程由于蓄水位由1958年的海拔200米下降的现在的海拔175米,总库容大为减小,尽管采取了“排浑蓄清”措施,还是没有能够达到毛泽东的要求, “只两百年太可惜了!”

十一、从冲淤平衡到泥沙淤积,泥沙淤积又回到冲淤平衡

当然,泥沙组的专家知道,在总库容393亿立方米被全部淤满之前,三峡水库就早已经失去使用功能了。所以他们说,在三峡水库投入使用一百年时,三峡 水库不是处于淤积状态,而是基本回到了冲淤平衡状态,防洪库容和兴利库容仍可保留85.8%和91.5%(24)。三峡工程的防洪库容为221.5亿立方 米,达到冲淤平衡,防洪库容还有190亿立方米。总库容393亿立方米中另一半基本被泥沙淤满。

问题的关键是,是什么力量能使得三峡水库从建成之后的泥沙淤积经过一百年后又回到冲淤平衡状态呢?林秉南没有告诉大家,陈赓仪也没有告诉大家,三峡工程可行性论证也没有告诉大家。

请读者想一想,是什么力量使得三峡河段在建坝之前能保持泥沙冲淤平衡?请读者再想一想,又是什么变化使得三峡水库处于淤积状态?水流速度,水力坡度,两地的水位差。

建设三峡水库之后,长江三峡河段不再是自然河流,而是人工水库,水流速度变缓,水流失去了足够的携带能力,淤积物就在水库中淤积,三峡河段从冲淤平衡变成了淤积状态。

要从淤积状态重新变回到冲淤平衡,首先水流速度要变快,没有水流速度的增加,水流的携带能力也不会加大。水流速度的增加依赖于水力坡度的增加,水力坡度的增加依赖于两地水位差的重新变大。

三峡工程坝址处的正常蓄水位海拔175米,防洪限制水位海拔145米是不会变的。要使三峡水库从泥沙淤积重新回到泥沙冲淤平衡状态,唯一的变化只能 是大坝尾部水位的变化,以重庆为代表的大坝尾部水位的变化。只有重庆的水位因为泥沙淤积而上升,重庆和坝址处两地的水位差的才能变大,平均水力坡度才能变 大,水流流速才能变快,水流的携带泥沙的能力才能恢复到以前的状态。只有这样,三峡水库在投入使用一百年时,才能保持190亿立方米防洪库容,可供长期使 用。

北京大学教授武际可从流体力学的托里拆利公式来解释流速和高程差的关系:流速等于(2乘以重力加速度乘以高程差)的开平方。这个公式当然讲的是理想 的情形,没有考虑流体的摩擦阻力,也没有考虑流动的不均匀和回流紊流的复杂情况。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任何积了水的地方,水的下泄速度绝对不会比它 大。而且可以断言,这个下泄速度,大致上和落差h的平方根成正比,不管水的下泄是库底开洞,还是水流沿渠道顺流而下,也基本上是正确的。(25)

流速是高程差的函数。只有高程差变大,流速才能变大。这是问题的关键。

按照三峡工程可行性论证报告,三峡工程运行百年之后,长江三峡河段又恢复到建坝之前的冲淤平衡状态。照此说法,三峡工程得救了!问题是,达到冲淤平 衡状态的条件是什么?水流速度重新加大,重庆和坝址处两地的水位差的变大,也就是重庆水位的增高。由此带来的代价是重庆的淹没,大面积的淹没。重庆的水位 每升高一米,就意味着几万人失去家园,起码几百亿的淹没损失。

十二、戴定忠的解释

三峡工程泥沙组成员戴定忠对三峡水库从泥沙淤积回到泥沙冲淤平衡状态有如下的解释:

“三峡水库是个峡谷河道型水库,库容量仅为年径流量的百分之五,两岸岩壁坚实,天然河道水流比较大,挟沙能力强,悬移质泥沙基本上是『穿堂过』,修 建大坝后,水位抬高了,水流减缓,挟沙能力降低,造成水库淤积,在运用的前十年,泄流排沙比只有百分之三十五左右,但随著淤积的增加,库区河床抬高,水流 挟沙能力增强,泄流排比也要增大。根据计算,运用三十年时的排沙比为百分之五十左右,运用六十年为百分之九十,八十年后为百分之一百,库区冲淤基本达到平 衡。” (26)

虽然戴定忠没有把文章写得很明白,但是他指出库区河床抬高,水流挟沙能力增强是关键。水流挟沙能力增强依赖的是水流速度的加大,水流速度的加大依赖 于水利坡度的加大,依赖于重庆水位的抬升。只有重庆和坝址处的水位差向建坝前的水平靠拢,只有三峡河段的流速向建坝前的水平靠拢,冲淤平衡的状态才能重新 出现。

唐日长认为,三峡水库悬移质淤积平衡坡降JK与建库前库区河床坡降J0的比值为0.23(27)。林秉南说,建库前三峡库区河床坡降为万分之二。那 么三峡水库悬移质淤积平衡坡降JK不到万分之零点五。而三峡水库形成初期的河床坡降已经大于万分之零点五,而此时三峡水库处于淤积状态,戴定忠认为65% 的泥沙淤积在水库中,陈赓仪认为70%的泥沙淤积在水库中。显然JK和J0的比值为0.23是一个(书写?)错误。

