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城论坛

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3562|回复: 195

创作、学习格律诗词

[复制链接]

44

主题

1119

帖子

43

积分

版主

潇然笔下寻真乐&nbs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3

社区居民

发表于 2011-9-6 11:56: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ehua荷花诗.jpg

创作、学习格律诗词 / 唐宋中秋诗词欣赏 拟发起中秋格律诗词创作(七绝、七律、五绝、五律、以及各种词牌),作品亦可在168其他征稿处和华讯-新报网站中秋诗歌征集处发表,近期在别处发表的亦可在此贴出。同时将在此题中办《格律诗词基础》讲习班,普及格律诗词,有兴趣者皆可自由参加,尝试练习、互帮互学。无论是否合律皆可在此发布,将有专人辅导改进。

格律诗简介
诗歌是我国最古老的文学形式之一。四声概念的提出,为近体诗的产生奠定了基础。至隋唐年间,近体诗正式成熟,产生了一大批振烁古今的伟大诗人。近体诗的格律严谨,琅琅上口。
先以七绝、七律为例,简介其格律。  

七绝:

韵脚:第一、二、四句(或者仅第二、四句)尾字押韵,且须为平声字(称押平韵),第三句(或者第一、三句)尾字不一定要押韵,但须为仄声字。

平仄:每句第二、四、六字须为平、仄、平,或者仄、平、仄。如果将每两句称为一对,每一对中的二句须不同。第二对的第一句须和前一对的第二句相同。

每句中的第一三五字,一部分可平可仄,一部分也有要求(有规律可循,但较复杂,暂不介绍),可以上网查询七绝的各种情况。  

普通话第一、二声(妈、麻)是平声,三、四声(马、骂)是仄声。  

以下是七绝的规则:(圈点表示平仄皆可。诗词的格律都可用Google或者百度查找)  

七绝仄起首句押韵
⊙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仄平。(韵)  
  
七绝仄起首句不押韵
⊙仄⊙平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仄平。(韵)  
  
七绝平起首句押韵
⊙平⊙仄仄平平,(韵)
⊙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平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韵)  
  
七绝平起首句不押韵
⊙平⊙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平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韵)  
  
七律:

韵脚:第一、二、四、六、八句(或者第二四六八句)尾字押韵,且须为平声字(称押平韵),第三、五、七句(或者第一三五七句)尾字不一定要押韵,但须为仄声字。

平仄:每句第二、四、六字须为平、仄、平,或者仄、平、仄。一对中的每两句须不同。自第二对起,每一对的首句须和前一对的末句
相同。   
  
对仗:第三四句、五六句须成联,即要求是对联,要对仗。我年前在168已介绍过对联,许多朋友做过很好的练习和创作。  

每句中的第一三五字,一部分可平可仄,一部分也有要求。
  
以下是七律的规则:(圈点表示平仄皆可。诗词的格律都可用Google或者百度查找)  
七律仄起首句押韵   
⊙仄平平⊙仄平(韵)
⊙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平仄
⊙仄平平⊙仄平(韵)
⊙仄⊙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平仄
⊙仄平平⊙仄平(韵)  

七律仄起首句不押韵
⊙仄⊙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平仄
⊙仄平平⊙仄平(韵)
⊙仄⊙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平仄
⊙仄平平⊙仄平(韵)  

七律平起首句押韵
⊙平⊙仄仄平平(韵)
⊙仄平平⊙仄平(韵)
⊙仄⊙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平仄
⊙仄平平⊙仄平(韵)
⊙仄⊙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韵)  
  
七律平起首句不押韵
⊙平⊙仄⊙平仄
⊙仄平平⊙仄平(韵)
⊙仄⊙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平仄
⊙仄平平⊙仄平(韵)
⊙仄⊙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韵)

关于格律诗中的对联

律诗(五律、七律)中的第三四句和五六句必须成联,而首二句和末二句则可成可不成(联)。绝句(五绝、七绝)中的二对都随意,可成可不成(联)。有全都成联的绝、律,例如:  
  
王之涣《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杜甫《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秋兴八首(其五)》
蓬莱宫阙对南山,
承露金茎霄汉间。
西汉瑶池降王母,
东来紫气满函关。
云移雉尾开宫扇,
日绕龙麟识圣颜。
一卧沧江惊岁晚,
几回青琐点朝班。
(后三对成联)  

词简介
    词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大约产生于唐代早中期,又称“诗余”、“长短句”。宋代词达到了高峰,唐诗宋词是我国文学史上两座并立的高峰。