唐日长还指出,三门峡水库经改造后的JK与J0比值为0.66(27),相当于建库前库区河床坡降的三分之二,比值明显大于三峡水库的0.2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发表于 2011-8-24 15:22:11
    
回复

使用道具

匿名  发表于 2011-8-24 18:37:36
王维洛恬不知耻,撒谎不脸红。
回复

使用道具

匿名  发表于 2011-8-25 04:33:46
向黄万里先生致敬!
Annie
回复

使用道具

匿名  发表于 2011-8-25 07:55:31

回 楼主(老钱) 的帖子

The ZT is truncated. See http://my.cnd.org/ for the second and third part.
回复

使用道具

831

主题

1839

帖子

690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904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最爱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1-8-25 09:08:27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楼游客于2011-08-24 18:37发表的 :
王维洛恬不知耻,撒谎不脸红。


你可以讲道理嘛。我转贴这一篇,就是指望听到,你来讲讲你的道理的。为什么,道理不讲,上来就骂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发表于 2011-8-25 19:41:54
王维洛算水利坡度,不相信水库坡度基本是平的,说三峡蓄水到175米是会把重庆全淹了,现在蓄水已到过170米上,水利坡度基本是平的。你可曾见他认错过?
引用第5楼老钱于2011-08-25 09:08发表的  :


你可以讲道理嘛。我转贴这一篇,就是指望听到,你来讲讲你的道理的。为什么,道理不讲,上来就骂人?
回复

使用道具

0

主题

1

帖子

2

积分

会员

积分
2
发表于 2011-8-25 20:50:30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老钱的各类帖子,我还是那句老活,看问题一定要讲辩证法。黄万里不讲辩证法,我们不可以不讲。

你说世界上有多少事请是属于不是绝对好就是绝对坏的?你买辆车还要分析一下优点是什么、缺点是什么呢,况且三峡大坝这么巨大的工程,怎么可能没有负面的东西,怎么可能没有未知的东西?

作为当时的决策者,一定是在当时国家面临的情况和环境下,参考专家的意见,权衡利弊,得出利大于弊的结论后,拍板决定建造三峡大坝的。

回头看看,这个决定如何,一定有不同的看法。不过综合各方面的因素,客观地讲,这个工程到目前为止算是成功的。原因如下:

-- 清洁无污染的水利发电每年为华中华东和华南提供了宝贵的强大电力,现在证明它比核能发电安金清洁得多。仅这一项的收益从经济学角度看就是只赚不赔的买卖。
-- 排洪蓄水为长江流域农业经济带来了巨大好处,也控制了洪水对两岸人民的危害。
-- 建造三峡的技术、经验和人员为中国其它水利工程的建造,以及承接国外工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另一方面,到目前为止,所有的负面问题都基本解决或得到控制,仅凭这一点,你就不能说它是一个失败的工程。

当年搞反右并扩大化是绝对错误的,但也不能说因为反右不对,所有右派的观点就一定正确。当年在黄河和长江上修的任何一项水利工程,在水利专家中总是分成不同的流派,有的互相对立。如果你是决策者,你听谁的?你总要做最后的利害评估,你还不能仅仅从学术上考虑问题,你还要从政治、经济和社会方面考虑,如果哪位专家的理论没有被采纳,它一定有它不被采纳的原因,这就是历史!这就是历史的辩证法。

所以,如果你不能用辨证的眼光看事物、看历史,你就会钻进牛角尖而不可自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发表于 2011-8-25 22:50:22
那王维洛根本在瞎说,三峡水库实测年淤积小于2亿吨,王的模型和实测数据不同就是错的。
引用第7楼NorcrossHouse于2011-08-25 20:50发表的  :
对于老钱的各类帖子,我还是那句老活,看问题一定要讲辩证法。黄万里不讲辩证法,我们不可以不讲。

你说世界上有多少事请是属于不是绝对好就是绝对坏的?你买辆车还要分析一下优点是什么、缺点是什么呢,况且三峡大坝这么巨大的工程,怎么可能没有负面的东西,怎么可能没有未知的东西?

作为当时的决策者,一定是在当时国家面临的情况和环境下,参考专家的意见,权衡利弊,得出利大于弊的结论后,拍板决定建造三峡大坝的。
.......
回复

使用道具

831

主题

1839

帖子

690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904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最爱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1-8-26 06:45:26 | 显示全部楼层
IP68,谢谢你说了一点道理/数据,不仅仅是骂人了。
我是外行,你,看来是内行。
我希望,心平气和,就事论事。不要有情绪,不要讲套话,不要扣帽子,不要骂人。

你的数据,王文里已提到了。他指出了两点:

1. 这个数据的采集,只给出了起始时间,2003年,但是,没有截至时间。
2. 这十年来,上游建立了一系列的水坝,所以,改变了条件,改变了常年积累的长江水文数据。把灾害延迟了,分散了,移到到了这些水坝的上游去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Atlanta168.com

GMT-5, 2024-11-22 08:50 , Processed in 0.10103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