词体的特点:
有调名(词牌名)。词最初是伴曲而唱的,曲子都有一定的旋律、节奏。这些旋律、节奏的总和就是词调。词与调之间,或依调填词,或按词制调,曲调的名称即称为词牌名。

1).词牌名的来源
    有的用宫调或乐曲名,如《六么令》、《角招》、《八声甘州》;又如六州歌头、水调歌头出别来自唐代的鼓吹曲《六州》《水调歌》,是截取了这2首乐曲开头引歌的调调,然后填上歌词。
    有的截取本词中的词句,如《忆王孙》取自秦观的“萋萋芳草忆王孙”的句子:《忆秦娥》始于李白的“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的句子;有的采用古人的诗句,如《玉楼春》取自白居易“玉楼宴罢醉和春”的句子;《渡江云》取自杜甫“风入渡江云”的句子。
    有的采用地名,如姜夔过扬州时创作的词就命名为《扬州慢》;
    有的还以风俗习惯命名,如《菩萨蛮》取名于女蛮国妇女装束似菩萨;
    有的词牌名就是词内容的集中体现、作为统领性的标题,如《虞美人》是吟咏虞姬的,《别怨》是写惜别的,《渔歌子》是表现渔父的等等。

2). 词牌名跟词的内容是否相关
    词牌一开始时一般与所填词的内容有紧密联系,譬如《长相思》,大多离不了触景生情,怀念故乡伊人的情愫。但到了宋代以后,词经过不断的发展产生变化,主要是根据词牌的平仄、押韵规律来填词,往往不考虑该曲调(词牌)本来的内涵,如此,词牌与词的内容并不相关。当词完全脱离曲意之后,词牌便仅作是规定了这首词的文字、句读、音韵结构(平仄押韵)而已,因而在这首词牌之下完全是天马行空,想写什么内容都可以。
    进一步发展到现在,填词时,连曲调、旋律都不用考虑(也无从考虑,因为现在不知道古代词牌的乐谱),词体的音乐特性也随之消除了。

3). 词的结构:词牌名、标题、序
    如前面所言,词发展到后来,词牌名仅仅是规定了这首词的字数、句读、平仄和押韵规律,对内容没有要求。这样不免产生一个问题,读者怎么知道你在写什么呢?
    所以到了后来,一些词人往往在注明词牌名之后加个标题,以说明本首词的主要内容或缘起。比如《踏鹊枝。七夕》,踏鹊枝是词牌名,七夕是标题,表明这首词是借以咏怀七夕或者是抒写七夕之夜所见所思所感的。
    一般来说说,标题都很短,只是看标题也比较笼统,所以有些词人会在正文之前加个小序,寥寥几句,藉以交代写词的缘由。比如苏轼的《水调歌头》前面就有个序。
    值得说明的是,大部分流传下来的词是没有标题和序的,只有词牌名和内容(最多加个其一、其二、其三之类的),这样就使得大家在引述诗文的时候就比较容易混淆,所以我们往往会摘取这首词的开头第一句作为词的标题,以示区分。比如温庭筠的《菩萨蛮》有10多首,你不加个标题谁也不知道你说的是哪首,像这样“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就一目了然了。
    一言以蔽之,一首词,一定有词牌名。标题和序不一定有。但我们在引述的时候,要加个标题给它。
词牌名可以从网上查找。

4) 词的字数和分段  
    词的字数:最初作词,字数并无严格的规定。因是为乐曲配词,所以词的长短都按照乐谱。唐五代的词都是短调,宋词兼有长调。后来词的创作逐渐与乐曲脱离,作词都依据词谱。词律载有最短的词是《竹枝词》,仅十四字;最长的是《莺啼序》,达一百四十字。
    简单的分法是根据字数的多少,把词分为小令、中调、长调三大类:
    大致地——58字以内为小令;59字至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严格意义上的分类不见得是这个标准,但于初学者而言,简单地根据字数进行划分便于理解。
    词的分片:只有一段的叫单片或单调;两段的叫双片或双调(上片、下片;或上阕下阙);三段的叫三片或三叠;四段的叫四片或四叠。

    多数词都是两段,叫作“双调”;三段.四段的称为“三叠”、“四叠”。既有独押平、仄、入声韵的,也有平仄通押等情况。

    即使是只押平声韵(或者只押仄声韵),也分为一韵到底,以及中间换其它韵部这两种情形。

5)讲究平仄  
   填词其实很简单,只需要有那首词的词谱(可从网上查找)。这个词谱规定了平仄、句法、押韵的方式和位置。然后逐句按照平仄要求填进去,该平的地方就填平声字、该仄的地方就填仄声字、可平可仄的地方就随便填,然后在需要押韵的地方选择韵

6)填词常见的原则
  不能写得太直白,写得太实了——含蓄蕴藉,千回百转、水到渠成的抒情才有感觉,比如直接写乡愁,不如以景衬情,或者以人物独特的情态来写思归切——比如张籍的《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一个小小的细节描写就突出了无尽的情义。
LangQiao廊桥诗.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2

主题

799

帖子

125

积分

版主

天道 — 自愈、再生。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25

社区居民

发表于 2011-9-6 12:16:47 | 显示全部楼层

Re:唐宋中秋诗词欣赏/创作、学习格律诗词

《七绝》

     又见中秋

万里行空月色清,
石山独坐望天星。
他乡幽梦十余载,
难忘乡音不了情。

响应领导号召,先抛一块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发表于 2011-9-6 13:24:39
挂一首前天刚出炉的,请游子大师指正:

阿保 -「少年游•中秋乡思」

秋蝉哽咽雾茫茫,
往事耐思量。
东挦西扯,
楚天秦树,
万里慕家乡。

古今多少悲欢泪,
南北各一方。
寸草春晖,
桑弧蓬矢,
对月诉衷肠。
回复

使用道具

44

主题

1119

帖子

43

积分

版主

潇然笔下寻真乐&nbs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3

社区居民

 楼主| 发表于 2011-9-6 13:57:05 | 显示全部楼层

Re:Re:唐宋中秋诗词欣赏/创作、学习格律诗词

引用第1楼浮子于2011-09-06 12:16发表的 Re:唐宋中秋诗词欣赏/创作、学习格律诗词 :
     《七绝》

     又见中秋

万里行空月色清,
.......

好诗!浮子是一快手。完全合律,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

主题

1119

帖子

43

积分

版主

潇然笔下寻真乐&nbs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3

社区居民

 楼主| 发表于 2011-9-6 13:59:01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楼游客于2011-09-06 13:24发表的 :
挂一首前天刚出炉的,请游子大师指正:

阿保 -「少年游•中秋乡思」

秋蝉哽咽雾茫茫,
.......

好词!河南神童名不虚传,完全合律。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4

主题

1607

帖子

3604

积分

精灵王

积分
3604

社区居民

发表于 2011-9-6 18:36:0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楼主(潇湘游子) 的帖子

响应游子大师的中秋格律诗词创作学习栏目,再贴中秋词:


《少年游》和水仙子

月仙秋至更神伤,
别后梦家乡。
俯看宇寰,
茫茫人海,
何处见牛郎?

月圆时节多惆怅,
常悔少年狂。
远行万里,
“游子吟”唱,
遥祝共斟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2

主题

6505

帖子

387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87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

发表于 2011-9-6 18:41:3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楼主(潇湘游子) 的帖子

喜见游子大师推出古体格律诗词大楼, 老翁特前来祝贺. 游子大师是亚城古体格律诗词写作的第一高手.
我等远远不及. 此番大师将为每一位亲自点评, 是愿意学习古体格律诗词写作网友的绝好机会.  希望有兴趣
的网友, 充分利用这个机会, 机不可失, 时不再来.  
再替网友们谢谢游子大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

主题

1119

帖子

43

积分

版主

潇然笔下寻真乐&nbs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3

社区居民

 楼主| 发表于 2011-9-6 19:17:56 | 显示全部楼层

Re:回 楼主(潇湘游子) 的帖子

引用第5楼楚人申士于2011-09-06 18:36发表的 回 楼主(潇湘游子) 的帖子 :
响应游子大师的中秋格律诗词创作学习栏目,再贴中秋词:


《少年游》和水仙子

.......
楚人好词!期待你更多的佳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

主题

1119

帖子

43

积分

版主

潇然笔下寻真乐&nbs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3

社区居民

 楼主| 发表于 2011-9-6 19:27:39 | 显示全部楼层

Re:回 楼主(潇湘游子) 的帖子

引用第6楼湖畔居士于2011-09-06 18:41发表的 回 楼主(潇湘游子) 的帖子 :

居士大驾光临,有失远迎。谢谢祝贺,也同贺你搭建起中秋诗楼!这边如有佳作,应能为你增添更多砖瓦。希望我们能共同为繁荣诗坛做些贡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

主题

852

帖子

1847

积分

精灵王

不似庭花艳,开时瞬息

积分
1847

社区居民

发表于 2011-9-6 19:37:22 | 显示全部楼层
上课一定争取去。 可这格律诗词也太高深了,我得先把门找到才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Atlanta168.com

GMT-5, 2024-11-23 00:32 , Processed in 0.122566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